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手把手教我做家常菜,食材簡單有營養,味美鮮香吃不膩!
小的時候去同學家玩,看着同學吃着媽媽親手做的飯,總是羨慕不已。因為那時候我的父母常常不在身邊,為了養活一家人,他們不得不選擇離家出門去外地奔波,一直到過年的時候,才會回家看看我們。每次他們回家之前,爺爺總會拿出之前窖在地窖裡的瓜果蔬菜和豬肉,等媽媽回家後做給我們吃。

後來,我離家上大學後,吃着學校食堂裡的飯,更加地想念媽媽的手藝。以前是我盼着媽媽回家給我做飯吃,自從上大學後就反過來了,每天都數着日子盼望着我回家做飯給我吃。媽媽的手藝雖比不上飯店大廚精緻,但是媽媽做的飯裡帶着濃濃的愛意,那是别人永遠也比不了的。
今年過年回家的時候,正好向媽媽讨教了兩招,自己也試着在家做了做,味道雖然比不上媽媽做的,但是吃的時候總是會覺得心情舒暢。
韭黃炒雞柳
【材料】韭黃250克、雞胸肉150克、紅辣椒1隻
【調料】油、蚝油、醬油、鹽、米酒、白糖、胡椒粉、雞蛋清、水澱粉、香油、小蔥段、姜片、蒜片各适量
【做法】
雞胸肉切小條;韭黃切小段;紅椒去籽,切成小條。将雞胸條放入碗中,加入蛋清、水澱粉、鹽腌漬片刻。鍋放油,燒熱,放入雞肉條滑油,待熟後撈出。
鍋内留少許餘油,将蔥段、姜片、蒜片放入爆香,加入米酒、蚝油、醬油、白糖、胡椒粉和少許水翻炒一下,放入雞肉條、韭黃段、紅辣椒條炒勻,用少許水澱粉勾薄芡,淋上少許香油即可。
香椿烘蛋
【材料】雞蛋6個、香椿50克
【調料】鹽、味精、豬油、水澱粉各适量
将雞蛋均磕在大碗裡;香椿洗淨切成碎末備用。
雞蛋碗中放入鹽、味精、香椿末、水澱粉攪勻。
鍋内倒适量水用大火燒開,改用小火,倒入攪勻的雞蛋液,蓋上鍋蓋。
将豬油從蓋周邊淋入,烘約10分鐘,掀開蓋控去油,翻扣在盤中即可。
幹煸豆角
【材料】豆角250克
【調料】植物油、蔥末、料酒、醬油、香油、白糖、鹽、味精各适量
将豆角擇去邊筋,洗淨,備用。
鍋置火上,放油燒熱,放入豆角浸炸,待豆角表面變黃白時,盛出瀝油。
原鍋中底油燒熱,放入豆角、料酒、醬油、白糖、鹽、味精煸炒,待湯汁收幹,放入蔥末翻炒均勻,淋上香油即可。
清蒸蘿蔔
【材料】白蘿蔔1根、香菜少許
【調料】鹽、淡色醬油、高湯各适量
将蘿蔔洗淨,切成約1厘米厚的圓片;香菜擇洗幹淨,切成小段。
将蘿蔔盛入盤内,上鍋蒸15分鐘左右,取出,加入所用調料,再放入蒸鍋中蒸15分鐘至蘿蔔呈透明狀。
取出盛蘿蔔的盤子,再撒上香菜點綴即可。
雙耳炒黃瓜
【材料】銀耳、黑木耳各15克,黃瓜100克
【調料】植物油、蔥絲、姜絲、香油、鹽、味精各适量
銀耳、黑木耳分别泡發,焯水後,切成小片,瀝幹;黃瓜洗淨,切片。
鍋置火上,倒油燒熱,炒香姜絲、蔥絲,放入銀耳、黑木耳翻炒至熟,放入黃瓜片,加鹽炒熟,淋入香油,撒味精調味即可。
炝炒卷心菜
【材料】卷心菜350克
【調料】油、幹辣椒、花椒、鹽、味精、白糖、白醋、植物油各适量
卷心菜洗淨後切絲備用;幹辣椒切絲備用。
鍋内放油燒熱,放入花椒、幹辣椒絲爆香,放入卷心菜快炒。
卷心菜一變色,立即放入鹽、味精、白糖、白醋,炒勻即可。
炒黃豆芽
【材料】黃豆芽250克、紅椒少許
【調料】植物油、蔥絲、姜絲、鹽、白糖、味精各适量
黃豆芽去掉豆瓣,擇洗幹淨;紅辣椒洗淨,去蒂及籽,切絲。
鍋置火上,倒油燒熱,炒香蔥絲、姜絲,放入黃豆芽煸炒至半熟,加入鹽、白糖、紅辣椒絲炒熟,加味精調味即可。
媽媽的愛是世上最偉大無私的,是獨一無二的,媽媽做的飯同樣如此。其實仔細想想,我們陪在父母身邊的時間真的是少之又少。小時候,是父母為了生活到處奔波,長大後就換成了我們到處奔波,陪伴父母的時間屈指可數。等我們真正反應過來,想去陪着他們的時候,才發現不知何時開始,父母已經在時間的銀河中白了頭,臉上漸漸長滿了皺紋。生活雖繁忙,但總是要擠一點時間去陪陪父母才好,和他們聊聊天、談談心,等到以後想起來,或者給孩子講起與父母之間的事,總是會覺得很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