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表現”到“革命”——創造社時期的成仿吾

作者:光明網

大家

作者:姚丹(閩南大學文學院教授)

學習一點傳記

程義烏(1897-1984),湖南新華社,教育家、作家、翻譯家。他早年在日本學習,1921年回到中國。于大福等人與郭沫若共同創立了知名文學團體"創意社會"。1928年,他加入法國巴黎的中國共産黨,并擔任中國共産黨在巴黎和柏林的一個分支"紅燈"出版物的主編。1931年9月,他回到上海參加"左翼社會科學家聯盟"的組織。1934年參加長征。抵達陝北後,曆任中共中央黨校校長,後任陝西北方公學校校長、華北聯合大學校長、華北大學副校長。新中國成立後,曆任中國閩大學副校長、東北師範大學校長、山東大學校長、黨委書記、中國民大學校長、黨委書記等職務。著有《長征回憶錄》、《模仿我的文章》等,被翻譯成《共産黨宣言》、《哥達綱領批判》等。

從“表現”到“革命”——創造社時期的成仿吾

我在人民大學的中國形象

程義烏是無産階級革命家,忠誠的共産主義戰士,新文化運動的重要代表,無産階級教育家和社會科學家。作為一名革命家和教育家,他的曆史成就得到了廣泛的認可,作為"新文化運動的重要代表",程文傑的貢獻還沒有得到充分的總結。今年是創世學會成立一百周年,程義烏是貫穿創作後時期最重要的理論家,是以,我們有必要回顧一下他傑出的一生,對創世社會時期文學理論探索的成就和失敗進行公正的評價。

作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代表,程志強最重要的貢獻是為創造型社會樹立了積極的文學觀念,為已經開展了五年、以現實主義為特征的中國新文學注入了"想象"和"情感"元素。他高舉"文學是時代的良知"的旗幟,為郭沫若反映"女神"的"時代精神"做出初步理論開辟了道路。同時,他也本着新生小牛不怕老虎的精神,當時已經獲得了廣泛口碑的新詩詩人和小說家發起"旋風"式的批評,他胡石"試集",周佐人翻譯了日文詩句、于平波等新詩, 冰心寫的小詩,魯迅小說集《呐喊》的批判,是藝術的洞察。他批評的勇氣,以及他在批評中表現出的才華和洞察力,都是值得稱贊的。程文貴的批評極大地推動了中國新文學的發展。然而,由于他在曆史上對魯迅的"錯誤認可",程文對中國文學理論和創作實踐的貢獻并沒有得到很好的總結。一百年後,我們可以用更客觀的眼光看待當年的批評和争議,超越固有的思維方式,還原曆史前進的邏輯,總結為我批評的建設性部分,不回避其曆史局限。

從“表現”到“革命”——創造社時期的成仿吾

延安時期程的畫像

被遺棄的工作文本:留學生涯與文學啟蒙

程義武在開始文學批評生涯時使用的最重要的理論資源是德國表現主義,這與他的留學經曆密切相關。1910年,13歲的程義武跟随哥哥程玉武,來到名古屋五年級的一年級。1911年,程铿回國參加革命,而留在日本的程義烏則從名古屋來到東京補習班,然後進入岡山第六高等學校第二系(工學),進入大學預科學習階段。程義烏曾與大哥一起編纂過一本英語詞典,再加上他偉大的語言天賦,在岡山六高,他是唯一一個沒有字典課的中國學生。第六高中的第一門外語是德語,"外語課很重,總是喜歡選一些文學名著來做課本。這是日本外語教學的突出特點,教師以文學作品作為教材來教中文,這使得學生在學習外語的同時,也了解和欣賞國家的文學。程先生對歐洲文學,特别是德國文學的興趣,與六高時期的研究密切相關。在那裡,他研究了歌德和席勒的作品,後來又涉足康德的美學。他對表現主義的了解也始于這一時期。作為語言讀者學習外國文學激發了他對文學的興趣。

郭沫若是岡山六高中相識的同學,是程霆文對文學活動的熱衷。1915年夏天,兩人相遇,因為他們都對富裕國家有抱負,對文學充滿熱情。他們經常一起爬山,一起劃船,海浪般地遊進深海。更多時候,我們一起交流文學理想。即使在那時,他們還是被東京帝國理工學院錄取,這是一所武器制造學校,醫學研究,熱愛文學。當時,新推出的《新青年》雜志推出,推廣鄉土文學,時代的最新潮流漂洋過海來到日本。敏感的郭沫若先跳去嘗試,就開始寫新詩,1919年至1920年間寫了《雪朝》,其中"我仿佛完全要轉向光流"是我最欣賞的詩句。程還追随郭沫若,郭沫若于1920年開始寫詩,這些詩歌"異常委婉,包含着難以捉摸的悲傷"。程義烏、郭沫若和同在東京帝國大學餘大福、章子等人逐漸熟悉,來探讨"一本純文學雜志"的運作。當時,他們的文學理想更傾向于"浪漫主義"和"藝術換藝術"的傾向。

受文學理想影響,受專業研究幹擾,程義烏和郭莫羅在放棄學業後于1921年4月回到上海。兩人一起進入台東書局,中間遇到了一些曲折,最後進入模仿我的妥協到長沙工作,換來郭莫羅留在台東書局,這為社會後期出版業務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準備。1921年7月,日本成立創造協會。此時在長沙軍工廠擔任技術鄭(總工程師)的程義烏,為了專心創作編輯和寫作工作,并辭職到上海。他在出版、審評、編輯甚至出版的全過程中都下功夫,既做了理論工作,又做了創作,這才是真正的"創造社會的支柱"。

從“表現”到“革命”——創造社時期的成仿吾

《創意月刊》創刊照

爆破新世界:早期社會理論建構的創造

在創世社會的早期,從1922年到1926年,程寫了40多篇文學理論和批判文本。其中最重要的是1923年在《詩歌的防禦戰》和《新文學的使命》中發表,為"創造社會"創造了一個新的世界。他不是馬克思主義者,他的文學理論背景是從柏拉圖、亞裡士多德到康德的西方古典美學,當時是新表現主義。

在他後來頗具争議的文章《新文學的使命》中,他明确提出了"文學是時代的良知"的命題,他所謂的"新文學的使命"由"時代的使命、中國人的使命、文學的使命"三個項目組成。雖然創作社團在現代文學史上以"藝術換藝術"而著稱,但并非"藝術專派",是程娥提出的"三大使命"。我早年包括"社會美學"方面。文學是"時代的良知",而這個時代是"一個肉體弱、權力和不公正的時代,一個良知枯萎、無恥的時代,一個物利競賽、冷酷無情的時代","我們的時代充滿了虛僞、罪惡和醜陋"。程義烏在文中大聲疾呼時代問題,并認為文學能夠表達世界的苦難,激發變革的希望,相信文學如果"表達自我的能力得以豐富",就能"消除一切精神和精神上的障礙"。

他宣稱文學"是針對我們的感受",是"旨在傳達一種心靈或事物現象的感受",堅信"文學永遠是關于生命的情感,情感是它的終結"。這種觀點很容易被了解為強調文學的"主觀性"。但是,程的"主觀"和"客觀"并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根據翟昭平的研究,程的模仿是在康德認識論意義上建立"文學普遍性"和"客觀性"的"主觀""表達"。翟兆平指出,"程毅使用的'主觀'和'客觀'的概念與我們一般所了解的哲學概念不同",但可以對應康德認識論的"主觀演繹"的三個階段,即模仿我所總結的"在意識中,直覺和其他單一系統由經驗統一,是主觀統一的, 如果全面Verstand的統一性可以稱為客觀的。是以,我所說的"主觀"是經驗的綜合,"包含超個人性",即普遍性,是以也具有"客觀性"。這說明他主張寫"内在"文學,不僅要寫私人的特殊情懷,還要用有特色的個體來表現整個時代,即展示普遍性。

在這種"普遍"和"特殊"的意義上,他區分了"表達"文學和"複制"文學,前者是重中之重。可以"大而小,可以部分暗示一切"的文學作品是他肯定"表達"的文學作品,而"全部顯示"的文學作品則是文學的"描述"和"再現",他批評為"無所事事"。他呼籲作家"活出時代,有意識地表現出來",這樣"普通人就有機會反思自己的生活,并有可能做出判斷"。他認為,好的文學作品"是'表演'而不是'描述'","描述隻是作家的最後一技藝","描述"是"自然主義",是"輕盈""平凡"甚至"庸俗"。有了這個架構,他對五四時期的文學作品進行了嚴肅而有價值的批判。他毫不留情地将魯迅在《呐喊》中的大部分作品歸類為"粗俗"作品的"重演"。郭沫若說,他為創世社"炸毀了一個新世界",向魯迅投下了幾枚最重的炸彈。程對《呐喊》的批評主要認為,魯迅比"描述"長,不擅長"表演"。他認為,《呐喊》聚焦《廣告狂人日記》是博物學家倡導的記錄,《孔一熙》《AQ鄭傳記》是膚淺的紀實傳記";

長期以來,對程某批評魯迅的解釋,大多是"誤會"。這實際上是一種遠離具體曆史背景的善意辯護。程義烏對"再現"的"表現",表明他對藝術和文學的看法與魯迅不同。就像表現主義一樣,程霆姥模仿我的"表達内心"作為文學的最高追求,是以《呐喊》被他高度肯定為"端午節",因為小說中充滿了作者的"想表達自己的努力",而這種"表演"很可能暗示着整個社會。是以,程對魯迅作品的批評不是誤解,而是基于他表現主義的文學批評标準。

從“表現”到“革命”——創造社時期的成仿吾

程義烏(右一)與創意學會會員于大福、郭莫羅、王杜清。資訊圖檔

轉向"革命文學":對創造社會後期的理論貢獻

1926年是程義烏的第二個"爆發時期",他開始轉向"革命文學"。

1926年3月初,郭沫若申請廣東大學文理部主任一職,郭沫若赴廣州寫《革命與文學》,這是第一篇宣傳無産階級革命文學的文章,具有開創性的工作。程雯雯也緊随其後,出版了《革命文學及其永恒性》。但對"革命文學"和"革命"的了解還是有些模糊的。"革命是有意識的飛躍,"他說。不要問,是群體和個人,所有有意識的飛躍,都是一場革命。可以肯定的是,這裡的"革命"還處在"民族革命"的背景下。這時,程義烏強調"革命"和人的情感和人性,他"革命感情"是"革命文學""品質的規定":"革命文學不是因為'革命'這個詞而必然的革命現象作為主題;而是因為"革命"這個詞而有必要把這種現象作為主題;即使一部作品是從革命的事實中得出的,它仍然可以是非革命性的,更不用說文學了。另一方面,即使它的材料沒有從革命中拿走,不怕它是一件小事,隻要它的感情是革命的,在人類的死心裡,炸毀了革命的信念和熱情,這部作品就不能說是革命性的。"這方面強調了文學的情感特征,另一方面,也突出了文學的功能。

"如果文學是革命性的,它的作者必須是一個革命狂熱的人,如果它永遠是一個革命文學,它的作者必須徹底滲透并追溯永恒的真正人性,"他說。"而'永遠的人性'是指'真愛、公義之愛、鄰舍之愛等'。他對文學的定義是"文學的内容必然是人性"。這些顯然是"資産階級""人道主義"的集合,沒有太多的"無産階級意識"。隻有當我們說"群體意識"時,才有一種新興階級的感覺:"當我們保持自我意識時,我們必須保持我們的社群意識;這樣,革命文學就可以産生和永久化。"從上面的引文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1926年倡導的"革命文學"的模仿我,對"革命文學"的認識還沒有達到"意識形态""階級意識"的高度。

1927年夏天,程義武赴日,從已故創意社會活動家李楚麗等人那裡獲得了新的理論靈感,逐漸形成了自己比較成熟的"革命文學"觀。20世紀20年代下半葉,李楚麗、馮乃超等後期創作社團成員在日本東京帝國大學學習,與1921年回國的郭沫若、程義烏不同,他們正處于日本無産階級文學重新興起的時期。東方大學學生的馬克思主義學習和閱讀活動非常活躍,李楚麗等人也很活躍,經常一起讨論無産階級文學。他們遵循日本無産階級政治文化陣營提出的以福本和福本理論為指導的"方向性轉變"的口号,希望在中國文學中實作"變革"。程義烏到東京就是受李楚麗等人的影響而激進的皈依思想,在日本,就是寫出"從文學革命到革命文學"的"轉變"文章。所謂"轉變",簡而言之,就是從"資産階級革命"到"無産階級革命",從"小資産階級文學"到"革命文學"(無産階級文學)。

在日本,程義烏寫了《從文學革命到革命文學》,明顯受到李楚麗革命文學思想的影響,進一步強化了原來對"再新興文學"的批評。與以往的文學觀相比,程義烏有幾點更清楚。首先,它是關于"文學革命"的本質。其次,他提出創造社會是具有獨立曆史地位的一代人,以差別于"文學革命"一代,并作為"革命文學"的中介。第三,他明确提出,作家需要克服自身的意識,實作"奧韋奇變遷",才有可能走向"革命文學"。從出版時間看,程義烏的《從文學革命到革命文學》和李楚麗的《如何建構革命文學》是在同一個月出版的,可以算是倡導"革命文學"最重要的兩部作品。李楚麗的文章比較理論化,而模仿我的文章,是以文革十年來文學史的事實為依據的,是以更有血有肉。

首先,程義烏明确地把"文學革命"定性為"小資産階級文學"。程義烏肯定了五四文學革命的早期階段,但對其整體狀态并不滿意,鄭文傑模仿了我對文學革命的整體文學觀點,認為這是一場健康的文學觀點,這是由小資産階級作家創造的主體,他們"創造了一種非驢非馬的'中間'語言,打小資産階級的壞根源"。

然後,他肯定了創造界是文學革命唯一和最偉大的成就,甚至認為創造界的"創造性努力""拯救了我們整個文藝革命運動","受創造界的啟發","新文化運動幸免于分裂"。當然,在程義武所接受的"無産階級文學"的理論觀點下,創造社會的問題也非常明顯,這是作者"小資産階級的獨特根源"所決定的作品的"浪漫主義和感傷主義"的特征。但程義烏做了進一步的辯護和分析。他認為,與資産階級相比,這種小資産階級的根源"仍然是革命性的"。是以,隻要作者願意有意識地體驗"Ovokh變革"——即意識的轉變,通過自我否定來"獲得階級意識",那麼他們仍然可以"煽動'印度-李更追逐亞洲'責任的革命"。社會創作的連續性早期注重對文學語言和形式的追求,要求創作"使我們的媒體貼近農業勞工的語言,我們想以農業勞工為對象",甚至說了這樣一句激烈的話語:"克服自己的小資産階級根源,把你的背對準将'奧夫赫改變'的階級, 一步一步地,到農業勞工的那個"Ob"。"

結語

回顧他從1922年到1928年的文學理論和文學批評實踐,我們可以看到他的價值和意義,以及他的局限性。從建設性的角度來看,在社會的早期創作階段,程義烏在理論上為他們樹立了一個"文學是表演時代的良知"這樣一個"社會審美"雙重追求的目标;在創世社會後期,他開始倡導"革命文學",并逐漸形成了完整的理論思想,初步确立了中國"革命文學——無産階級文學"的理論内涵。

在他的一生中,文學理論和批評的實踐集中在1922-1928年。從那時起,他的道路逐漸轉向革命。他與魯迅的關系在1927年開始解凍。1927年初,程義烏起草了《中國作家關于英國知識分子階層和公衆的宣言》,聯系魯迅并得到他的支援,并共同簽署了《宣言》。1933年在上海與魯迅直接接觸時,程某對魯迅的了解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和提高。魯迅逝世後,他立即寫了一篇紀念文章,稱贊魯迅的作品反映了時代的黑暗,充分肯定了魯迅的政治了解達到了他那個時代的"最高标準"。

1937年10月19日,毛澤東在陝西大學公學發表演講,承認"魯迅精神",稱魯迅為"新中國的聖人"、"偉大作家"、"民族解放的先驅";毋庸置疑,毛澤東對魯迅的高度評價,與程某早期對魯迅過時的小資産階級知識分子的定位,是完全不同的。很有價值的是,一生的"直率直率"變成了模仿我,從來沒有為他們之前批評魯迅的文字做一篇翻案造詣的文章。他被過分修飾,在後來的幾年裡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完成了自己在辯論中與魯迅的事業願景——即要成為一名革命者,在革命事業中發展革命感情,完成革命文學必須有前期準備。正如他對陝西省立學校流動劇團的同學們所說,"要走向廣大工農群衆",了解他們的生活和思想變化,進而實作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變化。讓文學工作者稍有遺憾的是,從此他再也沒有回到革命的文學事業,而是獻身于終身教育事業。

今年是創意社會成立一百周年,在充分展示郭沫若、于大福等人文學成就的同時,也要認識到,創作社會時期的理論和批判實踐是建設性的、影響深遠的。

光明日報(2021年10月11日第11版)

來源:Guangming.com-光明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