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雲盡孝刷屏朋友圈——網友坦言:隻能給自己心理安慰

陳可旭,河南廣播電視台媒體記者

10月14日是中國99天的傳統節日,因為它也被稱為"老人節",大多數人會選擇在這一天與家人團聚。然而,每年春節、周日、中秋節等傳統節日、微網誌、朋友圈等社交平台都會出現一種奇怪的現象:大家都刷錦鯉,細細品味,祝福家人健康好運,連"紅底照片";祝福的話,雙手合十種表情。"雲孝"的做法似乎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成為節前打卡項目,但也有很多網友開玩笑說:"你在朋友圈祝媽媽生日快樂,媽媽真的知道嗎?

雲盡孝刷屏朋友圈——網友坦言:隻能給自己心理安慰

13日中午,猛犸象記者浏覽網際網路發現,已經有零散的人開始在朋友圈打卡"雲孝"項目。大部分的祝福抄送給自己和家人,包括身體健康、工作好、壽命長100歲,同時帶有一些紅火節慶,寓意錦鯉、披薩、娃娃拿着魚圖。秦丹(化名)告訴記者,因為工作原因不能經常回家看父母,"二十幾歲的時候,臉上有很多話不出口,總覺得陌生,是以會想到發到網上,也是說出來的,希望家長能看到。她無奈地聳了聳肩。

雲盡孝刷屏朋友圈——網友坦言:隻能給自己心理安慰
雲盡孝刷屏朋友圈——網友坦言:隻能給自己心理安慰

對于"雲孝道",秦丹直言不諱地說:"隻能算是給自己一種心理上的安慰。父母老了,玩不轉微信,大概也見不到我的祝福,很多話不出口發到網上,對我來說就是為自己找個孝順的借口。"

秦丹不是一個例子,在通路過程中,記者注意到,雖然朋友圈中的很多人在熱身表揚祝福,但在現實生活中由于種種原因,家族的陪伴卻很少見。

郭玲(化名),26歲,來自商丘,在鄭州的一家建築公司工作。平日裡,她經常在家鄉給父母買一些日用品,當遇到有用的東西時,郭玲會在朋友圈裡分享。當記者問她可能為父母買的脖子按摩器好用時,她尴尬地笑了笑:"網上買直郵回家,我還沒有花時間回家教他們怎麼用,快遞一直放不開。"就這樣,郭玲已經五個月沒有回家了。

雲盡孝刷屏朋友圈——網友坦言:隻能給自己心理安慰

"一周休息一天,回家的時候時間都耽誤了,是以不要經常回來,真的這些年沒有陪父母,隻能給他們買更多的東西。郭玲說,在回家看父親的腰部之前,"那次我覺得好像父母老了,每次回家媽媽都做了一桌菜,最多的是'再待在家裡兩天'。"

雲盡孝刷屏朋友圈——網友坦言:隻能給自己心理安慰

郭玲認為,"雲孝"的出發點是好的,但畢竟是諷刺,"孝順不是給父母多少錢,買多少東西這麼簡單,真正的孝心遠不止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