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陸金所控股:科技賦能下的普惠金融樣本

"雙碳"目标提出後,綠色金融市場迅速擴大。根據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釋出的《碳中和與願景下的綠色金融路線圖報告》,碳中和将對中國中長期經濟增長産生積極影響。在碳中和過程中,綠色金融的需求和供應将大幅增加。

其中,金融科技支援綠色金融,金融科技企業實施綠色金融的步伐明顯加快。

近日,陸金控股有限公司(NYSE:LU,"陸金控股")釋出了首份ESG(環境、社會責任、治理)報告,揭示了其2020年在小額信貸、鄉村振興、客戶權益保護、公司治理和環境保護方面的主要工作和探索。

在實施ESG問題的同時,陸金控股還從商業模式、風控合規等角度,技術應用與金融行業整合,為我們揭示數字化趨勢,金融科技企業需要把握時代的機遇。

當ESG擁抱金融時,請高枕無憂

ESG投資正逐漸在國際市場上掀起波瀾。根據國際智庫SustyAbility的2020年費率評估報告,多達65%的投資者将ESG評級作為企業業績的參考。在ESG的考慮下,财富管理、數字化和技術成為金融機構創新更新的重點。

從金融電子、金融資訊化到數字金融,數字技術在金融業務中的融合滲透率正在逐漸提高。在這個質變的過程中,數字化技術也在不斷推動金融服務更加便捷、包容、高效,線上線下融合的新趨勢發展越來越受到市場的青睐,服務範式更加精細化、差異化、更加智能化的營運模式。

自2015年以來,陸金一直在開發KYC(了解客戶- 投資者評估)和KYP(了解您的産品 - 産品風險評估)系統,基于大資料等技術,對消費者行為資料進行準确的群體分析,為投資者提供個性化、動态化、專業化的産品智能比對服務。

在科技領域取得長足進步的陸金研究院,開發了覆寫使用者整個财務周期的KYI("知意——意向預測模型")系統,預先判斷使用者意向和需求,幫助客戶比對更精準的産品,實作技術驅動的内生增長周期。

陸金控股于2020年成功上市,據招股說明書披露,陸金控股已确定獨特的"Hub-Spoke"商業模式,通過零售信貸和财富管理兩大核心,連接配接資源,整合線上線下管道,利用先進技術提升财富管理體驗,實施普惠金融,支撐實體經濟, 幫助金融機構提高數字化水準。

社會收入增長、人口變化和城市發展變化為财務管理帶來了重要的發展機遇。在财富管理方面,陸金到C端的财富管理業務已經蓬勃發展,這要歸功于多年的金融科技業務和中國不斷增長的使用者需求。

根據陸金2021年第二季度業績,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現有産品(不包括遺留産品)的客戶資産增長28.8%至4211億元人民币(652億美元),截至2020年6月30日為3269億元人民币(652億美元)。截至2021年6月30日,陸金擁有注冊使用者4710萬,活躍投資者1480萬,其中12個月留存率為96%。客戶總資産約80.2%來自可投資資産超過30萬元的相對高端投資者。

到B端,陸金減少了金融機構線下網絡業務處理流量,使投資過程無紙化,同時降低了機構系統的維護成本,節能減排,綠色營運。

這些突出的成就是陸金平台理财産品在過去十年中多元化的結果:陸金産品與數百家金融機構合作,為客戶提供種類繁多的理财産品。

這也是魯錦是以科技使能金融初創、踐行社會責任的必然趨勢。用創新的金融科技給使用者帶來真正的價值,真正解決行業的痛點,是陸進作為金融科技探索先鋒的初衷。

據悉,除了打造"3K(KYC、KYP、KYI)智能金融互動系統"外,陸進還依托标簽資料和算法能力打造了獨特的LUFLEX智能營銷推薦系統,真正實作了"千人千人"的個性化财務管理,并通過斷點、财務管理、外部調用多機器人關聯,對使用者的财務管理過程進行實時智能場景回訪, 退貨成功率高達95%。

未來,随着中産階級和富人的擴大,陸晉可以利用其智能定制的金融服務,滿足客戶更差異化、更個性化的投資需求。

後疫情時代,在科技賦能下打造普惠金融

中小企業被稱為市場經濟的"毛細血管",它們的健康發展與中國經濟的向上增長密切相關。面對新冠疫情帶來的嚴峻考驗,社會各界為中小企業的穩定做出了巨大貢獻。

在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金融機構重振小微企業,為小微企業開辟融資管道,已成為一項重要使命。

中國銀行行長易剛近日表示,"在數字化技術的賦能下,金融機構可以實作信貸全過程的數字化和線上化,如審批、風控等,具有服務速度快、準風險控制、覆寫面廣、減少抵押品依賴、更好地滿足小微企業融資需求等特點, 更頻繁,更緊急"。"如何為中小企業提供無接觸、快速、高效、安全的信貸,成為支援中小企業在疫情沖擊下生存的關鍵因素。

新冠疫情期間,陸金零售信貸業務不僅順應政策導向,幫助傳統金融機構難以覆寫的中小企業規避流動性風險,而且在疫情爆發後小微企業複蘇中進一步提升了普惠金融的價值。

據陸金控股ESG報道,2020年,陸金控股已幫助超過124萬家小型微型企業,276萬家普惠金融信貸服務,年内普惠信貸總額達到5649.61億元,全年普惠性信貸餘額5451.49億元。陸金零售信貸企業平安普惠金融消費者素養提升計劃"ViC行動"已舉辦300餘場線下活動,為1000多萬人普及金融知識。

一方面,陸金利用大資料、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區塊鍊技術等技術解決方案,有效管理風險定價和适宜性,進而為中小企業客戶提供滿足其風險和個人需求的貸款服務,幫助他們更快地獲得融資支援。第二季度業績顯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零售信貸餘額達到6068億元,同比增長16.8%;累計借款人約1550萬人,同比增長15.7%。

另一方面,依托豐富完整的信用周期資料,并綜合運用前沿資料分析和AI技術,魯錦控股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風險定價模型,實作了整個貸款流程的自動化和數字化管理。通過風控、客戶識别、智能服務等技術,幫助中小金融機構做好風險防範工作,有效降低貸款逾期率,避免出現系統性金融風險。

2021年第二季度,超過30天的貸款總額逾期率為1.9%,而去年同期為2%;逾期90天以上的比率為1.1%。

在普惠金融的大目标中,幫助中小企業纾困隻是第一步。從長遠來看,在數字化的背景下,中小企業作為投資中心将是一片藍色的海洋。中小微風控、供應鍊金融等創新模式的出現,也為中小企業穩步前進提供了新視角。

科技創造服務熱情

無論是專注于中産階級和富人的财富管理,還是小額信貸服務的零售信貸,陸進多年來都沒有忘記"好"的金融本質,盡管自成立以來就擁有"科技與金融"雙重基因的陸進,在金融科技圈上開了個好頭。

技術發展的最終目标是降低金融業的服務成本。一個真正優秀的技術和金融服務商,必須能夠為客戶提供更加個性化、溫度智能化的解決方案和努力,讓客戶感受到真正的便利,感受到科技的進步帶來的美好生活。

為此,陸金非常重視保護客戶權益和改善客戶體驗,将資料安全和使用者隐私作為重要目标之一。陸進成立了專業的資訊安全管理委員會,制定了完善的制度和管理制度。陸金控股資訊安全管理體系已認證公安部資訊系統安全等級保護(3級)、ISO 20000和ISO27001:2013資訊安全管理體系認證。

陸進的客戶滿意度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據ESG稱,陸金的财富管理業務NPS(淨推薦)在此期間繼續位居行業第一。零售信貸業務密切監控客戶滿意度,陸金的NPS繼續上升,年内增長了5%。

正是因為确定了金融善的終極方向,魯錦研究所才得以在科技和金融的不斷蝴蝶變化中,實作了陽光的向日。

從智能投研、智能投資、智能營銷等個性化應用的普及,到直播、短視訊等多種服務形式的創新結合,提升使用者體驗,尤其為65歲的人打開了快速轉移的人工服務管道,魯錦在創新金融科技的同時, 永遠不要忘記探索如何做服務更溫,更人性化的關懷。

面對傳統銀行櫃台用于信用業務審批流程繁瑣冗長的問題,陸金推出了全球首個信用領域面對面審查AI機器人,将傳統金融機構線下信用通過AI線上、智能化進行,并可提供7×24小時審批面對面的稽核服務。

同時,魯錦研究所也在不斷擁抱時代的發展,回應時代的問題。盧進堅持金融業務與低碳理念的全面融合,成立了綠色金融辦公室,制定了綠色金融業務三大方向:科技賦能金融機構節能減排、引入綠色基金和淨值産品、募集資金支援綠色金融項目。

此外,陸金還推出了"财富雲"服務,為金融機構有針對性地輸出創新解決方案,幫助傳統金融業務線下線,減少碳排放;同時,如線上泛ESG公開發售産品,促進節能減排,讓金融更環保。

陸進的實際行動彰顯了其作為金融科技上司者的企業社會責任。公司助力2020年抗貧攻堅戰,響應國家号召,積極結合公益事業與主營業務優勢,探索金融科技助力農民的模式。公司在平安普惠聯合多機構,推出"農業貸款優惠"産品,推動解決"三農"群體"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問題,為農村創業者提供多元化、實惠、易體驗的貸款服務解決方案。

陸金多年來在數字化營運中的核心競争力在于其基于科技能力的智能管理系統,這展現在利用AI技術實作客戶與産品之間的智能比對,也展現在大資料風控、區塊鍊溯源認證、客戶賬戶安全管理等前瞻性技術上, 以及技術驅動的金融服務理念。

雖然陸進已經成立近十年了,但長壽才剛剛被稱為早學。陸金将繼續加強在金融科技道路上的研發,通過技術驅動引領行業發展,始終保持一顆早起的心,讓金融服務更有溫度。

展望未來,陸金控股董事長闫光恒表示,"作為技術驅動的個人金融服務平台,陸金控股旨在成為海外中國上市公司合規管理和公司治理的标杆,緻力于利用技術推動綠色普惠金融,實施低碳發展戰略。"

本文來自首都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