天天看點

廈大教授建議按子女數領養老金,“超生遊擊隊”要不要送錦旗?

作者:時評人喬志峰

廈大教授建議按子女數領養老金,“超生遊擊隊”要不要送錦旗?

喬志峰

廈門大學教授建議按子女數領養老金:從養老金視角看鼓勵生育問題。

廈大教授建議按子女數領養老金,“超生遊擊隊”要不要送錦旗?

廈門大學教授趙燕菁提出,按照現在的模式,退休後獲得養老金和養育多少子女是沒有關系的。“這也意味着,如果你不生育小孩,未來其實很大程度是靠别人家小孩交的養老金在供養。如果大家都不願意生育,養老金制度也就成為了‘無源之水’,随着人的平均壽命越來越長,而下一代的人越來越少,人口撫養比例失調,下一代的負擔也将越來越重。”

趙燕菁由此提出一個設想與建議的方向——在設計養老金領取制度時,應該與生育情況相挂鈎,比如不生育的,退休後隻能領取最基本的養老金,生育一個小孩的,養老金标準再相應地乘一個系數,依此類推,設定分級。有質疑提出,這一建議的實質是懲罰不生的人,但換一個角度,其實可以看作是對生育家庭的獎勵。(21财經)

就在前幾天,經濟學家任澤平提出“央行多印2萬億,用10年多生5000萬孩子”的建議:盡快建立鼓勵生育基金,央行多印2萬億,用10年社會多生5000萬孩子,解決人口老齡化少子化問題,讓未來更有活力,而且不增加老百姓、企業和地方負擔,我們研究認為現在隻有這個辦法最務實有效可行。

奇談怪論一出,頓時引發軒然大波,質疑之聲不絕于耳。随後,任澤平微網誌、微信公衆号雙雙遭禁言。

人們一向将“專家教授”相提并論,已經有“專家”大大火了一把、招徕了不少眼球,“教授”群體當然也不能落後,這不,有教授挺身而出,再抛高論。

請恕我直言,不管是“專家”還是“教授”,其論調都顯得很膚淺,甚至存在“反XX”的嫌疑。

鼓勵生育,确系眼下非常緊迫的問題,但鼓勵生育的方式方法,卻必須合乎人性和法治,做到科學合理。

生不生孩子,是個人的自由,其他人無權幹涉,要尊重别人的選擇,這是現代文明的應有之義。而鼓勵生育的措施,也要公平、公正,不能為了某種看似冠冕堂皇的利益,有意無意損害部分人群的利益。

更何況,有些人并非故意不生孩子,而是由于身體等方面的特殊原因無法生孩子。他們為此被打入“另類”,切身利益受損,真的是如假包換的“躺槍”呢。

專家建議“央行多印2萬億”,其本質可以視作收入的二次配置設定。獎勵一部分人、給一部分人配置設定更多的錢,其本質上就是罰另一部分人的款,讓他們遭受不公正的對待。将配置設定的天平向生育子女者傾斜,有人多拿了錢,相對來說就是其他人在配置設定中少拿了錢,還必須承擔通貨膨脹帶來的傷害和壓力。

而教授則更狠,直接一竿子戳向了終身俸,将生育情況跟養老挂起鈎來。多生孩子多拿終身俸,不生或少生孩子就要少拿終身俸,有何法律依據呢?難道不生或少生孩子的人,連養老都不配了?

曾幾何時,超生、多生孩子,是要交納“社會撫養費”的。現在,如果按照專家教授的理論,不生、少生孩子,在經濟待遇和收入配置設定上就要被差別對待、低人一等。是不是拐彎有點陡?不是我不明白,這社會變化快。

當然,專家、教授宏論一出,也有一些群體是會興高采烈、彈冠相慶的。那就是獨幕喜劇裡演的“超生遊擊隊”,東躲西藏多少年,現在終于可以揚眉吐氣了;以前見不得光,現在終于翻身把歌唱。我建議,他們應該集體敲鑼打鼓給專家、教授送面錦旗,然後當面問一問:請問,你們說的錢,找誰領呢?要不,先把來的火車票給報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