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銅博士VS黑金:能否上演“龜兔賽”

作者:中國證券報

商品也是如此,這邊的盒子,黑制市場如火如荼,漫長狂歡節,新高新高;

回顧年初以來的趨勢,黑線、鐵礦石、煉焦煤、焦炭自年初以來一直在依次上漲,部分品種自年初以來增幅超過200%。上海銅價同期漲幅不到5%,LME銅價去年年底收于每噸4,689美元,最新報價為每噸4,691美元,幾乎為零。

同樣在金九銀十,銅價能否複制黑制的成功?分析人士指出,黑色制度是由供給側改革帶來的,是中國獨有的品種,而銅是由全球基本面決定的,主導因素是不同的。銅價繼續下行承壓,銅價在第四季度可能試探之前的低點。

黑色狂歡 彩色孤獨

同樣在"金九銀十"中,但煉焦煤焦等黑制火爆市場的同時,以銅為代表的有色金屬也成了孤舟。上海銅價最近下跌幅度更大,自10月12日以來下跌超過2%。

"最近的飙升一方面受到美元指數走強的抑制,另一方面,市場對其基本面的擔憂加劇,我們認為這既包括對精煉銅産量增長的擔憂,也包括對第四季度期末需求下降的擔憂。Dongso Futures的分析師曹洋指出。

資料顯示,截至10月14日,三大交易所表觀庫存為53.5萬噸,每周增加8587噸,國内保稅區庫存為51萬噸,每周增加約2萬噸。

1-9月期間,中國進口未鍛造銅和銅379萬噸,同比增長11.8%,9月進口34萬噸,同比下降26.1%。9月份進口的急劇下降也引發了對中國銅需求的擔憂。

消息傳出,歐洲最大的銅冶煉廠Aurubis削減了明年在歐洲市場的精煉銅溢價,被市場解讀為銅市場持續疲軟的迹象,我們更擔心的是,随着國内銅出口攀升,國内外冶煉廠的競争将更加激烈,銅價将受到競價或進一步拖累。

"中國出口資料出乎意料地疲軟,大宗商品回升,銅價在3.8萬元/噸線一直沒有系好安全帶,一輛被拉下車。再加上美聯儲至少每年加息一次的言論,大多數投資者選擇擱置價格。Trotsch Information的分析師Sun Kewen指出。

回顧年初以來的趨勢,統計資料顯示,黑線、鐵礦石、煉焦煤、焦炭自年初以來一直在依次上漲,部分品種自年初以來增幅超過200%。同期,上海的銅價漲幅不到5%,LME在去年年底收于4,689美元,目前交易價格為4,691美元,幾乎為零。

"黑色行業是供給側改革,是中國獨有的品種,而銅則由全球基本面決定,這是主導因素。"國投安信期貨有限公司首席有色金屬分析師車宏雲表示。

方正中間期貨分析師吳江表示,供需之間的主要差異是巨大的。在需求方面,上半年房價上漲,主要受益在于黑色系列品種,房地産基本可以覆寫絕大多數螺紋鋼的需求。相對而言,有色金屬需求行業表現恰逢其時,尤其是銅是國際品種,對其他國家的需求表現也會産生很大影響。在供應方面,年内銅供應過剩,尤其是上遊銅礦,這使得銅價在一定程度上将遭遇上遊抛售壓力。

"供給側改革從供給側淘汰落後産能,鋼鐵行業執行力最強,減産效果最明顯。鋼鐵行業産能規模化後,煤焦等部分品種甚至出現供過于求的局面,導緻價格持續上漲。同時,黑質品種與國外關聯不緊密,大部分品種沒有外期貨,隻有現貨價格,供給側改革的關閉導緻國内受影響品種大幅增加。銅資源主要在國外,世界各地有許多交易所和貿易鍊,價格競争和貿易過程非常透明,受全球供應的整體影響,受國内政策影響相對較小,是以銅的表現不如黑色那麼順利。中銀國際期貨分析師劉超補充道。

增産:達摩克利斯之劍暫停銅價以上

"今年銅的基本面是過剩的。由于消費旺季,銅價在9月份反彈,而中國銅庫存低迷起到了關鍵作用。但進入10月中旬,特别是從上周開始,國内銅庫存開始增加,而從季節性來看,旺季接近尾聲,9月支撐因素發生變化,這使得銅價回落的壓力。"車紅雲說。

銅礦産能保持相對較快的速度。根據ICSG報告,6月份全球銅産量增長3.82%,而ICSG礦山産量預測報告顯示,2015-2019年全球礦山年均産量增長率将達到4.1%。第二季度全球銅礦成本為每噸3,986美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4%,低于去年第一季度的4,057美元和去年第四季度的4,462美元。自去年第四季度以來,面對銅價下跌,一些高成本礦山被削減和關閉,現金支出減少,有效的成本管理發揮了作用。

與此同時,強勢美元使得以當地貨币生産礦石的成本更高。根據嘉能可第二季度報告,嘉能可第二季度的礦山成本下降了25.37%,産量下降了8.7%,低于去年宣布的40萬噸。雖然一些礦山仍在削減産量并降低成本,但更多的是礦山生産,銅供應的快速增長保持不變,這反映在銅加工費上,銅加工費一直保持在100美元以上。

"全球三家銅交易所的總庫存為532,000噸,處于正常範圍的高範圍内。從供需基本面結合庫存來看,全球銅市場供需處于緊平衡狀态,精礦供過于求的預期仍給市場帶來壓力。"劉超說。

曹洋表示,供需過剩仍有加劇的趨勢,必然導緻總庫存繼續呈現增長趨勢,雖然銅融資需求、貿易需求,甚至中下遊的補貨需求都讓這種增長隐形,但一旦需求結果良好, 這種庫存很容易占據主導地位,進而給銅價帶來壓力。截至上周末,國内保稅區和前期庫存的反彈可能是對這種情況的初步反應。

具體而言,曹洋指出,在供給端,全球銅礦的快速擴張導緻加工成本上升,中遊冶煉環節利潤增加,裝置使用率居高不下,這塊生産邏輯短期内難以改變。目前,再生銅釋放的産能一直有限,主要是廢銅原料緊張,但總體來看,這種增減幅度大于減産幅度,國内銅供應增速有望保持在3%以上。在需求方面,家電行業需求隻是一個複蘇階段,需求擴張在跨業務行業空間有限,電力行業需求持續低迷,第四季度國内終端銅需求穩步下滑的可能性更大。

銅價"寒冬"即将來臨

"未來市場将圍繞中國銅終端需求的可持續性,以吸收全球精煉礦物能源的過剩。劉超指出。

我國銅端子消費主要集中在電線電纜、電力裝置制造、變電站裝置制造、汽車及交通運輸、空調、機械、電子和船舶等領域。

根據終端資料的分析,劉超認為,今年1-7月中國終端銅的實際消費量增幅不到3%。消費增長的主要領域是電線電纜,增長超過3%,消費下降的是空調和汽車領域。中國貨币供應量在第四季度小幅收縮的可能性較大,美聯儲對12月加息的預期正在升溫,第四季度整體内外環境仍不容樂觀,終端消費大幅增長的可能性不大,銅價沖擊疲軟的可能性更大。

"從最近的加工費用在105美元左右來看,2016年的銅供應仍然供過于求,但我們認為,最過剩的時間已經過去了。"吳江說。

吳先生表示,智利是世界上最大的銅礦商,由于銅價低迷,智利正在縮減投資,預計今年該國的銅産量将下降5%,而且這一數字還在繼續增長。秘魯今年上半年的銅礦增長一直保持在50%,但這種增長也達到了極限,未來的增長難以維持。

從庫存來看,吳江認為,今年8月份LME庫存經曆了快速上升的過程,主要是由于國内産量增加和進口,但從目前的貿易和進口損益來看,10月份銅進口量将明顯改善,未來銅庫存下降的可能性較大。

從銅的供需情況來看,吳江表示,加工成本高的供應量仍在刺激國内冶煉産量,今年上半年冶煉産量因國内冶煉廠減産、大修等原因,冶煉産量處于短暫節制狀态,但下半年國内産量開始大幅增加, 8月國内銅産量同比增長首次回升至兩位數,預計9月和10月銅産量将保持高位。

"最值得關注的是需求水準,最新資料顯示空調、電力、電線電纜行業下半年明顯擴大增長。根據世界金屬局的資料,基于今年上半年銅供需遠好于預期,我們認為下半年供需增長都将擴大,需求增長速度可能快于供應增長。吳江表示,後續銅市場出現反彈,其邏輯是,中國内生增長反映的需求增長好于預期,冶煉供給短期内難以進一步擴大,中國銅進口将有所改善。國内銅價看在39000-40000元/噸區間,LME銅價為5100美元。

從中長期來看,曹洋認為,銅價繼續下行壓力較大,銅價可能試穿之前的低點,最基本的邏輯還在宏觀層面的抑制和基本面的惡化,時間判斷的是第四季度。一方面,考慮到美聯儲加息的問題,另一方面,第四季度經濟資料出來,可能會錯誤地改善目前需求的預期。但短期市場可能不得不考慮更多的資本擾動,尤其是房地産調控後,投機資金從房地産流出的如果進入大宗商品市場,可能會形成一定的多頭氛圍,進而帶動銅價上漲,但即便如此,銅也難以擺脫黑色趨勢,高庫存和高進口将限制銅的資本追逐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