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帝女花》从粤剧到京剧 不是单纯的复制

《帝女花》从粤剧到京剧 不是单纯的复制

导演 孙贵元(文伟/照片)

《帝女花》从粤剧到京剧 不是单纯的复制

皇帝之花的照片

《帝女花》从粤剧到京剧 不是单纯的复制

昨日上午,在广州市文化广电局的指导下,国家北京剧院、广州广东剧院、红线女艺术中心主办的"京粤收藏——《戏剧艺术》"讲座在红线女艺中心精彩开幕。

本次讲座特邀到国家级北京剧院国家级导演孙贵元,他生动地描述了京剧《皇帝之花》的艺术特点和创作过程,引导观众欣赏该剧的艺术之美,并与观众分享了多年来戏曲创作的心声,赢得了现场剧迷的热烈欢迎。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莫斯奇格

通讯员温伟

京剧和地方戏曲相互学习,成长

"京剧与粤剧的交流历史悠久,过去有粤剧大师红线先生、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人脉非常密切、经常讨论学习的程玉秋先生,这为两大戏曲之间的交流打开了大门。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中国话剧梅花奖得主李俊生表示,"京剧和粤剧在精雕细琢、人才培养、艺术交流等方面,始终相互重视、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这次讲座可以说是京剧和粤剧延续了历届艺术大师的碰撞与交流。全国300多种电视剧,地域文化和历史不尽相同,但京剧和地方剧是同源的,一直在相互学习和成长。导演孙桂元指出,《皇帝的花》的改编是京剧善于吸收本土剧的经典表演,比如之前《梅兰芳》改编的移植余剧《穆贵英吊帅》,刘昌宇改编的余贤剧《春草破楼》,杨剧《千年杭帅》被改编为《阳门少女》。

导演孙贵元还向观众讲解了京剧《皇帝之花》每次的艺术特色和创作过程,并邀请了戴忠禹、胡斌、朱红、刘毅等优秀京剧青年演员现场演出。其中,戴忠禹、胡斌演绎了京剧《皇帝之花》《树盟》选段;

导演孙贵元通过对剧中人物的某段演唱片段或身体片段的详解,与观众一起深入领略京剧《皇帝之花》的艺术特色。比如"见面"一折,昌平公主和周诗明显离门而去,分别在门外交换二重唱,展现了两人内心的思绪和不敢看到的痛苦挣扎。

"鲜花充满了闭合的月光..."来自广州粤剧院优秀青年粤剧演员陈振江和李佳怡在讲座现场演绎经典粤剧《皇帝之花》《山雨》片段。如果说粤剧《皇帝之花》是经典,那么《山丫》就是经典。对于这部剧的改编,导演孙贵元说:"《单玉》是剧的高潮部分,我用大提琴作为前奏,两个人根据其他情绪进行表演,昌平公主向周世贤跪了两下,展现了她的爱与坚毅。"

巧妙地将粤剧的基调融入京剧

京剧《皇帝花》按照清代名传和经典粤剧创意排练,从筹备到公开演出历经六年。3月17日晚,京剧表演艺术家李胜粟、于寇珈主演的《皇帝之花》在广州大剧院上演,演员们用强音表演,压抑着唐顿庄园的歌声,走进演出无处不在,细腻而真诚的情感,伴随着京剧的声音, 演绎粤剧经典,让熟悉这部作品的羊城观众产生了不一样的感动和惊喜,并赢得了喝彩。

对于这部在广州大剧院上演的戏剧,导演孙桂源分享说,《皇帝的花》是国家级北京剧院首次尝试将广东粤剧经典带入京剧舞台,这对导演的排练和演员的表演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演员需要在尊重音响的基础上,在身体动作的基础上,对基调的调整进行大胆的突破,创造出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

在构图方面,京剧《皇帝之花》保留了粤剧《皇帝花》的思想内涵和音乐曲调,巧妙地将粤剧的基调融入京剧,运用京剧的音乐元素和艺术手段,实现了粤剧与京剧的融合。

导演孙贵元坦言,改编《皇帝之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所谓的经典,是众所周知的观众,爱上,让观众接受改编经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经典改编,不是简单的抄袭,注重改编,不仅要保留原作的精髓,还要以创新的形式进行。

最近在广州大剧院的分享交流中,余彎珐和李胜洙与观众分享了他们在排练《皇帝的花》时所面临的挑战。于卟猝说,周世贤的形象与之前在自己舞台上塑造的角色截然不同,京剧的老学生大多穿着,而演绎的大多数老角色,周世贤是一个年轻人,当他第一次接触时,他总会感到缺点,然后随着排练越来越多, 与导演不断沟通,增强对角色的信仰感,打造全新的角色形象。李胜洙说,昌平公主与他之前扮演的杨贵妃、穆桂英等角色也大不相同,为了向经典致敬,所以对角色的演绎要不断打磨。

作者: 莫斯奇格

来源:广州日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