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失樂園,——基于紀德而與彌爾頓無關

作者:是高Sir呀

基德說,這裡曾經有過天堂。

那是一個純粹的伊甸園!在那裡,宜人的微風根據預期的曲線波動;在那裡,天空展現出無邊無際的藍色,遮蔽了勻稱的草地;在那裡,各種鳥兒都有時間的顔色,花上的蝴蝶練習着神聖意志的和諧;玫瑰是玫瑰色的,正是因為玫瑰甲蟲是綠色的,它們就停在玫瑰上。一切都像數字一樣完整,一切都井井有條;和諧源于線條的和諧;花園裡漂浮着永恒的音樂交響樂。

在伊甸園的中心,有一棵大白蠟樹(Ygdrasil)。在樹蔭下,靠着樹幹,有"神秘"的書,一本一本,記錄了應該知道的真相。風吹在樹枝和樹葉之間,整天讀着書中必要的象形文字。亞當坐在一棵大樹的樹蔭下,虔誠地聽着。然而,亞當并不滿足于隻是一個旁觀者,他感到無聊。他伸手抓住了大白蠟樹的一根樹枝,他要把它折斷。可怕的結果産生了,大白蠟樹正在崩潰。一直随風飄蕩的樹葉在突如其來的風中被卷走了,同時,從大聖書上掉下來的散落的書頁也被掃走了。

驚慌失措的亞當,兩性的男人,現在分成兩半。他們在痛苦和恐懼中哭泣,試圖通過自己重建完美的人類,結果卻導緻一個未知的新種族在女人的肚子裡移動。這個即将被時間送走的人類,依然是不完整、無私的,他們将被失落的樂園的記憶所蹂躏。在這個黃昏和祈禱的土地上,這個可憐的人将到處去尋找那個天堂,收集記憶之外的聖書的零頁,因為那裡寫的真理應該是已知的。

吉德就是這樣描述失落的天堂的。

所有文化似乎都有一個共同的主題:失樂園。

在古希臘人中,人類有一個黃金時代。然後沒有悲傷,沒有疲倦,沒有悲傷。他們不會衰老,他們會無痛地死去。肥沃的土地上有豐富的果實供他們享用。他們在地球上和平地生活。據說他們是人類,而不是地球上的靈魂。

中國人的黃金時代,是"五皇"用肚子和鈴铛唱歌的時代:

青雲爛了,他邋遢。

日月光,丹複旦奕。

然而,幸福不會持續太久,我們都失去了天堂。

失樂園,作為一個文化主題,似乎反映了很多事情:我們曾經是上帝的兒子,我們曾經生活在一個快樂的天堂。我們隻是被放逐的神的兒子,我們隻是被逐出幸福的應許之地。我們在地上所有的犧牲和掙紮,我們所有的喜悅和悲傷,我們所有的孤獨和噩夢,隻是因為我們被驅逐了,因為我們想回到失去快樂的天堂。現實是苦難,未來是不可知的,隻有上帝曾經賜予我們的應許之地,才是我們靈魂所能達到的幸福的另一面。我們有曆史,我們有伊甸園,我們夢想着塵埃轉世。未來是過去,我們來的地方就是我們去的地方。

我想引用《亂世佳人》中的這段話。

在這個天堂裡,英雄事迹不見了,騎士和淑女再也看不見了,主人和奴隸消失得無影無蹤,隻有書中能追溯到的場景,再也無法重溫這個夢想,一個随風而逝的文明。

因為,在每一個重大事件的背後,都有天堂的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