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作鵬回憶:我軍主動退出四平

開國中将、原東北民主聯軍參謀處長李作鵬回憶,我在東北的戰鬥歲月。

李作鵬回憶:我軍主動退出四平
李作鵬回憶:我軍主動退出四平

四平之戰異常激烈,敵人繼續全線進攻,重點在四平以東地區。

敵人新1軍、新6軍兩個軍并肩向我沖擊,不少陣地敵我都進行了反複争奪,敵人用彈雨和人海戰術,潮水般湧上我們陣地。

我們戰士則以一排排手榴彈反擊和白刃格鬥,把敵人從陣地上趕下去。

敵人使用坦克進行沖擊,當時我們沒有像樣的反坦克武器,隻有少量地雷和一些小包炸藥及爆破筒,戰士們就用這樣簡單的武器和那些龐然鋼鐵大物進行搏鬥。

一個倒下,另一個又沖上去,直到把敵人坦克炸壞或者趕跑為止,然而就是那樣簡單的武器也不是充足的,有時候使用光了。

戰士就用集束手榴彈同敵坦克拼搏,或點燃倒上汽油、煤油的棉被、草席,由戰士抱着沖向敵坦克,進行火攻,結果有的坦克被嚇跑了。

激烈的陣地争奪戰在全線展開着,四平以東敵人17日已占領了我軍的331.5高地及哈福屯等陣地。

敵人在大量飛機、大炮和坦克支援下,付出了重大傷亡之後,18日又占領了我之塔子山陣地。

塔子山是我左翼防線的重點,距四平二十餘裡,山頂方圓不大,但居高臨下,俯瞰我四平東北一帶全部陣地。

敵人占領塔子山以後,對我十分不利,東線戰況告急,局勢極為嚴重。

林彪當即決定使用總預備隊359旅向哈福屯、火石嶺之線敵人進行反擊,但結果不理想,沒有把敵人打下去。

四平正面和二道林子有的陣地也被敵人突破。

18日晨,林彪經過深思之後,令我帶一部電台和幾名參謀,立即乘汽車趕到東線去。

臨行前,林彪告訴我:“要冷靜地觀察和判斷東線戰場形勢,要考慮繼續堅守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如果繼續堅守确有困難,立即給我發個電報。

李作鵬回憶:我軍主動退出四平

上午,我趕到東線,在實地考察敵我态勢之後,向林彪發了電報,大意為:

“目前我軍丢失的陣地,皆為重要陣地,雖經我部隊多次頑強反擊,均收效甚微,而部隊傷亡、消耗皆大,現有陣地已無險可守,既無工事,也無彈藥,部隊傷亡很大,是以繼續堅守非常困難”。

林彪5月18日,緻電中央和東北局:“四平以東陣地失守數處,此刻敵攻正猛,情況危急。”

下午随着塔子山失守,林彪不等中央回複,即刻決定撤出戰鬥,當晚,部隊就主動退出四平城。

安排部隊轉移的同時,林彪緻電中央和東北局:“敵本日以飛機、大炮、坦克掩護步兵猛攻。城東北主要陣地失守,無法奪回,守城部隊處于被敵人切斷的威脅下,現正在準備退出戰鬥。”

5月19日收到中央電示:“四平我軍堅守一個月,抗擊敵人十個師,表現了人民軍隊高度頑強的英勇精神,這一鬥争是有曆史意義的。”

“如果你覺得繼續死守四平已不可能時,便應主動放棄四平,以一部在正面遲滞敵人,主力撤至兩翼休整,準備由陣地戰轉變為運動戰。”

據鄭洞國回憶說,5月14日開始對四平街以包圍之勢全面進攻。

杜聿明說,在向四平街發動全面進攻時,蔣介石擔心這一戰役的成敗,5月17日,派副參謀長白崇禧到沈陽視察,白當晚同杜聿明詳細研究敵我情況。

5月18日,白和杜到開原視察時,知道右翼兵團已迂回到火石嶺以東,繼續向公主嶺攻擊前進。

這時白、杜兩人當時都認為攻下四平街沒有什麼問題,但白崇禧對能否進占長春,尚有懷疑,并說,南京和共産黨協定,國軍不進入長春,如果沒有十分把握的話,即到公主嶺為止,不必繼續向長春前進。

杜說,攻擊四平街的目的,就是為了一舉收複長春、吉林,否則前功盡棄,指令已下,中途變更部署,是很困難的,反而易使部隊混亂,有為敵人乘機反攻,各個擊破的危機。

而且打到吉林以後,可以隔松花江與共軍對峙,形勢較為有利。并且可以接收小豐滿水電站,供給長春、吉林用電,否則東北用電都成問題。

白一再問杜有無把握,杜說:“絕對有把握。”

最後白說:“如果有把握的話,我也同意。我馬上回南京,報告委員長。”

李作鵬回憶:我軍主動退出四平

鄭洞國又回憶說,5月17日和18日在飛機、坦克的配合下,對民主聯軍扼守的鴉湖泡、泊羅林子、三道林等四平外圍陣地進攻,與民主聯軍保1旅、第7縱隊第7師、第3師7旅各一部展開激烈争奪。

5月15日,杜聿明調集十個師的兵力,編成三個兵團,重新發起進攻。

孫立人為中路兵團,于18日在新6軍支援下,占領四平街東南之重要陣地—塔山子,19日進入四平。

由此,敵我雙方争奪個月左右的四平攻堅戰,由于我軍的戰略撤退,四平之戰至此結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