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是新植油茶撫育的關鍵時期,廣南縣派出技術員到一線,運用科技力量加快油茶撫育,讓油茶樹結出“緻富果”、荒山變青山,既增加了農民的收入,又保護生态環境。

在廣南縣蓮城鎮老龍油茶基地,隻見綿綿起伏的山腰上,油茶林郁郁蔥蔥,勞工們一個個揮舞着鋤頭,在雲南省林業和草原科學院油茶研究所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分散在各個角落給油茶樹除草、追肥。他們不僅學到了油茶管理技術,還在基地務工增加收入。老龍村村民 劉文蘭告訴記者,來油茶基地做工一天100塊錢,一個月有3000塊。
蓮城鎮老龍基地是雲南東昌農林産品開發有限公司以租賃經營模式建設的基地,面積2464畝,涉及農戶213戶,租賃期限50年。林權屬于2012年蓮城鎮老龍村小組的新造幼林地,2019年安排财政涉農資金800元/畝,2020年安排600元/畝實施老龍基地油茶提質增效2190畝。
雲南東昌農林産品開發有限公司基地原料科科長陳廷良介紹,流轉的費用每五年付一次款,第一次每畝五塊,第二次是八塊五,以此類推到最後是36塊八,常年的務工是6000人,帶動檔卡戶44戶。
雲南東昌農林産品開發有限公司是廣南縣的龍頭企業,在發展中采取“公司+科技+合作社+農戶+建檔立卡戶”的經營合作模式,因地制宜拓展油茶基地建設,引領廣大山區林農及建檔立卡戶把宜林荒山、低産油茶林加入企業進行全面合作。
“我們全縣現有油茶基地13960畝,其中提質增效4961畝,有8000畝是新植的,有2500的低産林改造,還有我們在落實土地上還新增1562畝,林業扶持就是萬畝油茶總的是2580萬元,分五年實施,按規範化的台地,五年的就是600元每畝,還有提質增效是2000元每畝,實施3年,每年撫育兩次,所有周邊的群衆就來這裡務工,帶動務勞工員6000人次以上,檔卡戶257戶”。陳廷良說。
廣南縣是國家級油茶重點縣、全國木本油料特色區域示範縣和雲南省十個油茶重點縣之一。近來年,加大對新植、提質增效、低産林改造給予政策扶持。結合扶貧攻堅和新一輪退耕還林,對油茶新植補助3000元/畝、油低效林改造1500元/畝、提質增效2000元/畝。同時,依托雲南省林業和草原科學院油茶研究所為廣南縣油茶産業科技發展承擔了油茶良種選育、種苗繁育、高效栽培等技術工作。目前,全縣已完成油茶種植面積67.63萬畝,其中:新植油茶面積47.63萬畝,老油茶林面積20萬畝,帶動群衆10701戶5萬多人。
廣南縣林業和草原局局長王海祥介紹,下一步将把技術、退耕還林涉農資金及陡坡地治理項目整合起來,用來發展油茶産業。2020年度實施退耕還林還草19.25萬畝,年度計劃可以完成新植油茶10萬畝左右。
來源:廣南新聞網
原标題:廣南縣完成油茶種植67萬餘畝,油茶樹結出“緻富果”
編輯:都市時報一點關注 湯維
稽核:字丹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