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帝女花》從粵劇到平劇 不是單純的複制

作者:光明網
《帝女花》從粵劇到平劇 不是單純的複制

導演 孫貴元(文偉/照片)

《帝女花》從粵劇到平劇 不是單純的複制

皇帝之花的照片

《帝女花》從粵劇到平劇 不是單純的複制

昨日上午,在廣州市文化廣電局的指導下,國家北平劇院、廣州廣東劇院、紅線女藝術中心主辦的"京粵收藏——《戲劇藝術》"講座在紅線女藝中心精彩開幕。

本次講座特邀到國家級北平劇院國家級導演孫貴元,他生動地描述了平劇《皇帝之花》的藝術特點和創作過程,引導觀衆欣賞該劇的藝術之美,并與觀衆分享了多年來戲曲創作的心聲,赢得了現場劇迷的熱烈歡迎。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莫斯奇格

通訊員溫偉

平劇和地方戲曲互相學習,成長

"平劇與粵劇的交流曆史悠久,過去有粵劇大師紅線先生、平劇大師梅蘭芳先生、人脈非常密切、經常讨論學習的程玉秋先生,這為兩大戲曲之間的交流打開了大門。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中國話劇梅花獎得主李俊生表示,"平劇和粵劇在精雕細琢、人才培養、藝術交流等方面,始終互相重視、互相交流、互相學習"。

"這次講座可以說是平劇和粵劇延續了曆屆藝術大師的碰撞與交流。全國300多種電視劇,地域文化和曆史不盡相同,但平劇和地方劇是同源的,一直在互相學習和成長。導演孫桂元指出,《皇帝的花》的改編是平劇善于吸收本土劇的經典表演,比如之前《梅蘭芳》改編的移植餘劇《穆貴英吊帥》,劉昌宇改編的餘賢劇《春草破樓》,楊劇《千年杭帥》被改編為《陽門少女》。

導演孫貴元還向觀衆講解了平劇《皇帝之花》每次的藝術特色和創作過程,并邀請了戴忠禹、胡斌、朱紅、劉毅等優秀平劇青年演員現場演出。其中,戴忠禹、胡斌演繹了平劇《皇帝之花》《樹盟》選段;

導演孫貴元通過對劇中人物的某段演唱片段或身體片段的詳解,與觀衆一起深入領略平劇《皇帝之花》的藝術特色。比如"見面"一折,昌平公主和周詩明顯離門而去,分别在門外交換二重唱,展現了兩人内心的思緒和不敢看到的痛苦掙紮。

"鮮花充滿了閉合的月光..."來自廣州粵劇院優秀青年粵劇演員陳振江和李佳怡在講座現場演繹經典粵劇《皇帝之花》《山雨》片段。如果說粵劇《皇帝之花》是經典,那麼《山丫》就是經典。對于這部劇的改編,導演孫貴元說:"《單玉》是劇的高潮部分,我用大提琴作為前奏,兩個人根據其他情緒進行表演,昌平公主向周世賢跪了兩下,展現了她的愛與堅毅。"

巧妙地将粵劇的基調融入平劇

平劇《皇帝花》按照清代名傳和經典粵劇創意排練,從籌備到公開演出曆經六年。3月17日晚,平劇表演藝術家李勝粟、于寇珈主演的《皇帝之花》在廣州大劇院上演,演員們用強音表演,壓抑着唐頓莊園的歌聲,走進演出無處不在,細膩而真誠的情感,伴随着平劇的聲音, 演繹粵劇經典,讓熟悉這部作品的羊城觀衆産生了不一樣的感動和驚喜,并赢得了喝彩。

對于這部在廣州大劇院上演的戲劇,導演孫桂源分享說,《皇帝的花》是國家級北平劇院首次嘗試将廣東粵劇經典帶入平劇舞台,這對導演的排練和演員的表演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演員需要在尊重音響的基礎上,在身體動作的基礎上,對基調的調整進行大膽的突破,創造出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

在構圖方面,平劇《皇帝之花》保留了粵劇《皇帝花》的思想内涵和音樂曲調,巧妙地将粵劇的基調融入平劇,運用平劇的音樂元素和藝術手段,實作了粵劇與平劇的融合。

導演孫貴元坦言,改編《皇帝之花》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所謂的經典,是衆所周知的觀衆,愛上,讓觀衆接受改編經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經典改編,不是簡單的抄襲,注重改編,不僅要保留原作的精髓,還要以創新的形式進行。

最近在廣州大劇院的分享交流中,餘彎琺和李勝洙與觀衆分享了他們在排練《皇帝的花》時所面臨的挑戰。于卟猝說,周世賢的形象與之前在自己舞台上塑造的角色截然不同,平劇的老學生大多穿着,而演繹的大多數老角色,周世賢是一個年輕人,當他第一次接觸時,他總會感到缺點,然後随着排練越來越多, 與導演不斷溝通,增強對角色的信仰感,打造全新的角色形象。李勝洙說,昌平公主與他之前扮演的楊貴妃、穆桂英等角色也大不相同,為了向經典緻敬,是以對角色的演繹要不斷打磨。

作者: 莫斯奇格

來源:廣州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