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初春,毛澤東、朱德等中央上司人擡着一口棺材往延安桃花山走,這位讓毛主席親自擡棺材的人就是林育英,化名“張浩”,毛主席為他親自寫了“張浩同志之墓”。
林育英生于清光緒23年(1897年),他還有兩位堂弟,一位是林育南,共産黨早期成員,在上海被捕遇害;另一位就是後來的開國元帥,林彪(原名林育容)。

林氏家族
1922年,林育英加入了中國共産黨,之後一直活躍在上司勞工運動的前線。而他第一次面臨生死考驗是在1930年,當時黨中央想在東北發展組織工作,于是派林育英去滿洲組建省委。在東北他被叛徒告發,落入了日軍的手中,被關押兩年之後才被黨内的同志營救出來。
當時的延安
1933年,林育英重返延安,這次他是作為共産國際的代表回來的,首要解決的事就是張國焘另立中央。張國焘率領紅四方面軍在四川,重新成了一個“中央”,但是他的這個 “中央”無論是國内還是共産國際都沒有人承認。
林育英作為共産國際代表是說服張國焘的最佳人選,抵達四川之後,林育英從國内局勢、共産國際的期許上出發,成功說服張國焘北返延安,為保全紅軍力量做出了很大貢獻。
張浩故居
1937年之後,國共第二次合作,紅軍改編為八路軍,林育英擔任129師的師政委,劉伯承任師長,副師長是徐向前,以當時的資曆來看,如果不是林育英英年早逝,最後在授銜儀式他很有可能獲得元帥的軍銜。
到了1940年,林育英的病情越來越重,因為在東北遭到囚禁的兩年裡,林育英身心遭到了很重的迫害,留下了很多後遺症。當時黨中央為了挽救他的生命,安排了最好的中央醫院大夫,可惜還是沒有讓病情好轉。
八路軍戰士
1942年3月5日,林育英在延安病逝,閉眼之前他隻提了一個要求,希望能将他埋葬在延安附近的桃花山,這樣他就能天天看見黨中央、毛主席,一直到革命取得勝利。
3月6日,黨中央組織了林育英同志治喪委員會,對外宣布“中共中央委員張浩同志積勞成疾病逝”的消息,毛澤東、朱德、任弼時、楊尚昆等人徹夜為林育英守靈,三天之後有上萬人參加了他的出殡儀式。
毛主席在延安
毛澤東、朱德親自為他擡棺,從延安一直擡到桃花山,這也是毛主席這輩子唯一一次為别人擡棺下葬,親自為他寫下了挽聯:忠心為國,雖死猶榮。
我是小聰,感謝您的閱讀,希望多多關注我,咱們一起了解更多的有趣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