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紅星報從崇州市獲悉,位于崇州市的崇州天行博物館已成功安裝世界上最大的"恐龍化石"。
在崇州天興博物館第二展廳,紅星記者看到了這幅"恐龍化石",長39.8米,高15米,非常雄偉,在大型展廳裡都有點着急。根據展廳資料,這是一條馬門西龍,化石發現于中國新疆,據化石研究,它生活在侏羅紀時期。

世界上最大的"恐龍化石"在成都
崇州天壽博物館辦公室主任劉益陽當場透露,"恐龍化石"并不是全身有真物的恐龍化石。"它的化石含量在30%到35%之間,這在屬于成品架構的恐龍中相對較高。按照國際标準,化石含量達到20%,恐龍化石組裝、修複、零件不足,可輔以模型材料。
這也是"恐龍化石""最大"稱号的由來。"這是迄今為止安裝的最大的'恐龍化石'。崇州天舒博物館館長王福東解釋說,迄今為止發現的世界上最大的恐龍化石已經超越了馬門西龍,但化石數量很少,無法完成組裝。
王福東說,恐龍化石早在2003年就在新疆被發現。從2008年到2011年,化石挖掘工作完成,并全部帶回崇州。"當化石回來時,它們需要放置很長時間,直到化石完全幹燥才能組裝。2016年左右,化石架正式啟動,"修複每一塊化石,然後手工完成組裝"。精細的組裝工作到2021年。
其他恐龍化石收藏
除了這塊"恐龍化石",崇州天軒博物館還收錄了70多個物種、100多種其他"恐龍化石",以及猛犸象、巨犀牛、海百合等古生物學化石,是中國古生物學會準許的國家科學教育基地,也是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三級科學教育基地。"我們專注于收集古生物學,動物學,植物學和人類學領域的标本。王福東介紹,成都的化石修複、修複、成型、貨架等技術已居國内位置,達到世界先進水準。
據悉,博物館向公衆開放,有興趣的遊客可以購買門票參觀。
紅星記者劉友立攝影報道
編輯:陳毅曦
(下載下傳紅星新聞,有望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