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在1955年軍隊中曾诙諧地說:男人有眼淚不輕彈,隻是因為不給頭銜。對于長期飽受磨難的沙場,革命時代那些從死裡逃出來的士兵,軍銜無疑是一個足夠的認可,但是由于種種因素,在等級的考核上總是有争議的,有一些個性的将軍,都對授予自己的軍銜感到不滿,抱怨着,比如王近山, 丁勝,丁勝甚至聲稱要把勳章挂在狗的尾巴上。
然而,并不是每個人都那麼認真地對待軍銜,徐立清将軍主動找羅榮榮元帥,要求爵位,他作為軍銜的主要負責人,覺得自己想起一個上司角色,在他的堅持下,原本要授予他将軍軍銜,難的是成為中将, 大風燦爛的節日,足以讓很多人出汗。有許光大将軍,也多次問毛主席,說他資曆太淺,甚至不能與許多海軍上将相提并論,是以,要求将自己授予海軍上将,但毛主席等人在他為裝甲部隊建設做出貢獻時,并不同意,即便如此,許光達要求減少他們的行政待遇, 他是唯一一個享受一般待遇的人。

當然,說到最高國家,它将屬于鄧小平,他已經兩次辭職,第一次不想要元帥,第二次不想要将軍。
1955年,除了十大著名元帥周恩來、劉少奇、鄧小平還被提議授予元帥軍銜,而毛主席則被提議授予元帥軍銜。
提案送出後,毛主席果斷拒絕了大元帥,說穿大元帥的衣服不舒服,不說,怎麼對付人民?是以他下定決心不做大元帥。同時,他重點對周恩來、劉少奇、鄧小平說:"在我看來,你不要元帥軍銜,在當地工作同志,不參加軍銜的授予。"
周恩來、劉少奇、鄧小平自然了解了毛主席的意思,都說過不要元帥軍銜,同時,在會見中李仙年等人也說過不要将軍級。
鄧小平自參加革命以來,長期奮戰在前線,功勳卓著,在紅軍時期,他是百色起義的上司人之一,在抗日戰争期間,他是129師政治委員會,解放戰争期間,第二屆在野黨政治委員會,總任黨委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在進入中央政府之前,他曾擔任西南軍區政治委員會,無論是資曆,還是戰争努力,元帥都是名副其實的,但他響應了毛主席的号召,但他辭去了軍銜。
由于曆史原因,軍銜制度于1965年被廢除,但随着軍隊在1970年代後期開始現代化,并且在越南自衛反擊中沒有軍銜的不便,中央委員會決定在1988年授予解放軍二等軍銜。
在這次軍銜儀式上,洪學志、劉華清、秦啟偉等10人被授予将軍軍銜,當時,在将軍軍銜上,還有一位一等上将。在公衆心目中,作為改革開放總設計師的鄧小平是一等總人選。
然而,鄧小平拒絕了,他說他雖然是軍委主席,但仍然不想要好的軍銜,當時,很多人一再勸說他,他說:"毛主席不想要大元帥,我不想要軍銜。"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另一位海軍上将候選人楊尚坤也被軍委副主席楊尚坤拒絕了。
為什麼不采取第一級将軍的軍銜呢?楊尚坤特别解釋說:"鄧總表示他不想要軍銜,我是武玉門的文職人員,也不想要軍銜,如果軍委主任和副主席不想要軍銜,成為文職,我看全軍是一個很好的影響力,全軍順利轉變文職是一種推動。"
可以看出,鄧小平辭職的一級上将,除了品德高尚,或者為全軍以身作則,推進軍隊改革的同時,也曾說過軍銜,由于各種因素,不可能達到水位,鄧小平做到了, 但也給一些人作為榜樣 - 無可争議。它還確定了軍隊的團結。
此外,鄧小平拒絕一等上将,但也考慮到老同志的面貌,在準備軍銜考核(1986年)時,1955年,10位元帥中仍有4位,分别是劉伯成、徐強、餘榮榮和葉建英,前十将領中還有3人還在, 黃克成、譚正、肖金光。如果他們被授予一個等級,他們應該授予什麼等級?不能統一授予将軍!其實,當時也有人建議不要用一等将領取代元帥、将領,但鄧小平在咨詢了上述七個人之後,最終決定不讓元帥和将軍。
最終,1988年的頭銜中沒有一等海軍上将,該頭銜于1994年正式廢除,現在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最高軍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