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西沙東島400頭野牛從何而來?答案已經找到:島和牛都是中國的東島野牛東島野牛與生态

西沙東島是西沙群島第二大島,面積隻有1.6平方公裡,但在島上卻生活着大約300多頭野牛。奇怪的是,這座小島并不是因地勢運動從原有大陸架上分離開的大陸,而是由上升礁和珊瑚貝殼沙體複合組成的島嶼,而且該島嶼遠離大陸,野牛無法從大陸上自然遷徙到這裡。

西沙東島400頭野牛從何而來?答案已經找到:島和牛都是中國的東島野牛東島野牛與生态

該島嶼面積較小,難以支撐像野牛體型如此大的物種從無到有的演化,既然如此,那島上的野牛究竟來自于何方?

西沙東島400頭野牛從何而來?答案已經找到:島和牛都是中國的東島野牛東島野牛與生态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東島野牛</h1>

海洋之中的小島上出現動物并不罕見,比如:大連蛇島面積不足1平方公裡,但卻生活着20000條毒蛇。這些毒蛇之是以能夠來到大連蛇島,是因為大連蛇島原本是陸地的一部分,隻是随着闆塊運動而逐漸漂離大陸,由于該島嶼地勢較高,從未被海水淹沒,是以島上的毒蛇們能夠繼續生存下去,并以過路的候鳥為食,逐漸形成了蛇島。

西沙東島400頭野牛從何而來?答案已經找到:島和牛都是中國的東島野牛東島野牛與生态

可是,東島并不是由闆塊漂離而形成,而是珊瑚礁組成的島嶼,這意味着它是從無到有的形成,再加上這裡距離大陸較遠,是以大陸上的野牛們無法穿越海洋的阻隔來到這裡。既然如此,那它們能夠在這裡生存,必然需要依賴其他外來的力量,比如:人類。

科學家們來到島上進行研究它們究竟從何而來時,将目光轉向了西沙東島上的一個小水坑。該小水坑是島上唯一的淡水湖泊,雖然面積并不大,但正是該小水坑的存在才使得野牛們能夠獲得淡水,否則這群野牛早就滅絕了。

西沙東島400頭野牛從何而來?答案已經找到:島和牛都是中國的東島野牛東島野牛與生态

東島野牛們每天會來到小水坑中喝水,嬉戲,并在嬉戲的過程中排洩糞便,其中一部分糞便就保留在了小水坑中,久而久之形成了一層厚厚的沉積層。

科學家可以通過研究小水坑中不同年份的沉積層物質,來找到野牛來到東島上的具體時間。根據研究表明,這群野牛登島的時間大約是1659年前後40年,而這一時期剛好處于我國明末清初時期,科學家們認為這可能是我國國人,為了躲避戰争而帶着家眷和牲畜們來到這裡,

等到政權穩定了之後,這群人們又離開了這裡,但不知是什麼原因,沒有帶走這些牛,以至于它們被迫留在了島上。

西沙東島400頭野牛從何而來?答案已經找到:島和牛都是中國的東島野牛東島野牛與生态

島上的生态環境以及淡水資源等剛好滿足野牛們對生活的需求,是以它們繼續留在了這裡。不過因為原始種群數量不夠多,再加上長久以來島上的野牛們無法與外界野牛交流基因,以至于這裡的野牛飽受着近親繁殖的苦惱。

在上個世紀50年代時,我國西沙駐軍就發現了這群野牛,據記載當時這群野牛個體矮小、瘦弱、體力不支。為了改良它們的性狀,我國又從海南運來了幾頭黃牛,讓它們進行雜交,雜交後的東島野牛們恢複了往日活力,并且種群數量也開始增加,有時甚至多達400多頭,使得在島上任何一個角落都能夠看到它們覓食的身影。

西沙東島400頭野牛從何而來?答案已經找到:島和牛都是中國的東島野牛東島野牛與生态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2">東島野牛與生态</h1>

雖然野牛是東島的名片,但是我國西沙駐軍們也不能任由這群野牛泛濫,原因是因為當地的生态環境非常脆弱,野牛們數量一旦泛濫,會給整座島帶來滅絕危機。

首先是野牛自身,野牛們無法遊到周圍的島嶼中覓食,隻能留在東島,而數量泛濫的野牛将會導緻當地植被數量減少,以至于它們最終可能會餓死。

其次是島上的鳥兒們,紅腳鲣鳥是當地的留鳥,它們會在該島上築巢繁殖後代。但是紅腳鲣鳥有一個壞習慣,如果幼崽不小心落到地上,那麼它就會被遺棄,而這将會導緻幼崽生存率變低。

野牛數量的增加,會使得它們啃食島上森林中的樹皮和樹葉,而這将可能會導緻樹上的幼鳥從鳥巢中跌落,造成幼鳥死亡。

西沙東島400頭野牛從何而來?答案已經找到:島和牛都是中國的東島野牛東島野牛與生态

另外也要保護野牛種群,如果人們肆意殺害島上的野牛,那麼它們的種群數量将會變少,而這将會導緻近親結婚系數加重,也将會導緻種群滅絕。

也就是說,由于東島面積有限,以至于東島上的野牛必須要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内,過多或者過少都會導緻當地生态失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