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86年世界杯上,南美洲有四個名額。十支球隊分為三組,第一組四支球隊,第一組有資格參加世界杯,第二和第三支球隊有資格參加附加賽。第二和第三組是三支球隊,第一組有資格參加世界杯,第二組有資格參加附加賽。晉級附加賽的四支球隊被抓到互相争鬥,最終決定了最後的名額。

第1組由阿根廷、秘魯、哥倫比亞和委内瑞拉組成。阿根廷無疑是小組賽的絕對王者,畢竟他們有馬拉多納坐在城裡,他們也以一波四連勝提前決出領先優勢。但在第二回合對陣秘魯的比賽中,阿根廷未能取勝,首先是客場1-0,然後是主場2-2。但阿根廷仍然以9分在小組中排名第一,直接獲得世界杯資格,秘魯和哥倫比亞相差兩到三分,晉級附加賽。
第2組由三支球隊組成:烏拉圭、智利和厄瓜多。盡管烏拉圭在1983年赢得了美洲杯,并且陣容中有像弗朗切斯科利這樣的球員,但他們的排位賽之路卻很混亂。0-2輸給智利的比賽讓他們暫時處于被動狀态,但在最後一場比賽中,他們在主場以2-1擊敗智利,以驚心動魄的勢頭直接晉級小組賽,而智利隊在小組賽階段獲得第二名,并獲得了附加賽的資格。
第3組的三支球隊是巴西,巴拉圭和玻利維亞。巴西隊在小組賽中表現輕松,首先是兩個客場2-0戰勝玻利維亞和巴拉圭,這使他們取得了領先,盡管他們在接下來的兩場比賽中以1-1戰平,但他們在小組中排名第一,巴拉圭在小組中排名第二。
南美資格附加賽第一回合于1985年10月27日開始,智利對陣秘魯,巴拉圭對陣哥倫比亞,智利4-2秘魯,巴拉圭3-0哥倫比亞。第二回合比賽于1985年11月3日進行,秘魯0-1負于智利,智利赢得兩輪晉級下一輪,哥倫比亞盡管以2-1戰勝巴拉圭,但以總比分被淘汰出局。在最後一場比賽中,巴拉圭隊以3-0獲勝,然後以2-2戰平智利隊,在南美洲排名最後。
在中美洲和北美,墨西哥自動獲得東道主席位,其餘球隊将争奪唯一的席位。中美洲的比賽也是三個階段,美國隊等10支球隊開始接球絕殺,獲勝者晉級下一階段的比賽。美國、洪都拉斯、薩爾瓦多、海地和蘇利南擊敗對手晉級。
第二階段是将九支隊伍分成三組,小組雙循環比賽,第一組晉級下一階段。洪都拉斯、薩爾瓦多和蘇利南被歸入第一組。薩爾瓦多和蘇利南在兩場比賽中取得領先,薩爾瓦多以3-0的比分輕松開局。洪都拉斯表現不佳,面對蘇利南隻有一場平局,是以洪都拉斯和薩爾瓦多對陣老朋友的直接比賽一定能夠走出這個小組,結果薩爾瓦多在主場對陣洪都拉斯,客場隻以0-0的比分,洪都拉斯最終對陣薩爾瓦多晉級下一輪。
第2組是加拿大,瓜地馬拉和海地之間的比賽。盡管與瓜地馬拉1-1戰平,但加拿大隊在還剩三場比賽的情況下晉級。
第3組由美國、哥斯達黎加和千裡達托貝哥組成。哥斯達黎加和美國以雙柏忌擊敗千裡達托貝哥,使小組的最後兩場比賽至關重要,哥斯達黎加在主場以1-1戰勝美國,然後在客場以1-0的比分退出小組賽。
比賽的最後階段也是三隊循環,第一支獲得世界杯參賽資格的球隊,結果加拿大隊以2勝2平赢得第一場勝利,這是球隊曆史上的第一次,也是迄今為止隻有一次獲得世界杯參賽資格。
非洲地區的預選賽可能是各大洲最簡單的世界杯,各隊互相對抗開始淘汰賽,共進行四個階段的較量,最後階段的四支球隊決定了兩個席位。最終,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成為勝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