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祖父的“激将法”,讓顧炎武10歲就發誓要讀透《資治通鑒》

作者:文彙網
祖父的“激将法”,讓顧炎武10歲就發誓要讀透《資治通鑒》

【編者的話】“郦波解讀中華傳統智慧”系列圖書新近出版,專為青少年打造,分《郦波講學習之道》《郦波講為人之道》《郦波講處事之道》《郦波講齊家之道》四冊。學者郦波從孩子成長教育過程裡的學習、為人、處事、齊家四個方面進行解讀,并在上海書展期間帶來主題講座,以當下語境解讀古典文化中的瑰寶。

創作過程中,郦波不是簡單地選取相關典籍進行評注和解讀,而是從浩如煙海的古籍中,根據圖書主題選取适合青少年讀者的經典故事,減少說教。書中不僅有傳統家訓,還有匡衡鑿壁借光、孫康映雪、車胤囊螢夜讀等家喻戶曉的典故,以及古代文化名人的奇聞轶事。經出版方授權,從書中摘編有關學習之道的章節。

日間思索有疑,用冊子随手劄記,候見質問,不得放過。所聞誨語,歸安下處,思省切要之言,逐日劄記。——朱熹《與長子受之》

學習第一重要的事是什麼?是記住多少舊知識,還是掌握多少新知識?其實都不是。學習第一重要的事,是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與形成科學的思維習慣。像宋代理學大師朱熹在教育長子時所說的一記、二問、三思考,其實就是十分重要的學習習慣。

首先,是記。

讀書不動手,所失九分九!這是說養成邊讀書邊動手摘抄,或寫讀書劄記的習慣,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這樣做的話,讀書中的所思所得,事後百分之九十九都是會丢失掉的。

事實确實如此,人在看書時的思想與靈感大多是碎片式的,而碎片化資訊的遺忘率是最高的。随着間隔時間的拉長,這些知識的資訊的遺忘比例也會增加,讀書後一個星期左右,這些碎片化的資訊百分之九十九就會被全部遺忘。這樣看來,一個星期前所讀的書,基本上算是白讀了。

這也是很多人仿佛看了很多書,卻始終沒有什麼大進步的一個重要原因。

是以讀書不動手,就像狗熊掰棒子,掰一路,丢一路,花了很大的勁兒,其實收獲卻不大。

反之,如果能養成讀書動手做劄記的習慣,一不小心就會收獲意料之外的巨大成果。

明末清初的大學者顧炎武自幼勤學,他六歲啟蒙,十歲開始讀史書。有一次,他的祖父把一本《資治通鑒》交到他手裡,然後又語重心長的說:“有的人看書,隻有粗粗浏覽的工夫,卻沒有讀透的水準。不知道你是哪一種。”

祖父的激将法非常有效,顧炎武當即發下誓言,一定要做讀透《資治通鑒》的人。随即他給自己定下三條規則,相當于自讀《資治通鑒》的約法三章:

第一,規定每天必須讀完的卷數。

第二,限定每天所讀内容必須抄錄一遍。

第三,每一卷都必須寫劄記,寫讀書筆記。

這就是顧炎武的“自督讀書”法,他終身都嚴格執行,并最終形成了獨特的讀書與治學習慣。而他每卷都要做劄記的第三條規則,更是催生出了一部驚人的學術著作——《日知錄》。

《日知錄》三十餘卷一千餘條,内容涉及經義、政事、世風、禮制、科舉、藝文、名義、史法、戰争、考證、天象、地理、術數等,幾乎無所不包,堪稱百科全書。而如此繁富的内容,就是顧炎武每天讀書做劄記日積月累所得。涓涓細流終于彙成江海,顧炎武的學術造詣也是以達到了一般人難以企及的境界。

祖父的“激将法”,讓顧炎武10歲就發誓要讀透《資治通鑒》

“郦波解讀中華傳統智慧”系列

郦波 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神秘島

其次,是問。

中國人治學有一個專有名詞,叫“問學”,意思是“非問不成學”,由問而學,才叫“學問”。孔子被稱為聖人,其學問是儒家學派的根基,但孔子的學問也是通過問學而來的。

孔子去周的故都,聽說老子是周守藏室之史,也就是國家圖書館的館長,便恭恭敬敬地前去請教。當時的孔子已經負有盛名,而老子的學說與孔子的學說并非一脈,孔子在老子面前

卻還是像國小生一樣,虔誠問學,并獲益良多。

孔子講究問學,不僅向水準高的人請教,還主張不恥下問,也就是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學習。

有一次孔子入太廟,把祭祀過程中的每一處小問題都仔細地請教别人。當時,就有人笑話孔子說:“不是說孔子學問很深,對于禮制無所不精嗎?怎麼還會向他人請教這個,請教那個?看來他也沒什麼真本事啊!”

孔子聽了,隻是寬容地笑笑說:“其實不恥下問就是一種禮,就是一種學問啊!”

祖父的“激将法”,讓顧炎武10歲就發誓要讀透《資治通鑒》

再次,是思考。

關于學習與思考的關系,《論語》有一句名言:“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這裡的“思”,指的就是思考、思維。此處的“罔”,指迷惑、迷惘而無所得。孔子整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學習而不思考就容易受蒙騙,空想而不學習就會帶來危險。”

要知道,孔子所說的學,不僅僅是學習書本知識,更是指學習做人和做事的道理。這裡,孔子是從兩個角度談問題,提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是因為一個隻學習不思考的人,很容易被書本牽着鼻子走,辨不清書中的錯誤和糟粕,最終可能受騙上當。反之,一味空想卻不結合實際進行實實在在的學習和鑽研的人,那麼他所謂的思考也僅僅是空中樓閣,沒有什麼實在的價值,随時有倒塌的危險,最終當然會一事無成。

其實,前面的一記、二問,既是一種行為習慣,也是一種思維習慣。當然,是一種隐性的思維習慣。

那麼,為什麼“記”與“問”在學習過程中是如此的重要呢?

在讀書和學習的過程中,大多數人對資訊的了解與接受,其實常常是被動的;而這種被動的接受狀态往往是由于人的惰性造成的。這也是很多學生在學習中花了很多時間卻收效不大的症結所在。

一言以蔽之,是被動的思維狀态導緻了學習的效果事倍功半。

解決的辦法就是變被動為主動。從動手去記、動腦去想、動嘴去問的那一刻開始,大腦的思維狀态就開始由被動變為主動,腦細胞的深層活躍度被激發開來,天長日久,人的潛能也就相應地被開發出來了。

是以是否能養成積極動腦、主動問學、善于思考的習慣,從根本上決定了學習的效果,也決定着學習過程中的苦與樂。

滄溟先生如是說:其實,學習沒有那麼苦,如果你覺得苦,一定是因為你在學習的過程中太被動、太不得法了。如果你能變被動為主動,多問幾個為什麼,多寫一些心得體會,多向人請教,多揣摩,多思考,學習就會樂在其中,收獲在其中。

作者:郦波(南京師範大學教授、《百家講壇》主講人)編輯:許旸責任編輯:宣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