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夜讀 | 被毛澤東稱為“黨内寶貝”,他的一生傳奇曲折

夜讀 | 被毛澤東稱為“黨内寶貝”,他的一生傳奇曲折

這是一封周恩來和董必武

于1942年聯名緻

孫中山之子孫科的信件

目的是要救一個人

夜讀 | 被毛澤東稱為“黨内寶貝”,他的一生傳奇曲折

圖:周恩來、董必武緻孫科函 來源于“中國曆史研究院征集海外中共珍稀文獻展”

1941年底太平洋戰争爆發

日本出兵占領香港

這個人在撤離香港時

遭到國民黨當局逮捕

中共中央随即展開營救工作

後營救成功

是誰

重要到讓周恩來和董必武親自緻函營救

他精通四國語言

毛主席每晚必找他了解當日國際動态

他出身名門

父親是國民黨元老廖仲恺

母親是何香凝

他是廖承志

1928年

廖承志加入中國共産黨

被毛主席稱為“黨内寶貝”

一生從事統戰工作

他還曾寫出一封家書

為隔絕了33年之久的兩岸

重開對話之門

夜讀 | 被毛澤東稱為“黨内寶貝”,他的一生傳奇曲折

出身名門 革命低潮時入黨

廖承志,廣東惠陽人

國民黨元老廖仲恺與何香凝之子

1908年出生在日本

夜讀 | 被毛澤東稱為“黨内寶貝”,他的一生傳奇曲折

1924年

廖承志加入中國國民黨

正當他滿懷鬥志

準備大展宏圖之際

父親廖仲恺卻被國民黨右派刺殺身亡

夜讀 | 被毛澤東稱為“黨内寶貝”,他的一生傳奇曲折

查案過程中

廖承志看到很多犯案者

都曾經是家中的座上賓

不由得陷入反思

不久後

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

大量共産黨人和革命志士慘遭屠殺

在這場腥風血雨中

廖承志對國民黨徹底失望

毅然退出國民黨

夜讀 | 被毛澤東稱為“黨内寶貝”,他的一生傳奇曲折

之後

廖承志遠赴

日本東京早稻田大學留學

逐漸開始關注中國共産黨

并參加了

中共東京特别支部上司的學生組織

1928年回國後

在上海正式加入了中國共産黨

夜讀 | 被毛澤東稱為“黨内寶貝”,他的一生傳奇曲折

廖承志參加了長征

并于1936年到達陝北

由于精通多國語言

他被配置設定在紅色中華通訊社

專門負責外國電訊

擔任德、日、法、英四國文字電報翻譯

他還每天将國際動态等相關情況

綜合、整理,提供給中央上司參考

毛澤東經常在晚上11點至12點

準時來廖承志這裡

了解當天國外的最新消息

并和他坐上一兩個鐘頭

聊一聊工作和生活上的事情

對于這個

被自己稱為“黨内寶貝”的年輕人

毛澤東很是喜愛

但最看重的還是

廖承志身上特有的樂觀精神

被毛主席點将 籌備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

1937年1月

黨中央由保安遷至延安後

廖承志又任中央黨報委員會秘書

配合周恩來、博古等人

進行黨内的宣傳工作

7月

全面抗戰爆發後

國共實作第二次合作

當時

海外僑胞及同情中國抗戰的國際友人

紛紛自發捐款捐物

支援抗戰

夜讀 | 被毛澤東稱為“黨内寶貝”,他的一生傳奇曲折

經過慎重考慮

中共中央決定

在香港設立一個八路軍辦事處

既能順利接收

海外華僑捐贈的物資

又能借助香港

向世界各國宣傳中國共産黨政策

開展抗日救亡運動

此前派出的八路軍辦事處負責人

都是中共黨内與軍内的重量級人士

如葉劍英、陳雲、林伯渠

謝覺哉、李克農

正當大家認為駐香港辦事處的人選

也必将遵照這個标準時

毛澤東卻做出了出人意料的決定

他點将廖承志

擔任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主任

廖承志雖然在年齡上隻有29歲

但卻已有近10年的中共黨齡

和豐富的黨内工作經驗了

毛澤東之是以看中廖承志

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原因

那就是他深厚的家庭背景

畢竟香港不同于内地

如果廖承志在香港工作遭遇困難

不友善與組織聯系時

憑借廖仲恺與何香凝的家族威望

廖承志也可以将困難一一化解

夜讀 | 被毛澤東稱為“黨内寶貝”,他的一生傳奇曲折

按照毛澤東的訓示

廖承志離開延安後

先乘火車去往南京、漢口

一方面向時任八路軍駐南京代表葉劍英

和八路軍駐南京辦事處主任李克農

學習相關工作經驗

一方面在此等待進一步行動的消息

夜讀 | 被毛澤東稱為“黨内寶貝”,他的一生傳奇曲折
夜讀 | 被毛澤東稱為“黨内寶貝”,他的一生傳奇曲折

1938年元旦一過

在漢口等候的廖承志

立刻按照周恩來的安排前往香港

來到香港後的第二天

廖承志便馬不停蹄地投入到工作當中

1938年1月

在香港一家茶樓内

廖承志經常和

時任八路軍駐上海辦事處主任的潘漢年

彼此說着上海話

一起讨論着

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的籌備計劃

夜讀 | 被毛澤東稱為“黨内寶貝”,他的一生傳奇曲折

随後

在中共香港黨組織及各方面的幫助下

辦事處的籌備工作大緻完成

此後

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

成為在香港複雜環境中

中國抗日救亡運動的一處陣地

一封家書抵萬金

為進一步推動兩岸關系的發展

1981年9月30日

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葉劍英

對新華社記者發表談話

在《告台灣同胞書》的基礎上

進一步闡明了

大陸對解決台灣問題的九條意見

這就是俗稱的“葉九條”

這九條意見在釋出之後

受到了海峽兩岸群眾

包括海外僑胞的歡迎

海内外各界紛紛

對共産黨所表現出的誠意感動不已

在台灣的蔣經國為了紀念

父親蔣介石去世七周年

寫了一篇《七年的思慕和信念》的文章

并發表在報紙上。

有了這前前後後的鋪墊

鄧穎超決定

讓廖承志直接寫信給蔣經國

廖家和蔣家淵源頗深

早年廖承志與蔣經國

曾在莫斯科中山大學共同學習生活

後來

這對同窗好友

在激蕩的時代洪流中

做出了不同的人生選擇

也走向了決然不同的道路

20世紀80年代

距廖承志與蔣經國在蘇聯一同學習

已有半個世紀之遙

為了更好地

向包括蔣經國在内的廣大台灣群眾

傳遞大陸方面和平統一的意願

廖承志專門組織了一個起草小組

經過反複斟酌和修改

完成了這封信

信以尋常家書的叙舊和問候開頭

沿用傳統文言文體

文采煥然,溫潤感人

夜讀 | 被毛澤東稱為“黨内寶貝”,他的一生傳奇曲折

圖:廖承志緻蔣經國信

這封跨越海峽的來信

傳達出大陸對台灣方面的善意與期待

後人在評價廖承志的這封家書時這樣說道

“這才是真正的一封家書抵萬金”

廖承志傳奇一生、坎坷曲折

曆經七次牢獄之災

仍對革命矢志不渝

1983年6月10日

廖承志因病在京去世

公開信發表之後的第五年

蔣經國終于宣布解除戒嚴

以及開放赴大陸探親的指令

從1987年開始

居住台灣闊别家鄉近40年的同胞

終于迎來了骨肉親人團聚的時刻

夜讀 | 被毛澤東稱為“黨内寶貝”,他的一生傳奇曲折

編輯:江梓依(實習)

來源:CCTV國家記憶

夜讀 | 被毛澤東稱為“黨内寶貝”,他的一生傳奇曲折

征稿

征集原創首發類稿件。

内容:激人奮進的勵志故事,真摯動人的情感故事,發人深省的人生感悟……

要求:字數800-2000字為宜,文章采用word格式用附件發送,并在郵件标題注明授權首發。請附上你的聯系方式以便發放稿費。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若10天沒有得到回複,請視為退稿,作者可自行處理。

征“夜讀”主播

工作職責:為公衆号粉絲朗讀每日“夜讀”文章。會基礎音頻剪輯。

履歷投遞郵箱:[email protected]

郵件注明“主播”字樣:

請将過去的語音作品與履歷一同發送。

更·多·推·薦

夜讀 | 被毛澤東稱為“黨内寶貝”,他的一生傳奇曲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