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西遊記長大的讀者朋友們,還記得從國王到庶民都是女人,沒有男人的那個“女兒國”嗎?

現在要告訴你,未來,女兒國真的可能會存在。
越來越短的Y染色體和越來越少的精子
男性同胞們在經曆了秃頂、保溫杯泡枸杞等一系列研究的打擊後,這項研究又來紮心了:科學家發現雄性危機即将來臨,Y染色體正在消失,據推測,Y染色體會在500萬年後完全消失,未來男性将滅絕!
生物課老師教過,在人類漫長的曆史中,決定男女性别的主角就是染色體家族:X和Y染色體性染色體是在數百萬年前形成的,Y染色體對男同胞的生存十分關鍵,缺少這些基因或功能異常,将導緻疾病甚至無法生存。
澳洲國立大學著名基因學家珍妮弗·格雷夫警告說,男性基因正在退縮和慢慢消失,男人正處于滅絕的路上。
“300萬年之前,Y染色體大約有1400個基因,可如今隻剩下45個基因,這樣的話,Y染色體大約将在500萬年後失去全部的基因。”
Y染色體正在退化,問題是後果會是什麼?男性Y染色體有負責發育成睾丸的基因,而睾丸分泌雄性激素,這是呈現男子漢特征的重要成分。一旦Y染色體消失,男性可能會消失。
其實在過去50年間,有關男性生殖健康最大的争論就是男性精液品質在全球範圍的下降。
我國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科學技術研究所曾對1981年—1996年間公開發表的,來源于北京、上海、天津等39個市縣、256份文獻共11726人的精子分析資料進行研究後發現,我國男性的精液品質正以每年1%的速度下降,精子數量降幅達40%以上。而且,工業化程度越高的地區,精子品質下降速度越快。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計生研究所原所長熊承良在2018年的一次會議上指出,男性精液品質下滑的趨勢越來越嚴重,尤其是放開二胎後,30歲後的大齡男性的生育力堪憂。
據高齡男性精液參數的系統統計發現,高齡男性的精子參數逐年下降,包括精子濃度、精子品質、精子活力和正常形态精子數目,下降速度分别為0.3%、0.4%、0.6%和0.7%。
這組資料說明什麼問題?熊承良分析道,按照這個速度,終有一天中國男性甚至全世界男性或将全部患上無精子症。
而在世界的另一邊,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的一份調查報告,也證明了熊承良的猜想,男性的精子數量在過去的40年間足足減少了59.3%,精子濃度下降了52.4%。
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調查報告
按照國際衛生組織(WHO)的曆史資料:1940年,正常精子計數的較低參考值為113 x 106/mL,1990年,正常精子計數的較低參考值下滑為60×106/mL,而到了2010 年,世界衛生組織再次降低了精子濃度較低的參考值,從20 x 106/mL調降為15 x 106/mL。不斷下降的數值直接反應了男性生殖能力的普遍下降。
其實自1992年,首次有研究報告人類精子品質下降以來,醫學界就從未傳來什麼好消息,但質疑的聲音始終存在,比如樣本來自求醫問診的不育男性因而不具有說服力,或者不同的年齡及禁欲情況歪曲了資料等。
但不斷出來的研究資料再一次提醒人類,我們恐怕再也無法自欺欺人地忽視這個問題。
現在和未來的未來,人類如何繁衍?
男人「無精」未必不能生育
很久以後才出現的無精問題,對于現如今的很多男性來說,也早已過了生育年齡,但為了避免悲劇的出現,醫學界也正在絞盡腦汁尋找各種應對措施。
無精症病因繁多,概括起來分為梗阻性無精症和非梗阻性無精症,治療政策也有所不同,也不是百分百可以治療。
梗阻性無精症患者睾丸本身具備正常的造精功能,可以通過手術如複通術,打通阻塞的輸精管,進而達到正常的生育。
非梗阻性的無精症患者睾丸本身功能障礙,可以通過内分泌治療或手術,在精液或生殖器官内容搜尋到精子,然後利用輔助生殖技術達到生育目的。由于種種原因,找到精子的成功率也不同,總體在40%~65%之間。
但是采用輔助生殖技術,費用昂貴不說,風險也不小,男性的自我預防遠比依靠醫療手段來的更為安全、可靠。
Y染色體消失了怎麼辦?
對于哺乳動物來說,Y染色體消失,意味着雄性個體乃至于整個物種的滅絕。有沒有Y染色體消失,物種繼續存活的案例呢?
鼹形田鼠以及日本的兩種棘鼠就是典型的案例。棘鼠在進化過程中,Y染色體在不經意間丢失了,決定性别的基因也消失了,但這一物種其第二号染色體的基因CBX2發揮了決定雄性性别的作用。這個消息也許這會讓人類重獲信心。
但也有科學家認為,即便Y染色體消失了,人類另一條染色體将會承擔起失去的Y染色體的工作,這會導緻一個新人種誕生。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人類很可能還會繼續需要男性來進行正常的人類的後代繁衍。
兩個卵子也能繁殖後代?
早在2016年,上海生化與細胞研究所研究員李勁松在科學期刊Cell Rsearch上發表了研究成果:通過修改卵生胚胎幹細胞的基因,讓其具備精子功能,之後将這些細胞注入卵子,用一對卵子制造出了健康的幼鼠。
沒有“爸爸”的小雌鼠
剛開始時研究員隻是對卵子和精子生成的幹細胞的基因相似性感興趣。但是出于好奇,他們将一個卵生幹細胞注入一個成熟的卵子,居然産生了胚胎。研究員又采用同樣的方式用兩個父親的基因材料試驗卻無法奏效。
盡管這項研究是在單倍體細胞系研究領域的又一次突破,但是李勁松本人還是強烈反對利用這種技術來制造人類後代的,這條路還存在着許多倫理的問題。
長時間以來,在老百姓的觀念中,一旦懷不上孩子,往往是女方的責任,但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僅有一半不到的生育問題與女性相關,另一半多出在男性身上。
今天是世界男性健康日,在此提醒育齡男性,很多時候隻要稍微做出一點改變,如釋放壓力、多吃蔬果、少吃肉,戒煙戒酒,多多休息,也許就能解決上述的問題。
另外,男人要滅絕了這個結論雖然夠吓人,但是在接下來的500萬年裡,我們可能還是會面臨病毒侵襲、全球變暖、糧食危機等等更多更為緊迫的問題,也不必太過杞人憂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