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冈村仁治的材料 战场回忆录] 笔记第14号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期担任关东军副参谋长到1944年,他升任日军侵华总司令,在此过程中,他忠实地执行了日本侵略中国的国策和战略,包括直接参与《塘沽协定》的签署, 武汉战役、华北五一横扫(残酷实施"三灯政策")等等。关于《塘沽协定》的签署过程,冈村宣称,他已经为签署《塘沽协定》做好了准备,任何签署《塘沽协定》的人都是一样的。他自己在其中的真正角色被轻描淡写地省略了。日本代表关东军副参谋长冈村宁吉回忆说,他乘坐军舰(朝燕)到塘沽谈判,两军对两军的对峙"印象深刻"。
然而,中方在《日侵华七十年》中写道,日军进攻热河,冈村强行签订了《塘沽协定》。日军攻占热河后,威胁山海关,越过长城防线,继续使用武力逼迫,冈村疯狂地直接向中方提交了最后通牒,不到一个半小时,他就是否接受日军征兵作出答复,宣称不改字,不动就接受日军征兵。中方代表熊斌事先得到南京的授权,不放弃长城以北的领土。看到日本的草案没有违反这一原则,就提出了一份纸质声明,但被冈村武断拒绝了。熊斌被迫屈服,在有限的时间内完好无损地接受了日本的草案《塘沽停战协定》。《塘沽协定》有两个严肃的含义,一个是确认长城的第一线是日本占领线,相当于承认日军非法占领东北四省;二是将长城线和中国撤军线划定为非武装区,为日本入侵华北开辟通道。在他的回忆中,冈村回避了他恶毒的真相,也轻描淡写地省略了他强迫中国人接受假满洲并被拒绝的过程。
冈村得意洋洋地回忆说,在热河行动和《塘沽协定》签署后,他被命令返回东京报到值班,并被"清城"传唤了两次:第一次是热河行动后,他接到命令,在热河行动结束后的上午下午在总参谋部亲自向裕仁解释。冈村按照命令向西城解释说,关东军对热河使用武力是"最后的手段",并认真听取了解释。第二次是去叶山故宫,后来随行的随员本鹤部司令员本鹤部(九一八事变时关东军司令员兼司令员)告诉他,成城对他的报告"非常满意",说"关东军这次参加塘沽协议真是太好了!冈村很感激接待过他几次的少将。
我的感觉是,冈村仁治作为日军侵华总司令,多次宣称自己属于"软派",反对918事件和7月7日事件侵略中国,反对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如果是这样的话,冈村仁治在强硬派聚集的日本军事总部,怎么可能登上日军侵华总司令的职位呢?
怎么会是和平主义者呢?它更不可能是反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