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岡村甯次自稱“軟派”與史實不符:武力逼簽塘沽協定是其“傑作”

作者:言君工作室

閱讀 [岡村仁治的材料 戰場回憶錄] 筆記第14号

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時期擔任關東軍副參謀長到1944年,他升任日軍侵華總司令,在此過程中,他忠實地執行了日本侵略中國的國策和戰略,包括直接參與《塘沽協定》的簽署, 武漢戰役、華北五一橫掃(殘酷實施"三燈政策")等等。關于《塘沽協定》的簽署過程,岡村宣稱,他已經為簽署《塘沽協定》做好了準備,任何簽署《塘沽協定》的人都是一樣的。他自己在其中的真正角色被輕描淡寫地省略了。日本代表關東軍副參謀長岡村甯吉回憶說,他乘坐軍艦(朝燕)到塘沽談判,兩軍對兩軍的對峙"印象深刻"。

然而,中方在《日侵華七十年》中寫道,日軍進攻熱河,岡村強行簽訂了《塘沽協定》。日軍攻占熱河後,威脅山海關,越過長城防線,繼續使用武力逼迫,岡村瘋狂地直接向中方送出了最後通牒,不到一個半小時,他就是否接受日軍征兵作出答複,宣稱不改字,不動就接受日軍征兵。中方代表熊斌事先得到南京的授權,不放棄長城以北的領土。看到日本的草案沒有違反這一原則,就提出了一份紙質聲明,但被岡村武斷拒絕了。熊斌被迫屈服,在有限的時間内完好無損地接受了日本的草案《塘沽停戰協定》。《塘沽協定》有兩個嚴肅的含義,一個是确認長城的第一線是日本占領線,相當于承認日軍非法占領東北四省;二是将長城線和中國撤軍線劃定為非武裝區,為日本入侵華北開辟通道。在他的回憶中,岡村回避了他惡毒的真相,也輕描淡寫地省略了他強迫中國人接受假滿洲并被拒絕的過程。

岡村得意洋洋地回憶說,在熱河行動和《塘沽協定》簽署後,他被指令傳回東京報到值班,并被"清城"傳喚了兩次:第一次是熱河行動後,他接到指令,在熱河行動結束後的上午下午在總參謀部親自向裕仁解釋。岡村按照指令向西城解釋說,關東軍對熱河使用武力是"最後的手段",并認真聽取了解釋。第二次是去葉山故宮,後來随行的随員本鶴部司令員本鶴部(九一八事變時關東軍司令員兼司令員)告訴他,成城對他的報告"非常滿意",說"關東軍這次參加塘沽協定真是太好了!岡村很感激接待過他幾次的少将。

我的感覺是,岡村仁治作為日軍侵華總司令,多次宣稱自己屬于"軟派",反對918事件和7月7日事件侵略中國,反對日軍發動太平洋戰争。如果是這樣的話,岡村仁治在強硬派聚集的日本軍事總部,怎麼可能登上日軍侵華總司令的職位呢?

怎麼會是和平主義者呢?它更不可能是反戰的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