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魯迅誕辰140年,00後是怎麼看待他的

作者:澎湃新聞

小包

140年前,魯迅于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浙江省紹興市,但他的身影并沒有從我們生活的世界中退卻。2021年,最早的一批"後00"也已經成熟,那麼生活在21世紀,他們如何看待20世紀國中國的魯迅,以及他的作品和思想?

洛克:

在魯迅的作品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他1925年的《離婚》,後來被收錄在《害羞》中,成為該系列的最後一部。

魯迅在新文學部導論中反思過這篇文章,他認為《肥皂》的标題與他早期小說的差別在于"手法略圓潤,刻畫也略顯深切",但代價是"一面也降低了熱情,不為讀者所注意"。雖然魯迅的自我評價略帶貶義,但我仍然發現,隻有通過閱讀"圓本技巧"和"深刻描寫"的意識,才能嘗試和反思文中蘊含的社會問題。

例如,在《離婚》中,貫穿整部小說的一個持續而令人不安的問題是:"阿姨們是如何從最初的掙紮轉變為最後的服從的?"這個問題有兩種替代的解釋路徑:首先,将小說中人物之間的沖突分析為權力鬥争帶來的沖突,然後這種沖突可以被描述為多層次的社會沖突,例如城鄉之間的對立,底層紳士與人民的對立, 封建禮儀與女性自由等對立;而這種不斷的情緒轉折事件,則歸因于權力沖突的心理壓力,比如七位老人的聲音讓姨媽害怕"來",也就是向公衆展示紳士階層底層施加精神統治的兇猛。是以,心理上的還原和權力沖突實際上是互相的兩種解釋,同時考慮到角色的内在症狀和社會層面的權力運作。這樣,我們就可以接近魯迅筆下的殘酷原生世界。

魯迅誕辰140年,00後是怎麼看待他的

《歌聲》,人民文學出版社,2013年

巴蒂蘋果: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魯迅的《野草》。我覺得這部作品包含着一種糾纏着的痛苦與虛無,卻盡量從苦澀凄涼的精神氛圍中掙紮出來。這種思想和情感的結晶,被魯迅稱為地獄邊緣的"小白花"。

就内容而言,《野草》大概描繪了"孤獨個體"在生與死、光明與黑暗、希望與絕望、現實與虛無之間徘徊的生活經曆,魯迅從中升華了他獨特的"抗絕望"存在哲學。就藝術特色而言,魯迅巧妙運用的象征意義在《野草》中随處可見。例如,他寫的《夢》創造了一個充滿驚奇和瘋狂的超現實世界,描繪了他的意識和潛意識之間的交集和沖突。正如《北方的雪》一文中的"雪"一樣,它象征着與"反叛者"的惡劣環境的孤獨鬥争。這讓《野草》變得晦澀難懂,卻又讓它高度集中了魯迅深刻的思想和感受。

在我沒有讀過的其他作品中,我最期待讀的就是魯迅的散文。人們平時在往文中關注魯迅對舊道德舊制度的啟蒙批判,但我最感興趣的是魯迅1927年以後發表的作文,也就是《唯集》開頭的十篇作文。而這些"後作文"的重要變化之一,就是魯迅加強了對目前社會文化現象的批判,這些現象之是以從"舊"轉向"新",是因為這些現象表面上的"新"無法掩蓋其"舊"的内涵,即對弱者的壓迫和奴役。如果說威德深刻地表達了魯迅的人生哲學,那麼他後來的作文就是這種人生哲學的實踐,從此,他一直以散文為武器,披着"進步"的外衣,與各種敵人作鬥争,并試圖揭露這些自诩為"無槍階級"的人是"拿着軟刀的惡魔"。

魯迅誕辰140年,00後是怎麼看待他的

《雜草》,森林出版社譯,2013

老丁頭:

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魯迅的《新故事》一書《刀劍的鑄造》。

《施劍》的主題是複仇的意志和複仇的意志,這是魯迅後期創作的一個關鍵主題。據我個人的了解,這是魯迅本人對20世紀"不足"但"重要""心态"或"意志"的把握。顯然,在魯迅從《尋神》中對這個故事的重構中,複仇的目的和複仇的意志是相當簡單的。眉毛去旺都的目的是為了報仇父親,而宴會報仇眉毛的目的,是因為他已經是一個黑血污點、自憐自作的自作"複仇鬼"——這些在傳統文學中"裝飾"的複仇行動,目的與"劈開菜頭"和"吞下涼水"一樣微不足道。

然而,魯迅卻以一種極其凄涼、凄美、恐怖、堅決的語氣勾勒出了所謂的"複仇心理狀态"——複仇者的身體和心靈同樣沉浸在黑暗和鮮血之中,自憐、恐懼和畏縮的意義像鬼魂一樣包圍着這些揮舞着劍的人。然而,這伴随着決定性的殺戮意志和犧牲的意志,并通過這一輪行動反複突破了通過"鎮壓複仇"或"鎮壓暴力"("反盜賊"的最後兩個骨架和國王的骷髅一起崇拜)所建立的秩序本身。在20世紀初,複仇的目的和邏輯是模糊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但這種心态的鍛煉和産生對于"新"民族本性的塑造至關重要。我所佩服的是這種複仇"心态"的啟示,這種"心理狀态"不神聖,不偉大,甚至有些微不足道,它真正伴随着所有受壓迫者的行為和情感,并孕育着希望——一種模糊的希望,尚未被任何明确的目标所占據,這無疑是深刻而準确的。

是以,在我看來:(1)魯迅最終走向了馬克思主義。(2)魯迅不是一個具有批判民族性格的作家;相反,他深刻地解釋了曆史的真正創造者所生活的複雜情況,并呼籲采取更強大的革命群組織戰略。

就(1)而言,魯迅在後來的著作中出色地運用馬克思主義文學和藝術理論(首先是托洛茨基和西藏知識分子)來研究文學史,并通過馬克思主義革命學說重新審視了他早期的無政府主義和浪漫主義立場。就(2)而言,我特别關注《阿Q正傳》——《阿Q正傳》的目的是否隻是為了描繪和批判所謂的"民族本性"?當然不是!這是對魯迅的膚淺的诋毀和否定!其實,在魯迅看來,成千上萬的AQ是生活在地球上的受苦受難的人,是未來的革命者。然而,他們卻深陷于各種荒謬的意識形态和物質生存不佳的境地,這些生産再生産的條件是通過主人趙太孝等人勾結購買地主階級來實作的,最終AQ被"不準革命",被拉為替罪羊,革命仍然未能激勵那些生活在黑暗深淵中的人的靈魂的火焰和榮耀。而魯迅通過AQ的呼召,就是要給這些"謙虛"帶來一場新革命的覺醒。

魯迅誕辰140年,00後是怎麼看待他的

AQ鄭川,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4

小熊貓:

作為一個00後,我第一次認識魯迅這個人是在語言課上。國中教科書中包含了魯迅的幾篇作文,記得讀第一篇似乎是"從草園到三味書屋",但對于那個年齡段來說,寫童年生活和自己的經曆并不遙遠,是以讀懂的心沒有任何波瀾,甚至覺得有點無聊。

真正實作魯迅以外的教科書,還是從閱讀論文開始。當時,這個家庭有一本1980年代出版的魯迅散文選集,一下子就出現了,結果看完了。我确實從中讀到了所謂的"匕首般的戰鬥和批評",讨論是尖銳而自信的;但除了鋒利的邊緣,我感覺到一種調和嚴肅與不嚴肅的語氣,就像《墳墓》的《題詞》所說:"世上有很多不舒服的人,有些人一心想創造一個适合自己的舒适世界。這不能那麼便宜,還要把一點惡心的東西擺在他們面前,讓他有時候有點不舒服,知道自己的世界不容易很開心。蒼蠅的飛翔聲并不知道人們讨厭他;我很清楚,但隻要能飛,飛起來就更重要"——因為有一個批評和關心不舒服的人的對象,它是嚴肅的;而從"蒼蠅的嗡嗡聲"的比喻中,我們可以看到作者俏皮而不嚴肅的态度。魯迅從來不把自己的作品看成是重要和高尚的,他的散文隻是一種侮辱,是這個亂世間裡一種不和諧、消極的聲音,是以在優雅的殿堂裡不能被稱為"偉大的文學"。

但我記得陳丹清所謂的魯迅的"好玩"。陳丹青的陳述頗為有趣,他覺得魯迅的作文都是遊戲文章,注重寫作的樂趣,敏銳又透露出作家的驕傲,是以陳丹清想為魯迅的名字辯護:"他既犀利又大方,既兇猛又清醒,不會把自己的觀點和态度推向極端, 讓它看起來像是在發高燒——一個生氣的人也是一個智者,他的憤怒是美麗的文學。"如果不是'偉大的文學',就會變成'美麗的文學',陳丹清的評價更符合我當時讀魯迅作文的印象。過分認真和過分放縱往往會讓人迷失自我,但在眼中,内省的笑聲和責罵,我們更容易捕捉到智慧之火。也許這就是為什麼我仍然不時地閱讀魯迅的文章,并從中獲得意想不到的靈感。

魯迅誕辰140年,00後是怎麼看待他的

《魯迅論文選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93年

借用一個聽到:

第一次接觸魯迅的作品,應該是在國小語言課本上,談少年跳土那篇文章。鳥類,刺猬和西瓜的描述非常令人印象深刻,非常有趣和生動。在國小階段,魯迅被強調得很厲害,為了應對考核,我們應該徹底背回魯迅的一生:魯迅原名周姝人,浙江紹興人......一般來說,一開始主要是通過老師的課堂講座和語言教材來了解魯迅及其作品。在國中階段,尤其是國中二年級以後,我會自覺地去魯迅的書上讀,比如他的短篇小說《一個瘋子的日記》,但總的來說,讀魯迅的作品還是很罕見的,一方面是因為魯迅的作品真的很難吸引人, 另一方面,在讀魯迅之前,我了解到魯迅作品所附帶的一些标簽,比如晦澀難懂,讓我不情願讀書。

是以,在魯迅的作品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個瘋子日記》,一開始我懷着中國第一部短篇鄉話小說還有待讀的心态讀它。看完之後,我真的很震驚,因為《自相殘殺》确實非常搶眼、震撼人心、不可思議、難以接受,再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你會對當時的社會狀況感到恐懼和憤怒,對生活在其中的人感到同情和遺憾。我還記得最後一句話"救救孩子......",無助、無力、悲傷的感覺至今仍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魯迅誕辰140年,00後是怎麼看待他的

《一個瘋子的日記》,人民文學出版社,2013年

夏日黑暗:

我對魯迅作品的第一印象是入選中學漢語教材的《從百草園到三尾書屋》。我自己對自然界中的動植物并沒有多大興趣,但是本文中描述的"紫桑"、"覆盆子"等都非常清楚,總覺得透過文字可以看到小而鮮豔、滴水的果實。整篇文章特别有趣,讀起來很愉快。

未來,我非常期待讀《呐喊》和《流浪》。因為我很好奇,為什麼魯迅"尖叫",為什麼他感到"徘徊"?這兩部作品都是短篇小說集,那麼這兩個标題與小說的内容有什麼關系呢?另外,我想讀這兩部作品,是因為我對魯迅時代的思想環境感到好奇,想了解20世紀的中國。

魯迅誕辰140年,00後是怎麼看待他的

《呐喊》,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

王珂:

在我讀過的所有作品中,我都喜歡魯迅的新故事。魯迅一方面表達了對中國思想傳統的批判性思考,正如他一貫主張"把一些民族民粹主義掃進垃圾堆",另一方面,他也在思想傳統中尋找積極因素,可見這部作品的複雜性。魯迅努力打破"老""當下"的障礙,找到兩者之間的内在關系,不僅要看見古,還要給古比喻。

詳細來說,在《本月》一文中,《之後》失去了傳說的神秘感,卻變成了一個平庸而世俗的人物。他無法滿足身邊人"吃喝辣"的欲望,失去了用處,又遇到了徒弟和親戚的背叛,最後,在妻子"俞"因為吃不了"烏鴉炸醬面"的艱難生活而離開後,蜻蜓還決定跟着她走。這被傳統曆史描述為"中國骨幹"的英雄,在魯迅的筆下,他輝煌的傳奇戰役之後是"無聊瑣碎"的生活,并陷入了極其尴尬和無奈的境地。另一方面,新編故事中的《道潛意識》也呈現出完全不同的一面,即憤怒、世俗的一面,但也展現了他的"溫暖",是以他也有"活人的優缺點"——這正是魯迅所認同和欣賞的。可以看出,魯迅的"古今混合體"寫作打破了時空的界限,文章穿插了大量的現代語言和細節,讓《壯素》和《荒誕》兩種顔色和語調并存,讓人物和情節充滿張力。

此外,在我眼中,魯迅對現代啟蒙事業有着深刻的懷疑感。一方面,《祝福》中作為叙述者的"我",雖然是批評封建禮儀的先驅,但對項臨沂的死負有同等的責任,是以啟蒙與庸俗大衆之間的界線不再清晰,前者并不在他批判的社會結構之外。另一方面,受到诟病的AQ精神勝利律的精神,恰恰是被壓迫的社會結構的不斷生產。是以,《施劍》不僅是魯迅對社會結構中開拓者和被壓迫者的複仇的贊美,也是他對複仇無效性的深深懷疑。但我相信,魯迅最終沒有認識到希望的必要性,也沒有認識到絕望的必要性,他認為"絕望是假的,和希望是一樣的"。而革命者,無論他們是啟蒙運動還是AQ的先驅,他們所要做的就是放棄希望和絕望,勇敢地接受即将發生的事情。是以,當資本和帝國主義宣布它已經終結了所有建立在紐帶之上的文明時,魯迅将20世紀視為一次遠征,而作為遠征的主題,複數的"我"将通過戰鬥擴大到單數的"我們"。最後,革命的20世紀将試圖超越資本的純粹消極力量,以尋求無目的的友誼和無序的秩序。

魯迅誕辰140年,00後是怎麼看待他的

《新故事》,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年

小高度:

我第一次接觸魯迅的作品是在國小五六年級的時候,當時父親又買了一本《魯迅全集》作為生日禮物送給我,當時我隻覺得有點晦澀難懂,聽不懂。

後來,我成為中文系的學生,經常與魯迅的作品打交道,在經曆了老師的解釋和我自己的閱讀之後,我對《醫學》中魯迅的《呐喊》印象最深刻。我覺得魯迅對人物的語言和細節的描述生動細緻,比如茶館裡對夏瑜的讨論,不僅寫到了"觀衆"的麻木,還從側面描繪了夏瑜的形象。同時,文中許多圖像背後的隐喻也耐人尋味,使得文中的含義更加層次分明,如"華老滄夫婦"、"夏宇"、"華"和"夏"結合在一起就是華夏中國,"藥"不僅指文中的人血饅頭,更指治中國的藥。最後,文章整體意思深刻而發人深省,華老家通過人血饅頭治病的無知,以及夏瑜不知道是誰把它放在墳墓前的小花,都暗示着中國還有前途和希望。

棉花:

我第一次接觸魯迅自然是在一本中文課本上,我不記得是國小還是國中。不過,當時國小新課程标準中的課外書籍清單上應該有魯迅的《潮華西施》,當學校給學生頒獎時,這些書的獎品越好。正是通過這些書,魯迅有了模糊的認識。

進入國中後,魯迅的作品由于年齡的增長和教育要求的提高,可以在課堂上得到诠釋。當時,已經有"魯迅是一個非常厲害的作家,作品值得一讀"的概念,是以主動購買一些後來的編輯魯迅散文集或經典集。其中比較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死亡》,當它讀起來像一個愛情故事時,并沒有一些凄美,再加上青春期,這種經曆并不少見。但現在回想起來,《傷員之死》并不是一個悲傷的故事,而是一個自嘲的苦澀記錄,其中可以讀到的東西越來越多。不過,總的來說,最值得一讀的是《廣告狂人日記》(Mad Men's Diary),這是一部發人深省的小說,其中經常借用文字來思考當下的許多問題。

如果拉出時間跨度,從魯迅早期的散文中讀出他身後的散文,你仍然可以找到他的變化。比如,你越是往後走,就越不關注修辭的精神概念,直接解決很多實際問題。最有利可圖的是,他辛辣的筆迹往往能把隐藏的非理性放在你眼前,讓你不得不思考,不得不反思,不能自我放縱過去。即便是現在,各種方式的作品,各種批判理論層出不窮,讀一點魯迅雨生就讀十篇雜文。這是由他對社會曆史的實際關注和他對個人手工藝品的犀利表達所決定的。

魯迅誕辰140年,00後是怎麼看待他的

《摘花》譯成林出版社,2014年

錫:

雖然我是中國人,但我沒有學過魯迅,說不出什麼深刻的看法。是以我從自己的閱讀經曆出發,談談魯迅作為作家的身份。

不同階段閱讀魯迅的感受也不同,中學從"夕陽起"學會了懷舊的情緒姿态,等等稍大一點,欣賞魯迅作文雄辯而清醒的語氣,現在,特别受《俞》的青睐。私下裡,作家魯迅的背景色存在于"特朗普"中:無助的痛苦,絕望無從逃脫。

以祝福為例,你們可能都很熟悉。不久前,出于某種偶然的原因,隻是重讀了《祝福》,讀起來就想:魯迅對靈魂的痛苦有着敏銳的感覺,他可以用一種陰郁而内省的語言将這種感覺傳遞給讀者,以揭示我們在面對他人的痛苦時的無能(進而反映出我們自己可能的痛苦)。"我獨自坐在植物油燈的黃燈下,想着,這百無聊的香林,人們被遺棄在塵土芥末堆裡,看到疲憊的老玩物,之前還暴露在殘渣的形狀中,從活着的有趣的人身上,我不敢好奇她為什麼還存在, 現在終于幹淨幹了"——這不是魯迅能說的,從這裡也可以看出作者和叙述者"我"的距離。魯迅顯然對項臨沂表示同情,"百無聊賴"的命運是一個詛咒,從裂縫,從深淵發出可怕的信号。這讓他感到害怕。

别人的痛苦是魯迅心中永恒的負擔,更是他自己的痛苦;雖然現在對魯迅的解讀更加多樣,說他好玩,說他笑罵都寫成文章,但我想,在這些背後,他腦子裡一定藏着更多的東西。現在每一次提到魯迅,我總是不自覺地想起"寂寞"結尾的一小段話:"我走得很快,仿佛從一個重物中走出來,卻做不到。耳邊掙紮的東西,久而久之,終于掙紮出來,隐約地像一隻長長的鼻涕蟲,像一隻受傷的狼,在曠野的深夜,悲劇中夾雜着憤怒和悲傷。"這嚎叫不僅屬于魏連軒,也屬于"我"和魯迅本人。我不相信魯迅最後真的"放松"了,也許他一直在那個"沉重的事情"?在《太陽報》中,魯迅好寫"冷"悲劇,但隻有真正的"熱"靈魂,才能察覺到外界的"冷",才能不斷産生痛苦。學術界所謂的"生存戰勝絕望的哲學",意在一樣。

本期由 Susan 編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