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西沙東島出現上百頭野牛,周邊都是海洋,它們是怎麼來的?野牛群是如何被發現的?為什麼西沙東島上會有野牛?

筆者 東邪

南海是我國島嶼分布最多、最廣的海域,根據方位的不同我們将島嶼的海域劃分為四個區域,分别是南沙群島、西沙群島、東沙群島和中沙群島,前幾年我國在那裡設立了三沙市,将這些群島并入三沙市。這些群島仿佛是海洋中的遺珠,大部分島嶼上有豐富的植被,但有一個島的生物多樣性最引人注意,它就是西沙群島中的東島。

西沙東島出現上百頭野牛,周邊都是海洋,它們是怎麼來的?野牛群是如何被發現的?為什麼西沙東島上會有野牛?

根據科學考察,東島擁有近乎完美的天然生态系統,島上不僅存在多種珍稀植物,還有其他動物分布。更讓科考人員意外的是,這個島嶼竟然出現了一群野牛。據了解,東島和其他島嶼一樣都比較“年輕”,即它們的形成曆史普遍不超過1萬年,那麼該島嶼為什麼會出現野牛群呢?

東島是西沙群島東部區域的一個小島,整個島的面積大約為1.7平方公裡,比較小,呈長條狀,但早在2000年前後就有科學家建議對該島嶼進行科考。到了2003年,一支科考隊伍登上東島開展考察活動,并在考察過程中發現了一群野牛。這群野牛的數量并不少,超過100頭,而且科考隊在島嶼的多個地方都看到了野牛群,這說明島上的野牛群數量可觀,可能超過400頭。

西沙東島出現上百頭野牛,周邊都是海洋,它們是怎麼來的?野牛群是如何被發現的?為什麼西沙東島上會有野牛?

由于當時發現的野牛數量較多,是以該科考隊擔心過多的野牛會對當地的生态造成負面影響,于是建議适度捕殺野牛。于是之後每年島上都會出現野牛被人為捕殺的情況,而捕殺的目的是将野牛的數量控制在200頭左右。但到了2013年,科考人員再次登島考察後發現野牛群的數量銳減到50頭左右,這反而低于預期的捕殺目标。

西沙東島出現上百頭野牛,周邊都是海洋,它們是怎麼來的?野牛群是如何被發現的?為什麼西沙東島上會有野牛?

為了保護東島生态系統的穩定,科考隊伍建議暫停對野牛的捕殺,于是島上的野牛又有機會擴大種群。根據科考人員的介紹,東島是一個年輕的島嶼,在過去5000年裡經曆過3次浮沉,那麼問題來了,這些野牛從何而來呢?

前面講到了,西沙群島中大部分小島都是在近幾千年内形成的,而且還經過多次沉浮,東島也是如此。由于東島的曆史比較短,是以這群野牛顯然不可能是通過自然進化而來,那麼該如何找到它們的根源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科考隊伍從野牛日常活動的區域入手,他們在牛糞裡面發現了一些蛛絲馬迹。

西沙東島出現上百頭野牛,周邊都是海洋,它們是怎麼來的?野牛群是如何被發現的?為什麼西沙東島上會有野牛?

科考人員在島上選擇了三處牛糞聚集的區域,并分别進行采樣。這裡的采樣并非簡單地将地面上的牛糞收集起來,然後送到實驗室進行化驗,而是在距離地面大約25厘米的地下沉積層擷取曆史較為久遠的牛糞樣本,然後對樣本進行質譜碳-14分析,發現這些牛糞大概在350~390年前形成。

西沙東島出現上百頭野牛,周邊都是海洋,它們是怎麼來的?野牛群是如何被發現的?為什麼西沙東島上會有野牛?

研究人員在三處牛糞聚集區所得到的采樣結果相近,這說明了這群野牛很可能在17世紀50年代前後登上東島。為了進一步确定這群野牛的來曆,科考人員查找了相關的史籍,并得到驗證。17世紀50年代大陸區域正處于明末清初,那個時期社會動蕩,不少原本居住在大陸的居民被迫流亡到南海的島嶼上。

西沙東島出現上百頭野牛,周邊都是海洋,它們是怎麼來的?野牛群是如何被發現的?為什麼西沙東島上會有野牛?

流亡者将生産工具、農作物種子、牲畜等帶上島嶼,牲畜中就有牛。也就是說,東島上的野牛在300多年前是家牛,隻不過後來它們流入野生環境逐漸适應了該島嶼的生态系統。實際上科考人員在初次看到野牛群的時候也懷疑它們可能不是純正的野牛,因為從外形來看它們與家牛相似,而且行為習性也與家牛一樣。

總結

一個遠離大陸的小島上出現了規模達到數百隻的野牛群,從自然演化規律來看它們必不可能是通過自然演化形成的。經過科考人員長時間的鑒定和分析,最終确定這群野牛的身份是明末清初大陸流民帶到島上的家牛。之後可能島上的生存環境艱苦,流民選擇再次撤離,但沒有将家牛帶走,家牛為了生存不得不進入野生環境,久而久之就融入了島嶼的生态系統。

西沙東島出現上百頭野牛,周邊都是海洋,它們是怎麼來的?野牛群是如何被發現的?為什麼西沙東島上會有野牛?

東島上出現野牛的這件事說明我國古人早在300多年前就已經踏上了這片土地,而且我們是第一個登上該島嶼的國家,是以島嶼的歸屬權自然屬于我國。無論是像東島這樣的小島,還是南海地區其他的島嶼,自古以來都是我國的領土,這一點不容辯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