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在1955年军队中曾诙谐地说:男人有眼泪不轻弹,只是因为不给头衔。对于长期饱受磨难的沙场,革命时代那些从死里逃出来的士兵,军衔无疑是一个足够的认可,但是由于种种因素,在等级的考核上总是有争议的,有一些个性的将军,都对授予自己的军衔感到不满,抱怨着,比如王近山, 丁胜,丁胜甚至声称要把勋章挂在狗的尾巴上。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那么认真地对待军衔,徐立清将军主动找罗荣荣元帅,要求爵位,他作为军衔的主要负责人,觉得自己想起一个领导角色,在他的坚持下,原本要授予他将军军衔,难的是成为中将, 大风灿烂的节日,足以让很多人出汗。有许光大将军,也多次问毛主席,说他资历太浅,甚至不能与许多海军上将相提并论,因此,要求将自己授予海军上将,但毛主席等人在他为装甲部队建设做出贡献时,并不同意,即便如此,许光达要求减少他们的行政待遇, 他是唯一一个享受一般待遇的人。

当然,说到最高国家,它将属于邓小平,他已经两次辞职,第一次不想要元帅,第二次不想要将军。
1955年,除了十大著名元帅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还被提议授予元帅军衔,而毛主席则被提议授予元帅军衔。
提案提交后,毛主席果断拒绝了大元帅,说穿大元帅的衣服不舒服,不说,怎么对付人民?所以他下定决心不做大元帅。同时,他重点对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说:"在我看来,你不要元帅军衔,在当地工作同志,不参加军衔的授予。"
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自然理解了毛主席的意思,都说过不要元帅军衔,同时,在会见中李仙年等人也说过不要将军级。
邓小平自参加革命以来,长期奋战在前线,功勋卓著,在红军时期,他是百色起义的领导人之一,在抗日战争期间,他是129师政治委员会,解放战争期间,第二届在野党政治委员会,总任党委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在进入中央政府之前,他曾担任西南军区政治委员会,无论是资历,还是战争努力,元帅都是名副其实的,但他响应了毛主席的号召,但他辞去了军衔。
由于历史原因,军衔制度于1965年被废除,但随着军队在1970年代后期开始现代化,并且在越南自卫反击中没有军衔的不便,中央委员会决定在1988年授予解放军二等军衔。
在这次军衔仪式上,洪学志、刘华清、秦启伟等10人被授予将军军衔,当时,在将军军衔上,还有一位一等上将。在公众心目中,作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是一等总人选。
然而,邓小平拒绝了,他说他虽然是军委主席,但仍然不想要好的军衔,当时,很多人一再劝说他,他说:"毛主席不想要大元帅,我不想要军衔。"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另一位海军上将候选人杨尚坤也被军委副主席杨尚坤拒绝了。
为什么不采取第一级将军的军衔呢?杨尚坤特别解释说:"邓总表示他不想要军衔,我是武玉门的文职人员,也不想要军衔,如果军委主任和副主席不想要军衔,成为文职,我看全军是一个很好的影响力,全军顺利转变文职是一种推动。"
可以看出,邓小平辞职的一级上将,除了品德高尚,或者为全军以身作则,推进军队改革的同时,也曾说过军衔,由于各种因素,不可能达到水位,邓小平做到了, 但也给一些人作为榜样 - 无可争议。它还确保了军队的团结。
此外,邓小平拒绝一等上将,但也考虑到老同志的面貌,在准备军衔考核(1986年)时,1955年,10位元帅中仍有4位,分别是刘伯成、徐强、余荣荣和叶建英,前十将领中还有3人还在, 黄克成、谭正、肖金光。如果他们被授予一个等级,他们应该授予什么等级?不能统一授予将军!其实,当时也有人建议不要用一等将领取代元帅、将领,但邓小平在咨询了上述七个人之后,最终决定不让元帅和将军。
最终,1988年的头衔中没有一等海军上将,该头衔于1994年正式废除,现在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最高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