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結束後,國共兩黨在重慶談判時,共方要求釋放葉挺、張學良、楊虎城等所謂的“政治犯”,作為和談條件之一,這個要求卻遲遲沒有得到蔣介石的回應。
之後在邯鄲戰役中,共方俘虜了國民黨的軍長馬法五,以此作為交換葉挺的籌碼,蔣介石思慮再三後,點頭同意。

1946年3月4日,被軟禁達5年的葉挺和他的一家人坐上了回國的飛機,本以為不日就會回到祖國的懷抱。結果在歸國途中遇到飛機失事,飛機一頭撞在黑茶山上,直接炸的粉碎,機内人員全部死亡。
知曉消息的周恩來悲痛不絕于胸,并将對他們的悼念寫出一篇文章,給後輩銘記。
同時出于政治家的敏銳性,周恩來察覺到這場飛機失事很可能是人為。
後來猜測果然得到證明,導緻飛機故障的主謀之一軍統特務杜吉堂臨死前告知了真相,這場事故是國民黨的陰謀。
葉挺曾經作為南昌起義的主要上司人之一,在共産黨的地位并不低,本人也對整個革命取得勝利起到了重要作用。葉挺之前是孫中山警衛團的營長,主要負責孫中山的安全,之後在周恩來的幫助下,去蘇聯深造并加入共産黨,成為黨内一員。他回國之後擔任第四軍34團的團長,就是後來著名的葉挺獨立團。
1927年,北洋軍閥在上海勞工武裝的幫助下,順利占據這座城市,那時蔣介石意識到要想實作國民黨統治,必須首先清除共産黨的勢力。于是聯合當地的勢力大肆捕捉并屠殺共産黨員。之後汪精衛在7月15日也開始發動清除共産黨的行動,做出與蔣介石相同的決定。
這無疑對于共産黨來說是滅頂之災,情況十分危急,面對此種情況,幾個共産黨的代表人物葉挺、賀龍等在接收到共産國際的最高訓示後決定在8月1日淩晨4時發動起義。對于此次起義,葉挺做了周密的起義方案,誰知被内部黨員洩露,為了避免起義失敗,将時間往前推了兩小時,在淩晨兩點發動了南昌起義。
葉挺率領自己的精銳部隊與賀龍互相配合,将南昌敵軍全部殲滅,就此打響了共産黨武裝反抗國民黨統治的第一槍。之後,他們迅速朝廣州挺進,狠狠打擊了國民黨的士氣,越來越多的人加入葉挺的“紅軍”,葉挺也是以成為紅軍的一任總司令,更是受到毛澤東的高度贊揚。之後,葉挺得到大力栽培,并被安排去蘇聯學習,在此期間,卻因為黨内一些個人原因,一氣之下退了黨。
西安事變後,蔣介石與共産黨決定聯合抗日,但是雙方對于新四軍的領袖卻一直談不攏,幾次談判下,雙方最後決定任命葉挺作為新四軍的軍長。蔣介石認為葉挺脫離共産黨多年,對于共産黨的感情不深,可以趁機拉攏成為自己的助力,卻沒想到,葉挺在皖南事變中被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反動派逮捕關押一,直到邯鄲戰役結束後,蔣介石才釋放葉挺。
1946年3月4日,年逾半百的葉挺在紅岩中央代表團的駐地終于與家人團聚,第二天晚上他重新送出了入黨申請并順利地重新入黨。作為黨内人士,葉挺與黨中央上司一起參加了國共談判的工作。然後,當時蔣介石并不接受談判的局面,正在蓄謀發動政變,在這種形勢下,中央決定葉挺、王若飛、博古接回延安。
他們幾人乘坐C-47運輸機準備飛往延安時,卻不知道消息早已被特務知曉,并在國民黨上司的示意下,對他們乘坐的飛機動了手腳,将磁鐵放在了高度表和磁羅表的背後。在飛機經過黑茶山時,由于天氣雨雪交加,能見度非常低,被磁鐵幹擾的飛機一頭撞到了黑茶山,車内人員全部罹難。
對于“四八”空難,黨内上司都猜測是敵對方特務所為,卻因為沒有實質性證據,隻能吃下啞巴虧。之後為了避免悲劇發生,黨内上司提出條件,凡是共産黨内的進階幹部乘坐國民黨安排的飛機,必須要對方少将以上軍銜的将軍陪同。
雖然這樣的事故沒有再發生,但是不久後就爆發了全面内戰,經過共産黨三年的艱苦鬥争,最終取得了勝利。
而這件事的主謀之一、軍統特務杜吉堂,臨死前對于這件事情耿耿于懷,并坦白了那場空難的前因後果,這時大家才知道全部真相。雖然逝者已矣,但他們的豐功偉績值得吾輩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