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周弘:探索國際發展合作的多重世界

周弘:探索國際發展合作的多重世界

周紅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研究系主任/委員、研究員

研究方向:國際政治、福利國家、歐洲研究、對外援助

代表作品:福利國家走向何方,歐盟的力量是什麼,對外援助書

和平與發展是國際關系的根源問題,也是原創性或根本性問題。在世界大變幻的大背景下,發展權、發展方式、發展組織等與發展有關的問題将日益成為外交和國際關系領域的重要問題。了解這些問題的一個關鍵切入點是國際發展援助或國際發展合作。

國際發展援助的起源和階段

主權國家之間交換禮物的曆史由來已久,但往往不為人知。這種交換通常采取實體交換的形式,服從于廣泛的國家利益,甚至服從于在國家中起主導作用的群體的利益。

真正大型和統治地位的國際禮物交換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在此期間,國家之間的送禮獲得了"外援"一詞,通常反映在富國對窮國的援助中,作為國家外交政策的一個組成部分,形成了一套國家間行為。這種外國援助的目的和目的是維護權力平衡或利益模式,例如,維持國家間不平等的貿易關系。對外援助的做法真正反映了國際社會錯落一緻的利益。從形式上講,這種由民族國家主導的外國援助以實物和現金形式提供,通常是雙邊的,并附加了嚴格的條件。真正的利他主義很少使用這些條件來換取公平,财富或資源掠奪。

除了主權國家之間的援助關系外,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對外援助做法已經超越了雙邊範圍,建立了戰略營地,如馬歇爾計劃的情況。馬歇爾計劃從設計到實施,旨在建立西方陣營,鞏固其霸權,進而促進整個西歐的經濟一體化,勾勒出二戰後的經濟和戰略格局。

自1960年代以來,專業發展援助組織——發展援助委員會(經合組織-發援會)已經出現,将世界分為接受援助的北方和南方,同時也使外國援助進入了國際發展援助的新階段。專業援助組織通過整合雙邊和多邊結構,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西方發展援助平台,将"對外援助"的主題轉化為"國際發展合作",進而突出了"發展"作為援助目标的方向。西方推動的雙邊捐助國的"條件性",從冷戰結束後的早期"經濟社會條件"向"政治意識形态條件"轉變。

事實上,南南合作伴随着上述國際發展援助的發展。以中國為代表的國家向南方國家提供援助的時間僅比馬歇爾計劃晚了三年,對非洲的援助幾乎與西歐國家從聯系國制度向援助制度的轉變同步。随着開發中國家自身的發展,南南合作變得越來越重要,并形成了一套與北方捐助國不同的經驗、規則和方式。

在國際發展合作領域,除了北方的傳統捐助者和南方的新興捐助者外,還有國際多邊組織。多年後,國際多邊組織的發展理念展現了北方國家的普遍了解。但是,自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标(MDG)和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标(SDG)建立以來,北方和南方已開始在聯合國架構内進行越來越多的目标,模式和工具整合。

綜上所述,從二戰結束到冷戰結束,再到21世紀,随着國際政治經濟格局的迅速變化,世界見證了不同性質和多樣性的國際發展合作的動力和實踐。這些動态的主題是平行的,它們的關系是複雜的,實踐是多重重疊的。

國際發展援助的多種主題的驅動力和互相作用

通過不同發展援助參與者的活動,我們可以看到不同的驅動因素。例如,從雙邊對外援助行動的角度來看,有交易是由利益的實作,以及由獲得聲譽或曆史繼承驅動的,從多邊機構的角度來看,在多邊組織的專業精神和權威的推動下,從南南合作的架構内,可以看出國家利益的整合和互相作用, 從多邊機構的角度來看,如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标,可以被視為推動凝聚共識和促進達成共識的努力。

是以,如果把國際發展合作的不同主體放在一個全景時空的視野中,我們将看到一個新的多邊主義加上多行動者多行動者,在國際發展合作平台上共存和疊加。如何認識和協調這些差異,如何在世界大變遷的背景下提煉出盡可能多的公約,進而邁向人類共同的未來,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問題。為了更好地了解多世界的國際發展合作,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了解多個參與者的動态和互相作用,這是一個複雜而詳細和深入的研究項目。研究才剛剛開始,還沒有得出任何理論結論。

第二,在務實研究的基礎上,發展理論概念和學術語言。長期以來,官方發展援助一直被用作承認不同來源、不同形式的國際發展援助及其效力的可衡量标準。但随着國際發展的視野開始向更廣闊的領域轉移,可持續發展及其資源的廣度被提上議程,"官方普遍支援可持續發展"(TOSSD)的概念被提出,國際發展合作開始真正超越傳統界限,從概念到行動,接受更多的行動者, 研究進入了一個新的領域。新的議題已經出現,國際發展合作的資源和相關行動者已進入研究領域。可以說,這是一個從實踐到理論的過渡期,研究的轉變并不适合我。

第三,要認真尋找國際發展合作主體之間的共同點和特點,以及它們的相關性和互相關系。北方和南方國家在這一領域存在差異、互相關系和互相關系,從中可以得出最多的公約。在許多專業國際會議中,讨論可能涉及中國人,印度人,德國人,美國人,他們可能有不同的觀點,但聯合讨論的結果是另一個中立的結論,即提煉出的公約數量最多的結果。這個共同的結論不是沒有你赢或失去我,而是你有更多的我,我有你。數量最多的公約與雙邊國際發展援助并行不悖,是對雙邊發展援助的超越。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 中國社會科學期刊 作者:周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