鋸鳐,分布于世界熱帶及亞熱帶淺水區,底栖,常出入于港灣、河口,有時可上溯江河相當遠的距離頭、體長而平扁,吻延長,很像鋸鲨那樣呈劍形,兩側緣具強齒。

最大的體長可達7公尺,但占體全長1/3的吻鋸卻也令人生。
吻鋸用于攝食活動,或用之發掘底層生物,或用以在魚群中揮舞,殘殺或擊傷群魚。
鋸鳐使用巨大的“鋸”像耙子一樣篩濾水底沙子尋找食物。
它們是殘忍的獵食者,能夠在水中将獵物身體切成兩半,就像人類劍士一樣。
一把用鋸鳐的嘴做成的神器。
目前野生鋸鳐的數量下降與它們的“大鋸”存在一定的關系,因為當漁民捕食時很容易将漁網纏結在大鋸上,使它們難以逃離。
鋸鳐最長可達7米左右。由于人們的過度捕撈和狩獵行為,美國政府早于2003年就已将鋸鳐列為瀕危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