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法治日報
文具盲盒是一個驚喜或陷阱
記者調查文具盲盒營銷方式
目前,許多商場和中國小門文具店都有各種文具盲盒出售,價格通常從幾元到幾十元不等。其中,部分文具盲箱有商家涉嫌虛假宣傳、手提商品與宣傳不比對、消費糾紛難以解決等問題
盲盒的中獎率或其他對購買有重大影響的資訊,應在盲盒的介紹和宣傳中表達出來。市場監管部門要進一步規範盲箱市場操作秩序,打擊文具盲箱違法經營行為。對于盲箱渾水魚帶來的售後問題,相關部門、反保護維權組織應主動介入,發揮積極作用
家長在為孩子選擇文具盲盒時要小心謹慎,檢查産品是否标有産地、成分、生産日期、保存期限等關鍵資訊,并妥善保管消費券,以便對後續品質問題負責。對于學生來說,應該清楚文具不是玩具,文具的購買應該是滿足實際學習的導向,而不是與同學比較
□ 張守坤,本報見習記者
□ 陳磊,本報記者
上學一個月後,北京海澱區的家長張璀發現,二年級的孩子越來越"愛學習"——多次要求家長用零花錢買文具。張後來才知道,孩子正在買現在流行的文具盲盒,周圍很多學生都在買和收藏。
《法治日報》記者近日走訪調查發現,不少商場和中國小門口文具店都有各種文具盲盒出售,其中有的印有各種圖案的盲盒筆物品,有的就是基于此,尺子、筆袋等文具組合而成的文具盲盒袋, 價格一般幾元到幾十元。
在采訪過程中,不少店主告訴記者,盲袋裡一件單件商品的價格加起來比一件買一件便宜得多。但有家長反映,内容物不值賣價,有的是"三不"産品品質很差,而且重複率高,買完全是浪費錢。社會上對文具盲盒的态度也褒貶不一。
文具盲盒是驚喜還是陷阱?
重複購買隐藏資金
價格不一定物有所值
"我買了很多次,這個系列還沒收起來","老闆,我要最後一支筆的第五行,這次肯定會抽到藏錢""我也要那一個右下角,買前已經抽了兩次藏錢"......9月,幾名新生在天津市河西區越秀路的一家文具店裡讨論。
記者發現,文具店門前位置顯眼的全系列文具盲箱、著名名偵探柯南、航海之王、奧特曼等人氣兒童動畫人物,被印在文具盲盒的包裝上。此外,還印有大大小小的問号和"驚喜開門"等字樣。盲盒筆的價格是5元到10元,文具盲袋的價格是10元到35元。
"當然,它賣得很好,賣得不好,誰會得到那麼多。當被問及文具盲盒的銷售情況時,一位文具店老闆王女士告訴記者,"每天給店員們沒完沒了,一盒36個盲文盒的筆立即售罄。30元盲袋剩1個,要我賣給你25元。"
除了校門,大大小小的商店和網上商店都不缺文具盲盒的身影。記者在一個購物平台上以"文具盲盒"為關鍵詞搜尋,該平台顯示,多家門店月銷售額已超過一千家。社交平台上也有許多部落客的信紙盲盒開箱視訊。盲盒的價格因地而異,也有幾十元到100多元的"高價"文具盲袋。
文具盲盒以低廉的價格、流行的IP模式,成為今年學季的新寵。這些盲盒真的像許多店主宣傳的那樣"物有所值"嗎?記者買了一個30元的盲袋,裡面打開有一個筆袋、一個筆記本、一套尺子、2個便利貼紙和小玩具,而這些産品在店裡以非盲盒的形式購買,其實隻要20元左右。
安徽省濟州市一年級學生的家長王女士向記者抱怨說,她的孩子們知道,買一整箱的盲箱筆就能合齊一套,開學後不到一個月就買了兩整箱一共50支筆, 隻是沒用完,并說商家出來後就新款買。王女士不得不嚴格控制孩子的零花錢。
據江蘇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杜樂琪介紹,文具百葉窗吸引孩子不是因為便宜,更不是因為往往便宜。孩子們購買盲盒筆不僅僅是為了使用,而是為了滿足他們的好奇心。為了拼湊一套,很多孩子往往會反複購買同一個文具盲盒,導緻不理性消費。
采取盲盒營銷的形式
三無文具不分青紅皂白收費
當我提取隐藏的錢時,我需要購買多少個盲盒?對于這個問題,不僅經常買盲盒的人說不出來,連賣家自己也不清楚。
記者在網上咨詢了一位品牌文具盲盒客服了解到,一般來說,如果買一整盒,一定能收一套,但是沒有藏錢靠運氣,有的顧客買了幾個就抽出藏錢,有的顧客買3盒不一定抽。而記者咨詢了這支盲盒筆,網上折扣價為24150元。
那麼,文具盲盒應該公布聚在一起還是掏出藏錢的機率呢?
杜樂琪認為,目前商家采取盲盒營銷的形式,雖然保密為賣點,但文具盲盒、寵物盲盒、玩具盲盒等本質上都是商品。是以,經營者以盲箱、彩票式有獎銷售方式銷售商品的,應當按照《反不正當競争法》和《促銷行為管理條例暫行規定》中關于有獎銷售的有關規定,公布相應彩票的機率。
華東政法大學經濟與法律學院教授任超認為,盲盒的銷售應參照獲獎銷售規範,被認定為獲獎銷售。"去年市場監管總局釋出的《促銷行為規範暫行規定》明确規定,獲獎銷售是指經營者為銷售商品或獲得競争優勢,包括抽獎、獎金等有獎銷售等,向消費者提供獎金、物品或其他利益的行為。抽獎式中标銷售是指經營者抽簽、搖杆、遊戲等方法具有偶然性或不确定性,判斷消費者是否中獎的銷售行為,盲盒銷售方式類似。"任超說。
任超認為,以西裝形式銷售文具盲盒時,應遵守上述檔案及相關法律法規的促銷、銷售行為規範,包括但不限于真實準确地告知消費者盲盒娃娃的物質資訊、标準和隐藏類型、數量或機率, 不得有欺騙性的銷售行為。
在天津市河東區襄陽樓街的一家文具店裡,記者看到一個盲袋,上面隻印着"盲盒文具"字樣。
"我不知道裡面有什麼,感覺就像有一個筆袋,一個線圈書,還有運氣。文具店老闆告訴記者,這些東西都是他從正規管道進來的,至于上面為什麼沒有其他迹象他不清楚。
當記者在店裡買了兩支10元的盲盒筆時,老闆說:"10元盲盒筆品質不錯。之前我打開兩支5元的盲盒筆,供孩子根本無法使用,寫了半天斷了。"
但這家店叫品質好的盲盒筆,記者在公開場合發現,上面印刷的動畫圖案之一與包裝完全不一緻,原本可愛的動畫人物因為印刷問題。
任超說,隐藏在盲盒中,"三不"文具既沒有廠家的名字,也沒有标簽的材料成分,消費者無法判斷産品中所含的成分是否符合國家标準,這些産品更容易出現有毒有害物質含量超過标準。此外,文具盲箱還有商家涉嫌虛假宣傳、手提商品與宣傳不比對、消費糾紛難以解決等問題。
杜樂琪表示,消費者在購買時無法知道盲箱中貨物的具體情況,這就給了生産經營者在暗箱空間内操作,比如使用盲箱清點庫存、處理殘渣等。
"雖然盲盒銷售對産品款式等有一定的保密性,但有關産品品質和服務的資訊,如産地、成分、生産日期、保存期限、貯存條件使用、安全警示等,操作人員應充分告知,確定真相全面,不作虛假、誇大或誤導性的宣傳。杜說,這種不分青紅皂白的做法不僅違反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法律義務,而且損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公平交易權。此外,經營者通過不符合産品品質标準的盲箱銷售文具,還可能違反《未成年人保護法》的有關規定,危害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
迫切需要規範市場秩序
壓實企業的主要責任
為進一步規範盲盒市場運作秩序,打擊文具盲箱非法經營,維護未成年人消費群體的合法權益,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自今年秋開學以來,許多地方的市場監管部門開展了文具盲盒專項整改活動。
廣州市市場監管部門對廣州市中國小、幼稚園周邊文具盲箱的銷售情況進行專項整改。廣州市市場監管部門與相關銷售商簽訂了《文具盲盒銷售承諾書》,進一步規範文具盲箱經營行為。該承諾稱,商家将向購買"文具百葉窗盒"的兒童發出消費者警報,以指導他們購買正常文具。
9月7日,河北省市場監督局釋出《關于文具盲盒專項檢查的通知》,決定在全市組織文具盲盒市場半個月專項檢查,進一步規範文具盲盒市場秩序,打擊非法生産銷售文具盲盒的行為, 建立聯合懲戒機制,從多個角度壓實企業主體責任,加強宣傳教育,及時釋放文具盲箱消費風險。
杜樂奇表示,盲箱本質上是一種營銷商品的新方式,相關部門的監管應重點關注内置商品的生産、安全等産品品質資訊辨別,依法監管盲箱經營者和網上交易平台。盲箱中獎率或其他對購買有重大影響的資訊,應在盲箱的介紹和宣傳中明确說明,并公布盲箱中獎率的最低标準。行業協會和監管部門要聯合管理,針對渾水魚盲箱帶來的售後問題,有關部門、反保護權利組織應主動介入,積極采取行動。
與一些父母不同,上海浦東的家長崔輝對孩子對文具盲盒的偏好并不感到頭疼。"這就像小時候收集一張小浣熊卡,隻是形式不同。我和我的孩子達成協定,當她完成學習作業,或者幫助她的父母做家務時,她可以有機會買一個文具盲盒,但不能更多。孩子們也知道文具盲盒是賣包裝和款式的,普通文具也不例外。孩子的母親通常更喜歡盲盒娃娃,他們既能理性地對待這一點,又能增強他們的關系。"
如何選擇盲箱,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今年6月1日,市場監管總局釋出《兒童盲盒消費小貼士》,提醒消費者不要盲目跟風購買。家長在為孩子選擇文具盲箱時要小心謹慎,注意檢查商品是否标有産地、成分、生産日期、保存期限、使用儲存條件、安全警示、價格、"三袋"等關鍵資訊,并保留好消費者憑證,以便跟進品質問題。對于學生來說,應該清楚的是,文具不是玩具,文具的購買應該是滿足實際學習的導向,而不是與同學比較。
"不可否認,文具盲盒和其他盲盒一樣,已經成為一種繁榮,"杜先生說。要解決文具盲箱帶來的問題,需要大家共同努力,除了市場監管等相關部門加強監管外,家長的教育和指導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