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仁軌死亡後,武則天為什麼要廢朝三日,還下令文武百官依次憑吊

作者:文蹤旅迹

劉仁軌從唐太宗、唐高宗、武則天時代一路走來,始終是一個以家國為重,很有大格局的人物,他也是在那個洪流激蕩時代裡壽終正寝的人物。

640年的秋天,唐太宗李世民準備東出長安城,到同州圍獵。當時快要秋收了,為了避免損壞群衆的莊稼,劉仁軌上書勸阻李世民放棄這次休閑活動。李世民是一個能聽進去勸言的人物,他覺得劉仁軌的話很有道理,不但沒有去圍獵,還下書表揚劉仁軌:“雖然你官職很低,但是能夠一心一意為了國家,你所說的事情,我都很喜歡聽。”

的确,像李世民判斷的那樣,劉仁軌憑着一身正氣行走在大唐的曆史之中。

劉仁軌死亡後,武則天為什麼要廢朝三日,還下令文武百官依次憑吊

常言說樹大了招風。在高宗一朝,劉仁軌屢遭陷害。高宗時期的李義府深得信任,但是這家夥心胸狹窄得厲害。他發現高宗有起用劉仁軌的苗頭,便想着法子要掐掉這根苗子。660年(顯慶五年),李治發兵讨伐百濟,這時候的劉仁軌負責監督海運。當時狂風大作,海嘯連天,李義府強行出海,結果船隊損失慘重,傷亡無數。這麼重大的軍事行動出現不測,高宗李治很是生氣,他嚴令查辦。這件事給李義府提供了一個收拾劉仁軌的機會,他利用接近高宗的便利條件嫁禍劉仁軌。李治腦子夠數,他對李義府的小九九心知肚明,并沒有治劉仁軌死罪。

老話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劉仁軌的命運此後慢慢好轉起來。高宗時期,劉仁軌的官場線路圖清晰明了。乾封元年,他升遷右相,兼任檢校太子左中護;總章元年,他任熊津道安撫大使,協助大名鼎鼎的李勣攻打高句麗;鹹亨元年,他任隴州刺史;鹹亨三年,高宗把他由地方大員調入朝廷人太子左庶子,并升任同中書門下三品,并監修國史;鹹亨四年,高宗又把改修國史的擔子壓給了他;鹹亨六年,他再次入朝任尚書左仆射、同中書門下三品兼太子賓客、監修國史,仍舊主持政務。

這一時期,劉仁軌的崗位走馬燈一樣變化,在朝廷和地方多個崗位上幹事,成為高宗時代炙手可熱的人物。

劉仁軌死亡後,武則天為什麼要廢朝三日,還下令文武百官依次憑吊

沒有忠誠就沒有信任。李治發現劉仁軌靠得住、能幹事、能幹成事。682年(永淳元年),李治攜帶武則天巡幸東都洛陽,把太子李顯留在長安城裡處理朝政,同時下令劉仁軌與裴炎、薛元超輔佐太子監國;683年初,皇太子李顯被高宗李治召到了洛陽,劉仁軌輔佐皇太孫李重照留守京師。

683年(弘道元年)十二月,高宗李治走完了自己的人生曆程。大唐的皇位天翻地覆,皇太後武則天逐漸走向了大唐的前台。

對于劉仁軌的表現,武則天看在眼裡,記在心頭。

這時候發生了一件讓武則天很不舒服的事情。李顯到了東都後,同和劉仁軌輔政的裴炎也去了洛陽,薛元超看出了武則天的心思,擔心日後染上麻煩,以身體有病為由,堅決要求退休,武則天很利索地同意了他的請求。

長安城裡繼續由皇太孫李重照留守,武則天繼續安排劉仁軌作為副手輔佐李重照。為了讓劉仁軌更好地發揮作用,武則天加授劉仁軌為特進,拜為尚書左仆射,位置僅在丞相、太尉、禦史大夫等三公之下。

換句話說,就是武則天在東都洛陽掌握天下,把長安城裡的事情基本上給了劉仁軌。

同時,武則天給劉仁軌寫了一封親筆信。這封親筆信讓劉仁軌大驚失色。

“昔漢以關中事委蕭何,今托公亦猶是矣。”好家夥,原來武則天告訴他,我要像西漢時候的劉邦委托蕭何負責關中大事一樣,委托你替我處理好京師長安的各項事務政務。

這是武則天給自己傳來的要當皇帝的信号。劉仁軌驚恐不堪。

劉仁軌死亡後,武則天為什麼要廢朝三日,還下令文武百官依次憑吊

那年,劉仁軌已經83歲高齡,他唯一的辦法隻有稱病離開崗位。他上書武後自己去職的願望,并陳述了對西漢呂後亂政的看法。

同樣,沒有信任也就沒有忠誠。在劉仁軌看來,武則天的作為雖然背離軌道,但是他堅持在崗位一天就得忠于職守一天。

面對劉仁軌的請求,武則天思前想後覺得長安的事情隻有他能夠穩住。于是,武則天安排侄子武承嗣來到了長安,專程安撫慰問劉仁軌。

武承嗣還真是巧舌如簧,傳遞了武後看到劉仁軌請求之後的自責,又以武則天的名義贊頌了劉仁軌的忠義操守,提議劉仁軌以匡正國事為重,繼續發揮百官楷模的作用。

既然皇太後這麼信任自己,豈能毀了一生的好聲名。劉仁軌盡職盡責,穩定了長安城,為武則天臨朝稱制做了堅實的保障。

685年,84歲高齡的劉仁軌離開人世,武則天廢朝三日,并下令在長安城裡的文武百官必須到劉仁軌家中吊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