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創新,“要把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藝術價值作為追求,讓目光再廣大一些、再深遠一些,向着人類最先進的方面注目,向着人類精神世界的最深處探尋。”《流淌的歌聲》第三季作為廣東衛視的最新文藝力作,彰顯着對新時代文藝理想、文化價值的高度信心,保持着對新時代文藝生命力、創造力的高度信心。以特有的骨氣、個性、神采,給新時代文藝帶來了新風, 展示給我們更多的感動和詩意,貢獻更多的色彩和回響。
廣東衛視大型原創時代記憶音樂文化節目《流淌的歌聲》第三季即将收官,自從今年6月25日開播以來,《流淌的歌聲》第三季再次以現象級火遍大江南北,正如廣東廣播電視台台長蔡伏青在緻辭中所說:“廣東衛視重磅推出《流淌的歌聲》第三季,将赤誠的心、火熱的愛,彙入新時代的大合唱,用經典讴歌新時代的精氣神,為迎接黨的百年華誕獻禮。”
《流淌的歌聲》第三季把“創新”貫徹到底,在主題、模式、内容、環節、陣容、舞美等方面全力更新,為這個舞台賦予了“聯歡會、賞析會、分享會、時光會”等特色呈現形式與功能。為慶祝黨的百年華誕,在12期節目中引入多期紅色主題,以紅色旋律詠頌時代,用嘹亮歌聲祝福百年。如第二期圍繞“我的初心”紅色主題,蔡國慶、成方圓、阿蘭、蔡程昱同台唱響《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唱支山歌給黨聽》《祖國不會忘記》《團結就是力量》《黃河大合唱》《洗衣歌》《不忘初心》等一首首紅色經典音樂,帶領觀衆回顧建黨百年奮進故事,汲取紅色精神力量。第三期圍繞“青春中國”紅色主題,張也、莫華倫、王晰、黃霄雲同台唱響《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我們都是追夢人》《革命人永遠是年輕》《紅旗飄飄》《唱支山歌給黨聽》等經典音樂,莫華倫搭檔黃霄雲演繹《珊瑚頌》,張也攜手王晰獻唱《我和我的祖國》,打造出一台融合男高音、女高音、男低音等不同音域的視聽盛宴!
傳唱經典,不僅是為了重溫過去,更是為了照亮未來。借助建黨百年不忘初心“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複興”這個全民共通的精神共鳴,《流淌的歌聲》第三季用紅色主題家國情懷串聯古今,凝聚起新時代的精神力量。蔡國慶用《新的天地》勾勒出祖國繁榮昌盛的壯麗圖景,展現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重大成果,獻唱《我愛你中國》表達對祖國的一往情深;成方圓深情唱響《共和國之戀》,緻敬為祖國建設做出卓越貢獻的科學家,并攜手阿蘭以《萬泉河水清又清》一曲歌頌軍民魚水情;阿蘭獻唱《情深誼長》《愛我中華》《天路》,天籁之音中洋溢着濃濃民族風,以歌聲繪就民族團結美好畫卷;蔡程昱傾情演繹《歌唱祖國》,眼含熱淚地講述首部出演電視劇《百煉成鋼》中雲貴川英雄故事,并攜手劉彬濠、孫美琪深入探訪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廣州起義烈士陵園,合唱《國家》诠釋家國情懷。
中華民族是熱愛歌唱的民族,每一首歌都印證着時代的進步。每一首歌的背後,都有着可喚起時代記憶,引發情感共鳴的故事。節目文化賦能,解讀時代印記。邀請到伍洲彤、黃國倫、魏雪漫、秦海菲、郦波、冷凇、栗坤、山河、崔轼玄等嘉賓加盟“聽享團”,将隐匿于舊時光的情感故事娓娓道來,充分挖掘金曲背後的時代記憶和文化烙印。如從《共和國之戀》歌曲,嘉賓講述了李四光、錢學森、鄧稼先等科學家為祖國的建設無私奉獻的故事。特别是“兩彈元勳”鄧稼先,在一次試驗回收中,他說:“危險,我去!”他隻身前往大漠深處收集實驗殘片。身染輻射,彌留之際,忍着病痛在家人陪護下執意要去天安門廣場再看一眼五星紅旗。他要到天安門廣場向祖國、向人民作最後的告别。節目捕捉細節,感悟英雄背後的硬骨柔情,回望歲月,以崇高精神浸潤時代人心,因而很好地實作了精神價值和藝術價值的平衡。讓每一位觀衆都為之動容,感悟英雄的價值、汲取精神的力量。
二、向着奮鬥精神緻敬,以天籁之音唱響美好生活,直抵人心
《流淌的歌聲》緻敬奮鬥精神,唱響美好生活,既是每位歌手傾心表達的心聲,又是莊嚴神聖的儀式。歌是心靈映照。隻有“走心”,隻有唱出天籁之美,才能直抵人心。各種流派精彩紛呈。鳳凰傳奇搖滾演繹《最炫民族風》、楊洪基和小阿七同台歌唱《你笑起來真好看》,緻敬奮戰在一線的抗疫英雄、王珮瑜大秀二十年鼓藝,攜手陳梓童全新演繹《曹操》,呈現了一場大氣磅礴的國風視聽盛宴。姜育恒、黃凱芹、品冠、黃齡同台唱響《有沒有一首歌會讓你想起我》《失戀陣線聯盟》《卡拉永遠OK》《朋友》等經典老歌,掀起一波波金曲回憶殺。黃凱芹攜手黃齡活力開唱《High歌》,聽者無不感到熱血沸騰;姜育恒搭檔品冠演唱《朋友别哭》,真情流露的歌聲直擊全場聽衆淚點。
鐘鎮濤、張衛健、金銘、汪小敏同台合唱《得意的笑》,節目舞美生動還原劇組拍攝現場的場景;鐘鎮濤攜手張衛健上演同台合唱,唱響《獅子山下》緻敬時代精神;金銘搭檔汪小敏獻唱《情深深雨濛濛》,在歌聲中重溫瓊瑤式愛情故事。張衛健活力演唱經典歌曲《真真假假》《真英雄》《少年夢》等脍炙人口的時代金曲,傳遞正能量。實力和顔值兼具的女歌手汪小敏演唱《倩女幽魂》,以歌聲緻敬中國香港“音樂大師”黃霑。蔣大為,攜手魏雪漫、黃英、馬佳等,燃情唱響《祝酒歌》《遊擊隊之歌》《紅梅贊》《浏陽河》《我的中國心》等時代金曲,帶領觀衆走進激情燃燒的歲月。
在合唱環節,平安搭檔黃英唱響《南泥灣》,讓這首火了78年的經典老歌重煥新生;魏雪漫搭檔馬佳演唱《追尋》,用情意濃濃的歌聲緻敬革命英雄。伍思凱、滿江、溫岚、賴美雲同台唱響《來生緣》《因為愛情》《後來》《愛如潮水》《至少還有你》等一首首經久不衰的懷舊老歌。伍思凱、滿江兩位多年好友合唱《情網》,婉轉低沉的歌聲動人心弦……《流淌的歌聲》以多元的審美,天籁之音,直抵人心,打造了一場場夏季音樂盛宴。
三、向着年輕态創新發力,打造永不落幕全民關聯的K歌全媒體盛宴
傳播經典之聲,《流淌的歌聲》不僅僅局限于熒屏,而是全方位借力新媒體,跨屏關聯、深度賦能。第三季節目的全媒體互動玩法也在4月23日開機儀式當天同步上線。
創新,表現在各個環節。特别是演唱诠釋經典歌曲時,傳承者融入了很多創新元素,令人耳目一新。如成方圓和阿蘭在演唱電影《紅色娘子軍》的插曲《萬泉河水清又清》時,注入了新的元素,用年輕人喜歡的類似波薩諾瓦的一種節奏,更加輕快,富有現代感,讓經典老歌煥發了新的光彩,但是恰如其分地把歌曲中心的主題完好地傳承下來,抓住了年輕人的心,更易于讓年輕人接受和喜愛。
在主體節目外,新一季《流淌的歌聲》也開展了大量的跨屏傳播,全方位借力新媒體深度賦能經典之聲、紅色精神的傳播。節目聯合抖音、微網誌、全民K歌、微信視訊号等年輕使用者聚集的新媒體平台,開展了“流淌的歌聲全民歡唱賽”、“唱支心底的歌給黨聽”、“流淌的歌聲合唱挑戰”等活動,大小屏共唱紅色金曲,全網傳播聲量超16億。
一路走來,《流淌的歌聲》一直在不斷攀升、不斷精進、不斷自我超越,始終在向着更高的使命而努力。尋找到新時代文藝創作的突破點,向着人類最先進的方面注目,向着人類精神世界的最深處探尋,超越“觀賞”,建構起國人精神坐标系,讓這些時代記憶、經典歌曲,激勵全國人民更加朝氣蓬勃、自信自強地邁向未來。(王永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