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天河區沙東街:垃圾分類落實見效 美麗村居共建共享

天河區沙東街:垃圾分類落實見效 美麗村居共建共享

新快報訊 垃圾分類不留死角,美麗村居你我共建。近年來,廣州市天河區沙東街道将城中村垃圾分類工作和白雲山還綠于民計劃有機結合起來,打造園林景觀式星級投放點,一改過去“髒亂差”的形象,提升了群衆的滿意度和幸福感。

城中村居民認為垃圾分類“事不關己”,垃圾投放點未達“六要素”标準……在沙東街範屋社群甘園片區,城中村曾經是“被遺忘的角落”。

2019年以來,沙東街道圍繞綠色社群建設,着力開展轄内白雲山周邊還綠于民工程三年環境整治行動,涉及伍仙橋門崗及甘園路段、濂泉路段。

去年3月,沙東街道結合甘園路白雲山風景線特色,在甘園路路口白雲山入口處小公園内建設垃圾分類星級投放點。外觀融合白雲山風景線建築特色,内設齊全的垃圾分類收集容器,投放視窗采用無接觸感應裝置,居民無需觸碰任何地方,即可輕松投放垃圾。同時配備洗手液、洗手池,友善居民投放垃圾後清洗。

為做好城中村垃圾分類工作,沙東街道堅持黨建引領,確定保障到位、宣傳到位、設施到位、督導到位“四個到位”。範屋社群黨支部發動100多名在職黨員與60多名回社群報到黨員、志願者,持續站桶指導,配合街綜合保障中心分類進行“洗樓式”上門宣傳。通過星級投放點現場指導宣傳、擺攤式主題宣傳、密集式上門宣傳、派單式宣傳等多種形式,讓“家裡分好類、定時拎下樓、定點精準投”深入人心。

與此同時,組建垃圾分類巡查“五人小組”,巡查督導全街垃圾分類投放點,對投放點保潔管養不到位、破損陳舊、點外設桶、定時投放時段外未撤桶等問題現場督導整改;堅持問題導向,社群居委會城管專幹每周巡查至少20個投放點,發現問題及時督促物業、環衛落實整改,不放過一處問題、不留下一個死角。

通過持續宣傳、站桶指導和巡查督導,甘園片區居民垃圾分類知曉率達98%以上、分類率達83%,甘園路小公園舊貌換新顔,成了白雲山風景線一處新景點。“要讓居民記住鄉愁,而不是發愁。”沙東街道有關負責人表示,甘園片區垃圾分類成效明顯,從以往未分類投放的30桶/天,下降至分類後每天14桶至16桶其他垃圾、5桶至8桶廚餘垃圾,居民主動将垃圾幹濕分開投放,改善了社群人居環境,提高了居民生活品質。

(供稿:天河區沙東街道辦事處)

【垃圾分類在行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