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陆金所控股:科技赋能下的普惠金融样本

"双碳"目标提出后,绿色金融市场迅速扩大。根据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发布的《碳中和与愿景下的绿色金融路线图报告》,碳中和将对中国中长期经济增长产生积极影响。在碳中和过程中,绿色金融的需求和供应将大幅增加。

其中,金融科技支持绿色金融,金融科技企业实施绿色金融的步伐明显加快。

近日,陆金控股有限公司(NYSE:LU,"陆金控股")发布了首份ESG(环境、社会责任、治理)报告,揭示了其2020年在小额信贷、乡村振兴、客户权益保护、公司治理和环境保护方面的主要工作和探索。

在实施ESG问题的同时,陆金控股还从商业模式、风控合规等角度,技术应用与金融行业整合,为我们揭示数字化趋势,金融科技企业需要把握时代的机遇。

当ESG拥抱金融时,请高枕无忧

ESG投资正逐渐在国际市场上掀起波澜。根据国际智库SustyAbility的2020年费率评估报告,多达65%的投资者将ESG评级作为企业业绩的参考。在ESG的考虑下,财富管理、数字化和技术成为金融机构创新升级的重点。

从金融电子、金融信息化到数字金融,数字技术在金融业务中的融合渗透率正在逐步提高。在这个质变的过程中,数字化技术也在不断推动金融服务更加便捷、包容、高效,线上线下融合的新趋势发展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服务范式更加精细化、差异化、更加智能化的运营模式。

自2015年以来,陆金一直在开发KYC(了解客户- 投资者评估)和KYP(了解您的产品 - 产品风险评估)系统,基于大数据等技术,对消费者行为数据进行准确的群体分析,为投资者提供个性化、动态化、专业化的产品智能匹配服务。

在科技领域取得长足进步的陆金研究院,开发了覆盖用户整个财务周期的KYI("知意——意向预测模型")系统,预先判断用户意向和需求,帮助客户匹配更精准的产品,实现技术驱动的内生增长周期。

陆金控股于2020年成功上市,据招股说明书披露,陆金控股已确定独特的"Hub-Spoke"商业模式,通过零售信贷和财富管理两大核心,连接资源,整合线上线下渠道,利用先进技术提升财富管理体验,实施普惠金融,支撑实体经济, 帮助金融机构提高数字化水平。

社会收入增长、人口变化和城市发展变化为财务管理带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在财富管理方面,陆金到C端的财富管理业务已经蓬勃发展,这要归功于多年的金融科技业务和中国不断增长的用户需求。

根据陆金2021年第二季度业绩,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现有产品(不包括遗留产品)的客户资产增长28.8%至4211亿元人民币(652亿美元),截至2020年6月30日为3269亿元人民币(652亿美元)。截至2021年6月30日,陆金拥有注册用户4710万,活跃投资者1480万,其中12个月留存率为96%。客户总资产约80.2%来自可投资资产超过30万元的相对高端投资者。

到B端,陆金减少了金融机构线下网络业务处理流量,使投资过程无纸化,同时降低了机构系统的维护成本,节能减排,绿色运营。

这些突出的成就是陆金平台理财产品在过去十年中多元化的结果:陆金产品与数百家金融机构合作,为客户提供种类繁多的理财产品。

这也是鲁锦所以科技使能金融初创、践行社会责任的必然趋势。用创新的金融科技给用户带来真正的价值,真正解决行业的痛点,是陆进作为金融科技探索先锋的初衷。

据悉,除了打造"3K(KYC、KYP、KYI)智能金融交互系统"外,陆进还依托标签数据和算法能力打造了独特的LUFLEX智能营销推荐系统,真正实现了"千人千人"的个性化财务管理,并通过断点、财务管理、外部调用多机器人联动,对用户的财务管理过程进行实时智能场景回访, 退货成功率高达95%。

未来,随着中产阶级和富人的扩大,陆晋可以利用其智能定制的金融服务,满足客户更差异化、更个性化的投资需求。

后疫情时代,在科技赋能下打造普惠金融

中小企业被称为市场经济的"毛细血管",它们的健康发展与中国经济的向上增长密切相关。面对新冠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社会各界为中小企业的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金融机构重振小微企业,为小微企业开辟融资渠道,已成为一项重要使命。

中国银行行长易刚近日表示,"在数字化技术的赋能下,金融机构可以实现信贷全过程的数字化和线上化,如审批、风控等,具有服务速度快、准风险控制、覆盖面广、减少抵押品依赖、更好地满足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等特点, 更频繁,更紧急"。"如何为中小企业提供无接触、快速、高效、安全的信贷,成为支持中小企业在疫情冲击下生存的关键因素。

新冠疫情期间,陆金零售信贷业务不仅顺应政策导向,帮助传统金融机构难以覆盖的中小企业规避流动性风险,而且在疫情爆发后小微企业复苏中进一步提升了普惠金融的价值。

据陆金控股ESG报道,2020年,陆金控股已帮助超过124万家小型微型企业,276万家普惠金融信贷服务,年内普惠信贷总额达到5649.61亿元,全年普惠性信贷余额5451.49亿元。陆金零售信贷企业平安普惠金融消费者素养提升计划"ViC行动"已举办300余场线下活动,为1000多万人普及金融知识。

一方面,陆金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区块链技术等技术解决方案,有效管理风险定价和适宜性,从而为中小企业客户提供满足其风险和个人需求的贷款服务,帮助他们更快地获得融资支持。第二季度业绩显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零售信贷余额达到6068亿元,同比增长16.8%;累计借款人约1550万人,同比增长15.7%。

另一方面,依托丰富完整的信用周期数据,并综合运用前沿数据分析和AI技术,鲁锦控股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风险定价模型,实现了整个贷款流程的自动化和数字化管理。通过风控、客户识别、智能服务等技术,帮助中小金融机构做好风险防范工作,有效降低贷款逾期率,避免出现系统性金融风险。

2021年第二季度,超过30天的贷款总额逾期率为1.9%,而去年同期为2%;逾期90天以上的比率为1.1%。

在普惠金融的大目标中,帮助中小企业纾困只是第一步。从长远来看,在数字化的背景下,中小企业作为投资中心将是一片蓝色的海洋。中小微风控、供应链金融等创新模式的出现,也为中小企业稳步前进提供了新视角。

科技创造服务热情

无论是专注于中产阶级和富人的财富管理,还是小额信贷服务的零售信贷,陆进多年来都没有忘记"好"的金融本质,尽管自成立以来就拥有"科技与金融"双重基因的陆进,在金融科技圈上开了个好头。

技术发展的最终目标是降低金融业的服务成本。一个真正优秀的技术和金融服务商,必须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加个性化、温度智能化的解决方案和努力,让客户感受到真正的便利,感受到科技的进步带来的美好生活。

为此,陆金非常重视保护客户权益和改善客户体验,将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作为重要目标之一。陆进成立了专业的信息安全管理委员会,制定了完善的制度和管理制度。陆金控股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已通过公安部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3级)、ISO 20000和ISO27001:2013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陆进的客户满意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据ESG称,陆金的财富管理业务NPS(净推荐)在此期间继续位居行业第一。零售信贷业务密切监控客户满意度,陆金的NPS继续上升,年内增长了5%。

正是因为确定了金融善的终极方向,鲁锦研究所才得以在科技和金融的不断蝴蝶变化中,实现了阳光的向日。

从智能投研、智能投资、智能营销等个性化应用的普及,到直播、短视频等多种服务形式的创新结合,提升用户体验,尤其为65岁的人打开了快速转移的人工服务渠道,鲁锦在创新金融科技的同时, 永远不要忘记探索如何做服务更温,更人性化的关怀。

面对传统银行柜台用于信用业务审批流程繁琐冗长的问题,陆金推出了全球首个信用领域面对面审查AI机器人,将传统金融机构线下信用通过AI在线、智能化进行,并可提供7×24小时审批面对面的审核服务。

同时,鲁锦研究所也在不断拥抱时代的发展,回应时代的问题。卢进坚持金融业务与低碳理念的全面融合,成立了绿色金融办公室,制定了绿色金融业务三大方向:科技赋能金融机构节能减排、引入绿色基金和净值产品、募集资金支持绿色金融项目。

此外,陆金还推出了"财富云"服务,为金融机构有针对性地输出创新解决方案,帮助传统金融业务线下线,减少碳排放;同时,如在线泛ESG公开发售产品,促进节能减排,让金融更环保。

陆进的实际行动彰显了其作为金融科技领导者的企业社会责任。公司助力2020年抗贫攻坚战,响应国家号召,积极结合公益事业与主营业务优势,探索金融科技助力农民的模式。公司在平安普惠联合多机构,推出"农业贷款优惠"产品,推动解决"三农"群体"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为农村创业者提供多元化、实惠、易体验的贷款服务解决方案。

陆金多年来在数字化运营中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基于科技能力的智能管理系统,这体现在利用AI技术实现客户与产品之间的智能匹配,也体现在大数据风控、区块链溯源认证、客户账户安全管理等前瞻性技术上, 以及技术驱动的金融服务理念。

虽然陆进已经成立近十年了,但长寿才刚刚被称为早学。陆金将继续加强在金融科技道路上的研发,通过技术驱动引领行业发展,始终保持一颗早起的心,让金融服务更有温度。

展望未来,陆金控股董事长闫光恒表示,"作为技术驱动的个人金融服务平台,陆金控股旨在成为海外中国上市公司合规管理和公司治理的标杆,致力于利用技术推动绿色普惠金融,实施低碳发展战略。"

本文来自首都州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