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黨史上有一對著名的搭檔——劉伯承與鄧小平,他們從抗日戰争八路軍129師開始建立起軍政合作關系,一直到解放戰争結束都配合的親密無間,也是軍中的一段佳話。不過其實129師首任政委并非鄧小平,而是張浩。
張浩是林彪的堂兄,對革命也有巨大的功勞,在他去世後還獲得了一項殊榮:毛主席唯一一次為人擡棺。
如果他不是那麼早病逝,很有可能在1955年時也被授予元帥軍銜,屆時林家兩兄弟都是開國元帥,那是何等的顯赫!

圖:左起林彪、張浩、林育南
看到前面的名字是不是有些奇怪,姓張的怎麼會是姓林的堂兄?其實張浩原名林育英,林彪也叫過林育容,兩人是同一個曾祖父。他們還有一位堂兄弟叫林育南,也是黨的早期上司人。
三兄弟中林育南走上革命道路的時間最早,是林育南影響了林育英,然後這兩兄弟又影響了林彪。(本文為避免大家混淆,統一使用官方對他們的稱呼,後文的張浩即林育英,林彪即林育容)
張浩1897出生,1922年入黨。當時中共的精力主要用于發動勞工運動,張浩也是工運的骨幹,在上海、長沙都參與組織了大罷工,為廣大勞工争取到了權益。
1924年5月他前往莫斯科留學,次年7月回國便參與上司了上海的勞工運動,不過在一次萬人集會中,他的頭部被軍警刺刀戳中又被槍托砸到,留下了很嚴重的後遺症。
大革命失敗後,上海籠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中,張浩受中央委派到東北組建滿州省委,可惜臨時省委成立不久就遭到了叛徒的出賣,張浩被關進日本人的監獄半年,身體受到了嚴重創傷。
1933年1月,林育英受組織派遣遠赴莫斯科擔任中共中央駐共産國際代表。1935年7月25日,林育英出席了共産國際第七次代表大會。
會議上要求張浩回國傳達共産國際七大會議精神,然而當時的紅軍正在進行艱難的長征,電台在路途中或損壞或遭到遺棄,紅軍與蘇聯已經斷了聯系,是以張浩必須把電台和密碼送回國。
他接到任務後考慮到自己之前的名字都比較顯眼,是以才改名為“張浩”,他将密碼記在了腦中,化裝成商人,穿過了沙漠戈壁,從外蒙入境曆經艱險。到了國内還被國民黨短暫關押過,隻是因為沒有證據最後還是放了他。
最終張浩抵達了中共中央的所在地陝北瓦窯堡,恢複了紅軍和蘇聯的聯系。在傳達完共産國際的指令後,張浩又為紅軍解決了一個大麻煩。
當時張國焘仗着兵強馬壯,在四川理番縣卓木碉做了一件極其錯誤的事情,黨内一度面臨着分裂的危險,不過張國焘這人很聽共産國際的話,是以剛從蘇聯回來的張浩最适合以共産國際代表的身份去交流。
張浩很快緻電張國焘,表示自己是共産國際派回來解決紅一、四方面軍問題的,現在已經與共産國際重新取得聯系了,共産國際贊同紅一方面軍的決定。
張國焘在得知共産國際不支援自己後如遭雷擊,加上部隊在四川受挫,他隻能率部北上,最終紅一、紅二、紅四三大主力成功會師,有這個結果,張浩居功至偉!
後來的張浩也一直在軍隊中擔任要職,1937年2月,悲壯的西路軍損失慘重,中央軍委便抽調了紅4軍、紅28軍、紅31軍、紅32軍和一個騎兵團組成援西軍,劉伯承任司令員,張浩任政委。
從這時開始張浩就與劉伯承搭檔了,隻是在1938年春他因病調回了長安,129師政委這才由鄧小平接任。
如果隻是129師政委一職,倒不能說張浩很有可能會成為元帥,另外一個身份更有說服力一點。
1937年8月洛川會議召開,确定了我黨在抗戰時期的任務及各項政策,還選出了11名軍委委員,他們分别是:毛澤東、朱德、周恩來、任弼時、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葉劍英、張浩、賀龍、徐向前。
大家可以想想這份名單是什麼分量,凡是參與授銜的都是元帥,當然,這裡并不是說他成了元帥,現有的十大中就要被剔除哪個。最初的元帥名單并沒有确定人數,如果張浩活着,可能會是十一大元帥也說不定。
可惜因為身體原因,張浩後來沒怎麼參與工作,但即便如此在六屆六中全會上他依然當選了中央委員。
1940年4月30日,張浩與毛主席、朱德等上司人前往延安青年文化溝出席慶祝五一勞動節大會。
會議開始後,張浩還上台發表了慶祝演說。然而講了不到10分鐘他突發腦溢血,經過搶救張浩雖然脫離了生命危險,卻再也沒法站起來了。
往後張浩的身體越來越差,最終于1942年3月6日病逝,年僅45歲。死前他說的最後一段話是:
革命20年如一日,未能看到革命勝利,深以為憾。我死後,懇請組織将我葬在楊家嶺對面的桃花嶺上,使我能天天望着黨中央、毛主席!
他去世後,毛主席、朱德、任弼時、葉劍英等上司人輪流為他守靈,他出殡時,延安有上萬人送行,毛澤東、朱德、任弼時、楊尚昆等上司人為他擡棺。
這是毛主席唯一一次為人執绋擡棺,而且張浩的挽聯也是毛主席寫的,上書“忠心為國,雖死猶榮”。
能得毛主席如此看重、能得中央這麼多上司如此對待,可見張浩對革命的貢獻有多大!是以他真的不死很可能是元帥。
林家三兄弟對革命的貢獻都很大,隻是可惜林育南、張浩去世得太早,否則後面或許能阻止弟弟犯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