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也是如此,这边的盒子,黑制市场如火如荼,漫长狂欢节,新高新高;
回顾年初以来的趋势,黑线、铁矿石、炼焦煤、焦炭自年初以来一直在依次上涨,部分品种自年初以来增幅超过200%。上海铜价同期涨幅不到5%,LME铜价去年年底收于每吨4,689美元,最新报价为每吨4,691美元,几乎为零。
同样在金九银十,铜价能否复制黑制的成功?分析人士指出,黑色制度是由供给侧改革带来的,是中国独有的品种,而铜是由全球基本面决定的,主导因素是不同的。铜价继续下行承压,铜价在第四季度可能试探之前的低点。
黑色狂欢 彩色孤独
同样在"金九银十"中,但炼焦煤焦等黑制火爆市场的同时,以铜为代表的有色金属也成了孤舟。上海铜价最近下跌幅度更大,自10月12日以来下跌超过2%。
"最近的飙升一方面受到美元指数走强的抑制,另一方面,市场对其基本面的担忧加剧,我们认为这既包括对精炼铜产量增长的担忧,也包括对第四季度期末需求下降的担忧。Dongso Futures的分析师曹洋指出。
数据显示,截至10月14日,三大交易所表观库存为53.5万吨,每周增加8587吨,国内保税区库存为51万吨,每周增加约2万吨。
1-9月期间,中国进口未锻造铜和铜379万吨,同比增长11.8%,9月进口34万吨,同比下降26.1%。9月份进口的急剧下降也引发了对中国铜需求的担忧。
消息传出,欧洲最大的铜冶炼厂Aurubis削减了明年在欧洲市场的精炼铜溢价,被市场解读为铜市场持续疲软的迹象,我们更担心的是,随着国内铜出口攀升,国内外冶炼厂的竞争将更加激烈,铜价将受到竞价或进一步拖累。
"中国出口数据出乎意料地疲软,大宗商品回升,铜价在3.8万元/吨线一直没有系好安全带,一辆被拉下车。再加上美联储至少每年加息一次的言论,大多数投资者选择搁置价格。Trotsch Information的分析师Sun Kewen指出。
回顾年初以来的趋势,统计数据显示,黑线、铁矿石、炼焦煤、焦炭自年初以来一直在依次上涨,部分品种自年初以来增幅超过200%。同期,上海的铜价涨幅不到5%,LME在去年年底收于4,689美元,目前交易价格为4,691美元,几乎为零。
"黑色行业是供给侧改革,是中国独有的品种,而铜则由全球基本面决定,这是主导因素。"国投安信期货有限公司首席有色金属分析师车宏云表示。
方正中间期货分析师吴江表示,供需之间的主要差异是巨大的。在需求方面,上半年房价上涨,主要受益在于黑色系列品种,房地产基本可以覆盖绝大多数螺纹钢的需求。相对而言,有色金属需求行业表现恰逢其时,尤其是铜是国际品种,对其他国家的需求表现也会产生很大影响。在供应方面,年内铜供应过剩,尤其是上游铜矿,这使得铜价在一定程度上将遭遇上游抛售压力。
"供给侧改革从供给侧淘汰落后产能,钢铁行业执行力最强,减产效果最明显。钢铁行业产能规模化后,煤焦等部分品种甚至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导致价格持续上涨。同时,黑质品种与国外联动不紧密,大部分品种没有外期货,只有现货价格,供给侧改革的关闭导致国内受影响品种大幅增加。铜资源主要在国外,世界各地有许多交易所和贸易链,价格竞争和贸易过程非常透明,受全球供应的整体影响,受国内政策影响相对较小,因此铜的表现不如黑色那么顺利。中银国际期货分析师刘超补充道。
增产:达摩克利斯之剑暂停铜价以上
"今年铜的基本面是过剩的。由于消费旺季,铜价在9月份反弹,而中国铜库存低迷起到了关键作用。但进入10月中旬,特别是从上周开始,国内铜库存开始增加,而从季节性来看,旺季接近尾声,9月支撑因素发生变化,这使得铜价回落的压力。"车红云说。
铜矿产能保持相对较快的速度。根据ICSG报告,6月份全球铜产量增长3.82%,而ICSG矿山产量预测报告显示,2015-2019年全球矿山年均产量增长率将达到4.1%。第二季度全球铜矿成本为每吨3,986美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4%,低于去年第一季度的4,057美元和去年第四季度的4,462美元。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面对铜价下跌,一些高成本矿山被削减和关闭,现金支出减少,有效的成本管理发挥了作用。
与此同时,强势美元使得以当地货币生产矿石的成本更高。根据嘉能可第二季度报告,嘉能可第二季度的矿山成本下降了25.37%,产量下降了8.7%,低于去年宣布的40万吨。虽然一些矿山仍在削减产量并降低成本,但更多的是矿山生产,铜供应的快速增长保持不变,这反映在铜加工费上,铜加工费一直保持在100美元以上。
"全球三家铜交易所的总库存为532,000吨,处于正常范围的高范围内。从供需基本面结合库存来看,全球铜市场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精矿供过于求的预期仍给市场带来压力。"刘超说。
曹洋表示,供需过剩仍有加剧的趋势,必然导致总库存继续呈现增长趋势,虽然铜融资需求、贸易需求,甚至中下游的补货需求都让这种增长隐形,但一旦需求结果良好, 这种库存很容易占据主导地位,从而给铜价带来压力。截至上周末,国内保税区和前期库存的反弹可能是对这种情况的初步反应。
具体而言,曹洋指出,在供给端,全球铜矿的快速扩张导致加工成本上升,中游冶炼环节利润增加,设备利用率居高不下,这块生产逻辑短期内难以改变。目前,再生铜释放的产能一直有限,主要是废铜原料紧张,但总体来看,这种增减幅度大于减产幅度,国内铜供应增速有望保持在3%以上。在需求方面,家电行业需求只是一个复苏阶段,需求扩张在跨业务行业空间有限,电力行业需求持续低迷,第四季度国内终端铜需求稳步下滑的可能性更大。
铜价"寒冬"即将来临
"未来市场将围绕中国铜终端需求的可持续性,以吸收全球精炼矿物能源的过剩。刘超指出。
我国铜端子消费主要集中在电线电缆、电力设备制造、变电站设备制造、汽车及交通运输、空调、机械、电子和船舶等领域。
根据终端数据的分析,刘超认为,今年1-7月中国终端铜的实际消费量增幅不到3%。消费增长的主要领域是电线电缆,增长超过3%,消费下降的是空调和汽车领域。中国货币供应量在第四季度小幅收缩的可能性较大,美联储对12月加息的预期正在升温,第四季度整体内外环境仍不容乐观,终端消费大幅增长的可能性不大,铜价冲击疲软的可能性更大。
"从最近的加工费用在105美元左右来看,2016年的铜供应仍然供过于求,但我们认为,最过剩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吴江说。
吴先生表示,智利是世界上最大的铜矿商,由于铜价低迷,智利正在缩减投资,预计今年该国的铜产量将下降5%,而且这一数字还在继续增长。秘鲁今年上半年的铜矿增长一直保持在50%,但这种增长也达到了极限,未来的增长难以维持。
从库存来看,吴江认为,今年8月份LME库存经历了快速上升的过程,主要是由于国内产量增加和进口,但从目前的贸易和进口损益来看,10月份铜进口量将明显改善,未来铜库存下降的可能性较大。
从铜的供需情况来看,吴江表示,加工成本高的供应量仍在刺激国内冶炼产量,今年上半年冶炼产量因国内冶炼厂减产、大修等原因,冶炼产量处于短暂节制状态,但下半年国内产量开始大幅增加, 8月国内铜产量同比增长首次回升至两位数,预计9月和10月铜产量将保持高位。
"最值得关注的是需求水平,最新数据显示空调、电力、电线电缆行业下半年明显扩大增长。根据世界金属局的数据,基于今年上半年铜供需远好于预期,我们认为下半年供需增长都将扩大,需求增长速度可能快于供应增长。吴江表示,后续铜市场出现反弹,其逻辑是,中国内生增长反映的需求增长好于预期,冶炼供给短期内难以进一步扩大,中国铜进口将有所改善。国内铜价看在39000-40000元/吨区间,LME铜价为5100美元。
从中长期来看,曹洋认为,铜价继续下行压力较大,铜价可能试穿之前的低点,最基本的逻辑还在宏观层面的抑制和基本面的恶化,时间判断的是第四季度。一方面,考虑到美联储加息的问题,另一方面,第四季度经济数据出来,可能会错误地改善当前需求的预期。但短期市场可能不得不考虑更多的资本扰动,尤其是房地产调控后,投机资金从房地产流出的如果进入大宗商品市场,可能会形成一定的多头氛围,从而带动铜价上涨,但即便如此,铜也难以摆脱黑色趋势,高库存和高进口将限制铜的资本追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