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初春,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人抬着一口棺材往延安桃花山走,这位让毛主席亲自抬棺材的人就是林育英,化名“张浩”,毛主席为他亲自写了“张浩同志之墓”。
林育英生于清光绪23年(1897年),他还有两位堂弟,一位是林育南,共产党早期成员,在上海被捕遇害;另一位就是后来的开国元帅,林彪(原名林育容)。

林氏家族
1922年,林育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之后一直活跃在领导工人运动的前线。而他第一次面临生死考验是在1930年,当时党中央想在东北发展组织工作,于是派林育英去满洲组建省委。在东北他被叛徒告发,落入了日军的手中,被关押两年之后才被党内的同志营救出来。
当时的延安
1933年,林育英重返延安,这次他是作为共产国际的代表回来的,首要解决的事就是张国焘另立中央。张国焘率领红四方面军在四川,重新成了一个“中央”,但是他的这个 “中央”无论是国内还是共产国际都没有人承认。
林育英作为共产国际代表是说服张国焘的最佳人选,抵达四川之后,林育英从国内局势、共产国际的期许上出发,成功说服张国焘北返延安,为保全红军力量做出了很大贡献。
张浩故居
1937年之后,国共第二次合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林育英担任129师的师政委,刘伯承任师长,副师长是徐向前,以当时的资历来看,如果不是林育英英年早逝,最后在授衔仪式他很有可能获得元帅的军衔。
到了1940年,林育英的病情越来越重,因为在东北遭到囚禁的两年里,林育英身心遭到了很重的迫害,留下了很多后遗症。当时党中央为了挽救他的生命,安排了最好的中央医院大夫,可惜还是没有让病情好转。
八路军战士
1942年3月5日,林育英在延安病逝,闭眼之前他只提了一个要求,希望能将他埋葬在延安附近的桃花山,这样他就能天天看见党中央、毛主席,一直到革命取得胜利。
3月6日,党中央组织了林育英同志治丧委员会,对外宣布“中共中央委员张浩同志积劳成疾病逝”的消息,毛泽东、朱德、任弼时、杨尚昆等人彻夜为林育英守灵,三天之后有上万人参加了他的出殡仪式。
毛主席在延安
毛泽东、朱德亲自为他抬棺,从延安一直抬到桃花山,这也是毛主席这辈子唯一一次为别人抬棺下葬,亲自为他写下了挽联:忠心为国,虽死犹荣。
我是小聪,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多多关注我,咱们一起了解更多的有趣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