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白發魔石:收藏者花光積蓄買回,竟受到驚吓,專家:它可能還活着

俗話說得好,酒越陳越香,其實古玩也是如此。對于那些熱愛奇珍異物的收藏家們而言,哪怕看似毫不起眼的石頭,經過歲月積澱後也可能大放異彩,成為價值連城的寶物。今天我們要介紹的便是這樣一塊奇特的"白發魔石"。顧名思義,石頭的表面長滿一縷縷罕見的白發,收藏家為驗明它的正身可謂是操碎了心。

白發魔石:收藏者花光積蓄買回,竟受到驚吓,專家:它可能還活着

1987年,來自遼甯本溪的民間收藏家田恩宏前往青島出差,途中偶然發現海邊有位老漢正支起攤子售賣奇石,一向喜歡收集石頭的他忍不住湊上前一探究竟。田恩宏來到攤前,一塊長滿"白發"的石頭在各式各樣的同類中顯得尤為紮眼,使他忍不住仔細端詳起來。這塊石頭高約20厘米,直徑約15厘米,質地摸上去與尋常的石頭并無二緻,然而奇就奇在它的表面竟然密密麻麻布滿"白發",這些"白發"根根分明,看上去像個耋耄老人。怎麼說自己也玩了大半輩子石頭,什麼隕石、肉石等奇形怪狀的石頭早就見怪不怪了,生長出如此飄逸"白發"的奇石還是頭一回遇到。田恩宏意識到這是個絕無僅有的好機會,過了這村或許就沒這店了,是以他十分迫切地希望自己能夠得到這塊石頭。

白發魔石:收藏者花光積蓄買回,竟受到驚吓,專家:它可能還活着

田恩宏一邊對這塊奇石愛不釋手,一邊激動地與擺攤的老漢交涉,想要趕緊達成這筆交易,将奇石速速收入囊中。怎奈老漢也是慧眼識珠之人,張口便要價4萬元,這令田恩宏很是為難。在經濟并不發達的二十世紀八十年代,4萬元對于許多平民百姓來說稱得上是個天文數字了,田恩宏和妻子一個月的工資加起來也隻有70來塊。眼前的奇石是如此誘人,可它偏偏昂貴不已,想要擁有它就必須舍棄大半輩子打拼下來的積蓄,這讓田恩宏難以抉擇,急得抓耳撓腮。田恩宏不忍斥巨資購入奇石,但又實在無法狠下心扭頭離開,是以他隻好默默地守在攤前研究,直到日落時分才依依不舍地離去。

白發魔石:收藏者花光積蓄買回,竟受到驚吓,專家:它可能還活着

這一夜,田恩宏輾轉難眠,白發叢生的奇石成為他腦海裡揮之不去的夢。接下來的幾天,田恩宏每天都會抽空來到海邊拜訪老漢的攤子,希望能多看幾眼這塊奇特的石頭。頻繁的到訪使田恩宏與老漢漸漸熟識起來,二人交談十分投機,他還從老漢的口中問出了石頭的來曆。據老漢回憶,這塊石頭是他在海邊散步時偶然發現的,并且一開始就長滿了花白的頭發。也許是被久久駐足的田恩宏所打動,老漢最終松口将石頭的價錢降至1.8萬。雖然價錢降了大半,但田恩宏還是有些下不了手,再怎麼說也是自己辛辛苦苦賺來的血汗錢呀,為了一塊石頭,多少有些不值得。經過一番思想鬥争,他還是決定咬牙買下這塊無比心儀的石頭。

白發魔石:收藏者花光積蓄買回,竟受到驚吓,專家:它可能還活着

交易達成後,田恩宏喜出望外地将憧憬已久的石頭提回家中。不出所料,妻子絲毫無法了解這塊石頭的價值,她痛心疾首地清點着家中所剩無幾的積蓄,氣得當場翻臉。夫婦倆大吵一架,但田恩宏的喜悅并沒有是以散去,他為石頭精心配制了一個木盒,每天都此樂不疲地研究它,還拿起尺子精心測量。令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半年後的某一天,一聲驚呼從田恩宏屋裡傳來。原來,老田隔三差五便會給石頭上的白發量長度,一開始隻有四五厘米,半年後竟長到了六厘米多,可把老田吓得渾身哆嗦。原本備受寵愛的石頭一下子成為全家人心頭的疙瘩,老田倍感糾結,不知道該如何處置。若是扔掉吧,心裡又覺得可惜,畢竟花了重金買下,但如果一直留在家裡隻會加深恐懼。

白發魔石:收藏者花光積蓄買回,竟受到驚吓,專家:它可能還活着

老田四處走訪,邀請許多收藏界的好友一同研究,希望驗明石頭的真實身份。面對這一縷又一縷的白發,有的人認為這隻是普通的鐘乳石,也有的人猜測它可能是某種不為人知的外星生物。衆人越說越玄乎,還将石頭命名為"白發魔石"。此時這塊來曆不明的石頭已經在當地傳開了,老田想轉手都沒人敢收購,隻得叫苦連連。在這十幾年間,他咨詢了無數石頭愛好者和科研專家,然而卻始終無果。直到2004年,老田抱着試一試的心态将"白發魔石"送往北京大學地質系,希望那裡的專家能夠給出正确的答案。專家取樣研究了許久,在石頭與毛發之間發現了一層薄薄的物質,經試驗後證明那是碳酸鹽,認為其符合動植物的特性。不過,這麼多年來學術界暫時還沒發現天然礦物上生長毛發的案例,是以還需進一步調查研究。後來,專家們又将注意力集中在石頭本身,發現它的成分近似海洋中的白珊瑚,是以推斷"白發魔石"很可能來自深海。

白發魔石:收藏者花光積蓄買回,竟受到驚吓,專家:它可能還活着

得知自己收藏已久的奇石竟然是活物,田恩宏在震驚之餘,又将"白發魔石"帶到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打算作進一步調查。經過将近一年的研究,科學家們終于徹底揭開了石頭的身世之謎。原來石頭表面生長的白發是一種高等無脊椎動物,這是一種此前未曾發現的新物種,科學家們将其命名為"多闆直管頭盤蟲",并将神奇的"生發石"稱為"大傘藻"。據調查,大傘藻在日本、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等熱帶性海域中均有分布,不過數量極為稀少。如今,科學家們還找到了更多的"生發石",這塊奇特的"白發魔石"也被陳列在中科院的标本館中供人們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