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英香港問題會談火藥味十足,鄧小平一句話,讓撒切爾臉色驟變辯論會決定香港命運百年興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時機到來,把握機會敲定細節,等待回歸香港回歸,一國兩制成功實作

作者:史聊布吉

在近代以來,随着清政府閉關鎖國政策的實施,中國逐漸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潮流,中華民族的實力在一步步的衰弱,列強對于中國這塊肥肉虎視眈眈,曾經有一份“時局圖”,上面詳細記載了中國國土的流失,這讓無數國民為之心痛。

自鴉片戰争以來,中國一次又一次被列強欺壓,香港島、九龍、新界等地相繼離開祖國的懷抱,但将祖國統一一直都是每一位中華兒女最執着的追求。

終于,在1979年,鄧小平會見香港總督,關于香港回歸問題,他用短短的幾句話,讓英國代表團倍感壓力,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這段塵封的歲月。

中、英香港問題會談火藥味十足,鄧小平一句話,讓撒切爾臉色驟變辯論會決定香港命運百年興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時機到來,把握機會敲定細節,等待回歸香港回歸,一國兩制成功實作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6">辯論會決定香港命運</h1>

香港自秦朝以來就已經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在我國朝代的更疊中始終沒有改變,百姓在這裡安居樂業,過着世外桃源一般的生活,但随着遠方的一場辯論會,這一切都将改變。

1840年4月7日,位于英國倫敦的下議院舉行了一場辯論會,這場辯論會主要内容就是假如對華發動侵略戰争,利與弊的權衡,經過激烈的讨論後,271票對262票,英國下院以9票的優勢取得了辯論會的勝利,也正是這9票,讓香港脫離了祖國150多年。

之後英國政府以林則徐虎門銷煙為借口,對華發動侵略戰争,憑借武器裝備上的優勢,在海戰中英國大獲全勝,先後攻陷舟山、虎門、廈門、甯波、吳淞、鎮江等地,并霸占香港島。

中、英香港問題會談火藥味十足,鄧小平一句話,讓撒切爾臉色驟變辯論會決定香港命運百年興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時機到來,把握機會敲定細節,等待回歸香港回歸,一國兩制成功實作

在面對擁有上百艘戰艦的敵軍,駐守鎮江的1500多名八旗兵沒有退縮,海戰失利就與英兵進行巷戰,雙方人數以及裝備的反差就已經決定了這一戰局,這場戰鬥打出了清軍的血性,卻擊碎了百姓信念。

被英軍吓破了膽的揚州富商,拿出五十萬白銀作為條件,請求英軍不占領,随即道光皇帝也選擇與英軍協商和談。戰後簽訂的《南京條約》中将香港島割讓給英國,并進行賠款、開放通商口岸等,這一戰徹底把清政府最後的心理防線打破,也讓列強看到了利益,屈辱的百年才剛剛開始。

中、英香港問題會談火藥味十足,鄧小平一句話,讓撒切爾臉色驟變辯論會決定香港命運百年興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時機到來,把握機會敲定細節,等待回歸香港回歸,一國兩制成功實作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3">百年興衰</h1>

商人貪婪是永無止境的,在吞噬香港島後,充滿野心的侵略者不願止步于此,又把目光轉向了相鄰的九龍。英國政府繼續使用先占據再強迫清政府接受割讓的伎倆,派出部隊将尖沙咀攻占,并在原有軍事實力的情況下,對武力進行重新部署,憑借強大的武力裝備企圖迫使清政府承認。

随着清政府一次又一次地退讓,資本家們決心聯手,在1960年3月,英、法兩國集結兵力,組成英法聯軍發動第二次鴉片戰争,清政府的軍隊早已在撤退的指令中磨滅了鬥志,面對武器裝備和戰鬥素質遠超己方的聯軍,毫無還手之力。

在這個時候,清政府也逐漸意識到,一味地求和換來的隻能是不斷被侵占,但有了第一次,現在已經來不及了,面對英國領事巴夏禮送出過來的求和檔案,當時任兩廠總督的勞崇光看到檔案中租借九龍尖沙咀的消息神色嚴峻,希望能夠就細節方面和英國政府進行商議,但在英方強勢的态度下,并沒有什麼改變,《北京條約》應運而生。

條約中表明,九龍半島的南端正式由英方管理,作為此次談判中的重要代表,巴夏禮被封為爵士。

中、英香港問題會談火藥味十足,鄧小平一句話,讓撒切爾臉色驟變辯論會決定香港命運百年興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時機到來,把握機會敲定細節,等待回歸香港回歸,一國兩制成功實作

時間來到十九世紀末,在不斷地賠款割地的過程中,清政府的國力不斷衰弱,他們已經沒有能力來反抗資本家,隻能被動接受這一切,甚至于别國在中國的土地上,公然商議領土歸屬問題。

1895年中日甲午戰争結束後,英政府看到日本這個新興的勢力,出現在中國大地,立刻加快了對香港地區的統治和擴張行動,面對英方的這一要求,剛剛經曆戰争的清政府全部接受,派出李鴻章與英方代表簽署條約。

在條約中說明,中方願意将勢力範圍擴張後的香港島租借與英方99年,新的香港地界範圍達到975.1平方公裡,相較之前提升11倍,百年興衰正式開始。

中、英香港問題會談火藥味十足,鄧小平一句話,讓撒切爾臉色驟變辯論會決定香港命運百年興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時機到來,把握機會敲定細節,等待回歸香港回歸,一國兩制成功實作

一方面來講,英軍在這片土地上造成了不可磨滅的傷害,但它又在一定程度上推動着香港經濟的發展。英政府占據香港後,英方敏銳察覺到香港地理位置帶來的貿易優勢,以香港作為通商口岸,一方面可以與内陸進行往來交易,另一方面也可以作為物資的中轉站和交易站。

同時,在之前的貿易過程中,英方發現了中國内陸對于鴉片的需求量極大,就此,越來越多的鴉片通過香港運往内陸,并利用鴉片帶來的黑色資産進行人口倒賣,在這場交易裡,英國商人賺得盆盈缽滿,其中大部分資産又投入了香港發展中,進而奠定了英國勢力在香港的絕對上司地位。

在英商的貿易需求下,香港的經濟以一個飛速的狀态發展着,

20世紀初,香港的進出口貿易迎來了一個井噴期,據不完全統計,僅1931年香港的貿易總額就來到了1280百萬港元,香港正式向貿易都市進軍。

中、英香港問題會談火藥味十足,鄧小平一句話,讓撒切爾臉色驟變辯論會決定香港命運百年興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時機到來,把握機會敲定細節,等待回歸香港回歸,一國兩制成功實作
中、英香港問題會談火藥味十足,鄧小平一句話,讓撒切爾臉色驟變辯論會決定香港命運百年興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時機到來,把握機會敲定細節,等待回歸香港回歸,一國兩制成功實作

當然經濟發展帶來的好處遠不止是貿易,還有蓬勃發展的金融業,随着1912年第一家廣東銀行的成立,在之後的多年裡,各大資本主義勢力紛紛派出人員,成立各種資本銀行,對香港金融進行了一次大換水,在企業競争過程中,香港繁榮的金融業可以初見端倪。

“二戰”結束後,遭受戰火的各國經濟水準迎來了瓶頸期,如何發展來打破僵局,成為各國面臨的大難題,在這個時期,香港同樣面臨着推倒重建的風險,時任香港港督的楊慕琦在與各位專員讨論研究後,頒布了進出口貿易自由法令,該法令使得混亂的香港時局迎來了一絲曙光,讓香港有機會朝着貿易港口發展。

其中英國政府也發揮了多重作用,作為侵略者,英方從來沒有把香港同胞看作是他們的一份子,隻是庶民。

在香港混亂時,英方不顧百姓的安危,用武力直接鎮壓,讓香港迅速回到發展程序中。不得不說,這種果斷的處理方式減少了很大内耗,但英方的這種行為也徹底傷透了香港群衆的心,這一刻,兩岸的子女都在期待着會首的那一天,離家的孩子總有一天會回到母親的懷抱。

中、英香港問題會談火藥味十足,鄧小平一句話,讓撒切爾臉色驟變辯論會決定香港命運百年興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時機到來,把握機會敲定細節,等待回歸香港回歸,一國兩制成功實作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7">堅持“一個中國”原則</h1>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國結束了一百年來的屈辱曆史,中國将以全新的面貌出現在世界舞台。

但在建國初期,我國所需要面臨的問題同樣層出不窮,首先在多年的戰火中,全國經濟百廢待興,國民黨勢力還未全面肅清;同時,原本試圖以國民黨為跳闆,來進軍亞洲市場的美國在希望破滅後,聯手其他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進行經濟、外交方面的全面封鎖,而将香港收回祖國是我國人民多年來的夙願。

面對這種情況,中共中央從根本上對英國政府的侵略行為進行否定,首先中方拒不承認英國當初通過武力威脅,迫使清政府簽下的三個不平等條約,三個不平等條約對于中方不具有任何限制力,中方有理由也有權利在時機成熟時主動收回香港方面的國家主權,中方願意通過談判來協商如何和平解決香港問題,但不接收英方的任何無理條件,願意用和平友善的手段維持兩國外交。

在香港問題上,毛主席和周總理操碎了心,而作為中共中央上司班子的重要成員,鄧小平從提出解決香港問題開始就着手準備,作為一名中華兒女,他深深的知道我國人民對于統一的渴望,他與相關部門積極讨論、規劃、制定和實施了香港問題的方案。

鄧小平曾經說過,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要守得住祖先留下來的基業,必須讓祖國統一,隻有統一了我們才是一個完整的國度,在面對外來勢力時才能擡得起頭,他們那一輩人已經老了,但是他們希望多年後,後輩們提起他們是在贊揚,而不是點評他們沒有做到什麼。

前人做不到,不代表他們不能做到,時代在變化,當時沒有的條件,現在有了,這就是機會,他也一直在用實際行動做着他認為該做的事。

中、英香港問題會談火藥味十足,鄧小平一句話,讓撒切爾臉色驟變辯論會決定香港命運百年興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時機到來,把握機會敲定細節,等待回歸香港回歸,一國兩制成功實作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6">時機到來,把握機會</h1>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鄧小平在決定處理香港問題後,進行了多方面準備,終于在中共中央的十三屆三中全會上,鄧小平選用因地制宜的想法,提出了“一國兩制”方案的模型,就是一個國家,在不同地域上選用兩種制度,這種制度的出現,沖擊了老一輩人的想法,也讓人們在處理香港、台灣等地有了更多的選擇。

同時,當初簽訂的99年租期将在1997年截止,随着時間的不斷臨近,英國政府愈發心急,他們舍不得香港這個最大的貿易市場,于是在1979年,距離租期還有18年時,英國已經派出由香港總督麥理浩領銜的代表團前往中國,企圖打探中國對于香港回歸方面的态度。

中原標準時間1979年3月24日,麥理浩率領的英國代表團乘坐飛機抵達廣州,廣州省革委會代表中方為他們舉辦了歡迎晚會,這也是香港方面第一次由總督領銜的代表團,足以看到英國政府的重視。

在與廣州官方進行為期兩日的會談後,在兩天後的下午,代表團乘坐飛機前往北京。

中、英香港問題會談火藥味十足,鄧小平一句話,讓撒切爾臉色驟變辯論會決定香港命運百年興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時機到來,把握機會敲定細節,等待回歸香港回歸,一國兩制成功實作

在得到代表團出發的消息後,為了表示對此次會談的重視程度,中國方面由外貿部副部長賈石和外交部部長助理進行接待,在宴會上主客盡歡,并在第二天通知香港代表團,時任中國副總理的鄧小平,将在29日與他們就香港問題進行新一輪的會談。

29日,鄧小平在首都正式接待香港總督麥理浩,這一次會面是中英兩方第一次正式就香港問題展開談判,在談判之前,麥理浩對鄧小平早有耳聞,鄧小平副總理曾遇到多次磨難,但他在磨難中不僅沒有被磨滅意志,而是一次又一次的站起來,向世界證明他的能力與智慧。

上午10點,雙方在人民大會堂相見,看到面容和藹的鄧小平後,香港總督懸着的心慢慢放了下去,但鄧小平并沒有給香港總督緩沖的機會,而是直截了當的提出了,中方在香港問題上的看法,這打了麥理浩一個措手不及。

話語中提出,自古以來香港就是中國固有領土的一部分,中國對于香港方面的主權問題沒有一絲一毫退步的可能,現在新聞報道中有人蠱惑香港群衆對中方治理産生恐懼,在這裡我可以保證,我們的管理一定是在符合大衆利益下的最優選,現在的香港是貿易都市,我們不但不會改變這一點,還會讓香港的貿易更加繁榮。

現在到1997年還有18年,我們願意等英方一個緩沖的時間,也會在這個時間裡将治理香港的各項措施建構并實驗,在我們之後的談判裡,有一點是基礎也是根本,香港一定是中方領土的一部分,這是毋庸置疑的。

鄧小平的話語可謂是一針見血的指出了談判中最為關鍵的點與問題,但作為香港使團的領軍人物,麥理浩當然不是無名之輩,他從側面入手,向鄧小平提出問題,首先香港歸屬問題是由雙方政府所決定的,但是在英國治理過程中,将大量的香港領土租借給私人,那麼假如中國收回主權後,将如何處理這些人,這些人的權益又将如何保證,是以,他們希望歸屬權可以是中國,但治理權應該保留在英方手中,這樣可以給雙方同時帶來利益。

但這一手可謂毒辣,假如中方同意後,主權隻能是名存實亡。

中、英香港問題會談火藥味十足,鄧小平一句話,讓撒切爾臉色驟變辯論會決定香港命運百年興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時機到來,把握機會敲定細節,等待回歸香港回歸,一國兩制成功實作

在意識到這一點後,鄧小平副總理斬釘截鐵地說道:

在香港問題上,細節方面可以商議,但主權上不需要再提,英國治理隻能是空想,不可能成為現實,在中國沒有行使主權前,英國隻是代為管理,香港方面的一切重大決定,由且隻能由中國決定,英國與其在香港問題上不斷走歪心思,不如與中國攜手并進,中國十分願意與英方在對外貿易上展開深入合作,這樣才能讓雙方避免沖突的同時達到最大的利益化。

陷入沉思的麥理浩在整理思緒後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假如中方會在1997年接收香港,那麼英國方面會将之前售出的領地收回,收回就一定會讓投資者們産生疑慮,要想讓香港保持現在的高速發展,那麼取消收回期限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聽到這裡,鄧小平同樣提出了他的看法,首先,中國政府作為上司方不會阻止任何一位投資者的出現,在我們的戰略部署中,已經有了雙方的方針。

打個比方,現在大陸是在社會主義的帶領下前行,但這并不意味着中國政府不能接受其他主義的出現,社會主義是一個包容的主義,我們可以同意香港維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在這樣的前提下,投資者的利益其實并不會受到影響,對于這方面的想法可以暫時終止,而且在新中國成立後,大陸的經濟以一種騰飛的狀态在發展,香港的商人完全可以轉換方向,把視野投向中國大陸。

在得到鄧小平的答複後,麥理浩似乎對于香港的未來有了新的看法,他帶着全新的理論知識回到香港,這一次談判也讓中國政府正式将接引香港回國提上日程。

中、英香港問題會談火藥味十足,鄧小平一句話,讓撒切爾臉色驟變辯論會決定香港命運百年興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時機到來,把握機會敲定細節,等待回歸香港回歸,一國兩制成功實作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67">敲定細節,等待回歸</h1>

1982年9月24日,時任英國首相的撒切爾夫人來到中國,希望與中方就香港問題達成共識,作為香港問題的主要負責人,鄧小平接待并與其在中國人民大會堂展開談判,作為英國史上第一位女性首相的撒切爾夫人,一向以鐵血與淩厲著稱。

談判剛剛開始,她就直接提出了,假如中國1997年收回香港,一定會面臨着中國政府不能解決的問題,中國多年以來維持的經濟平穩發展一定會被打破,金融危機、國家主權等問題會接踵而至,英方站在中國的角度來考慮,中英雙方當初簽訂的三個不平等條約,英方可以解除,香港的主權也可以交由中方,但為了香港的未來,治理權必須留在英國手裡。

中、英香港問題會談火藥味十足,鄧小平一句話,讓撒切爾臉色驟變辯論會決定香港命運百年興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時機到來,把握機會敲定細節,等待回歸香港回歸,一國兩制成功實作

但撒切爾夫人不會沒有想到,中國人從來都不是被吓大的,她馬上就會聽到來自鄧小平更加犀利地回答。

中、英香港問題會談火藥味十足,鄧小平一句話,讓撒切爾臉色驟變辯論會決定香港命運百年興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時機到來,把握機會敲定細節,等待回歸香港回歸,一國兩制成功實作

鄧小平用雄渾的聲音說道:

“對于香港回歸問題,中國已經做好了一切準備,香港主權與治理權不容幹涉,假如出現各種問題,中國将一力承擔後果,英方假如談合作,中方一定以最熱切的态度商談,但假如英方有别的想法,中國政府對于收回的時間和手段将做出自己的選擇。”

在聽到鄧小平的話語後,撒切爾夫人的神色逐漸凝重,作為一國上司人,如何讓國民利益最大化是她必須考慮的問題。

果不其然,在之後的兩年裡,雙方對于香港問題雖然展開多次會話,但在主權方面英國政府沒有再次提及,時間來到1984年9月26日,中英雙方代表共同起草簽署簽了《中英聯合聲明》和三個附件,在聲明中明确指出,中國政府将在1997年7月1日正式收回香港主權。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78">香港回歸,一國兩制成功實作</h1>

1997年7月1日,零時零分零秒,香港正式回歸。

中、英香港問題會談火藥味十足,鄧小平一句話,讓撒切爾臉色驟變辯論會決定香港命運百年興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時機到來,把握機會敲定細節,等待回歸香港回歸,一國兩制成功實作

中共中央也完成了屬于自己的承諾,用實際行動告訴香港本土投資者,“一國兩制”從偉大構想成為生動現實,香港不僅得以維持之前的貿易市場,還能獲得更大的機會,在中共中央的支援下,香港的未來一定是光明的。

這也标志着我國距離完成偉大複興中國夢更近一步,中國人終于洗刷了百年的屈辱曆史,随着五星紅旗在香港上空升起,全國的百姓喜笑顔開、載歌載舞。

從今天的實際情況來看,“一國兩制”是對解決香港問題最好的答案,我們的祖國在近代備受欺淩,但無數仁人志士,在偉大的革命鬥争中取得了偉大的勝利,建立了獨立民主的新中國。

我們在這些回歸日的時候,一定不能忘記革命先烈所做出的貢獻。同時,香港、澳門等地的平穩發展也讓我們有理由相信,隻要所有的中國同胞同心協力,兩岸群衆能夠和平友善的交流與探索,那麼祖國的未來必将更加美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