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9/27

托爾斯泰1887年布面油畫 27.8x40.3cm < 俄羅斯> 列賓 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美術博物館
這是畫家萊賓為托爾斯泰創作的肖像。湛藍的天空飄揚着雲朵,在斜坡上投下光影,兩匹白馬扛着沉重的農具,托爾斯泰神色專注,手持木犁走在兩匹馬之間,大部分農田已經犁過,原來是肥沃的黑土,遠處的另一位農民也在耕種。一切仿佛沉浸在大地的嗅覺與光中,與微妙的色彩和諧相處,全景充滿生機與活力。
托爾斯泰在73歲時回到了他的家鄉亞斯納亞布利安娜,在那裡,他經常被萊賓拜訪,他看着他連續工作幾個小時,幫助犁過黑土,試圖自己犁農田。樂彬準備了三個月的畫,每天躲在溝渠裡,躲避溝邊的灌木,偷偷觀察托爾斯泰的犁。
偉大的俄羅斯畫家列賓與偉大作家列夫·托爾斯泰之間的親密接觸,從1880年持續了大約30年,直到1910年列夫·托爾斯泰去世,為托爾斯泰創作了70多幅作品,包括油畫,水彩畫,素描和雕塑,托爾斯泰的着作非常生動,無論是草圖還是犁地的繪畫, 以及用文字,在長凳上,在病床上對生活狀态的描述,忠實地記錄文學大師的正常性,沒有裝飾品,放棄一切浮躁和分心。他們經常互訪,交換信件,交流思想,并讨論與藝術創作有關的問題。
晚年,托爾斯泰對莊園的看法發生了很大變化,他開始關注勤勞的農民,他們讓托爾斯泰感到不安和自責。為了減輕自己的内疚,托爾斯泰開始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盡可能地簡化自己的個人生活:厭惡人性和家人和朋友的回報,拒絕參加貴族宴會,素食主義,戒煙,放棄他最喜歡的狩獵,經常戴草帽,穿着罩袍連帽衫,腳皮鞋,在田裡工作, 精通農場工作。以精神為指導的行動,努力培養堅強的精神,體力勞動高尚而有益,托爾斯泰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這一點。
作者:伊利亞·葉菲莫維奇·萊賓·列賓1844-1930)
樂彬(I.列賓1844-1930)
19世紀末俄羅斯最偉大的現實主義畫家,巡回展覽派的重要代表。1844年7月24日出生于烏克蘭楚古耶夫省的楚古耶夫鎮,早年随聖藝術家學習繪畫雕像,1864年進入皇家美術學院,1873年至1876年被列賓授予美術津貼,曾到意大利和法國,研究歐洲古典和現代藝術流派, 1876年回到中國後勤勤勉地繪畫,堅持農村和民間生活,并與革命民主知識分子保持密切聯系,創作了大量曆史繪畫、風俗和肖像畫,它表現了人民的貧困和苦難,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他關注俄羅斯曆史事件,并創作了許多以曆史為主題的畫作。1878年,他加入了巡回展覽藝術家協會,此後一直專注于農民主題的創作。1917年十月革命後,列賓居住的聖彼得堡郊區被劃歸芬蘭,列甯和伏羅希洛夫慷慨地邀請他回來,但他在晚年身體虛弱,于1930年9月29日在芬蘭庫卡拉去世。
代表作品:
伏爾加河上的寡婦,宣傳員的被捕,拒絕認罪,意外傳回,托爾斯泰
"查波羅人對土耳其蘇丹的答複","伊萬·雷迪和他的兒子在1581年11月16日被他殺害","索菲亞公主","紮波羅什人對土耳其蘇丹的答複"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