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熱播的《榮耀與夢》中,王勁松憑借對蔣介石三分入木頭的精彩演繹,在網際網路上赢得了贊譽。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扮演蔣介石的演員不少于十人。
既有孫飛虎、馬曉偉等"職業家庭",也有張國、陳道明、王勁松等敢于挑戰的"非特種演員"。
但在衆多蔣介石演員中,最受歡迎的是"第一代蔣介石"趙恒铎。
關于趙恒铎,我們對他的了解更多是停留在蔣介石的影視作品中,其實他70年的人生經曆,有太多的故事要講。
01、
1930年,在中國軍事混亂的時代,趙恒堂出生在河南省正山市的一個村莊。
趙恒铎兩歲時,父親突然去世,不久大哥加入新四軍後也死在戰場上,留下他和母親相依為命。
雖然生活很艱難,但從國小到國中,趙恒都沒耽誤。
多年後,趙恒铎談起在縣城讀中學的那段時間,還是很感慨的。
在每周的課程結束時,他步行60英裡回家,帶走了足夠一周的幹糧,然後徒步60英裡回到學校。
過去的青春充滿了太多的心痛,也是在這段時間裡,趙恒堂和"文學"這兩個字形成了一個命運。
趙恒铎在"戲曲之鄉"河南長大,也愛上了戲曲。
他喜歡跟着媽媽和鄉親們聽戲,慢慢地他可以哼幾句話,唱一個眼神。
直到1949年1月的一天,趙恒堂的文藝才華才被經過村子的解放軍發掘出來。
看着這個瘦弱卻又愛唱歌跳舞的大男孩的眼睛,他們都覺得,如果時間到了,這個男孩一定是宣傳隊的好種子。
他們問趙恒铎是否願意跟着部隊走,趙恒道稍稍猶豫,沒有說一句話:走!
并不是因為思想意識有多高,這個在窮困潦倒的生活奮鬥了很久,年輕人,當時隻想吃一碗米飯。
但他沒有意識到,這個看似簡單的決定,會是他人生的轉折點。
02、
跟着部隊南北,真的讓小山村趙恒都的成長打開了他的眼界。
跨越長江到總統府,到後來一路南到兩湖區,軍隊生活被趙恒铎的經曆和經驗所豐富,這些經曆也成為他未來演出的寶貴積累。
業餘時間,他跟着軍隊的演員們練習表演,沒過多久就跳進了宣傳團隊的文學骨幹。
幾年後,表現突出的趙恒铎調到新成立的總政文兵團,成為正式的戲劇演員。
在劇團的那些年裡,趙恒铎參與了很多戲劇,雖然劇本并不沉重,但他盡力為工作做準備,努力把每個角色都安排到位。
直到40歲,趙恒都到了退休的年齡,面臨着回國的可能,但他想留在北京從事一場演藝事業。
但趙恒铎确實留在了北京,但由于十年特殊時期文學戰線的全面衰落,他被送到工廠當學徒。
從劇團的老演員到工廠學徒,巨大的跌落讓趙恒不止一次難以接受,但畢竟是被風浪人親身經曆的,趙恒堂慢慢也接受了現實的安排。
在工作上一個懵懵懂懂的他走進工廠,跟着勞工認真學習經驗和技術,謙虛而腳踏實地,很快又與勞工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後來,廠長們得知,趙恒堂原本是演員,專門把他調到工會負責文體工作,于是他以一種特殊的方式回到了文藝圈。
經過十年的動蕩,趙恒铎回到了熟悉的舞台,繼續他的演藝生涯。
但當時趙恒都沒想到,不久他會去拍電影,也成為蔣介石的特約演員。
03、
1978年,長春電影制片廠準備制作革命戰争電影《大渡河》,尋找合适的特輯演員。
《大渡河》的導演是前片《正午風雲》等經典電影的林農,為了找到飾演蔣介石的演員,林農跑遍了江南北,最後還看中了朋友推薦趙恒铎。
選擇趙恒道最關鍵的一點是,趙恒道在外表上确實和蔣介石太相似了。
但除此之外,趙恒堂還有兩個明顯的劣勢。
首先,他已經離開舞台10年了,還沒有完全恢複到正常的表演狀态。
其次,雖然老演員有20多年的演藝經驗,但趙恒铎對這部電影并沒有底氣,尤其是對于這樣一個角色。
是以,在準備這個角色的過程中,趙恒花了很多時間去了解和弄清楚如何塑造這個曆史人物。
在人民政協的幫助下,趙恒堂拜訪了杜玉明、宋希玄等前國民黨進階官員,向他們了解了蔣介石的性習慣和民事。
此外,他還閱讀和觀察了大量的曆史文獻、錄像資料,包括各種國内外蔣介石的傳記,都曾被買來仔細研究。
有些努力沒有白費,趙橫島的"大渡河",很大程度上恢複了蔣介石的幾點風度。
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蔣介石的形象第一次出現在大銀幕上。
《大渡河》成為趙恒道進入電影圈的敲門磚,此後他也受邀出演了更多的電影。
《紀紅昌》、《四渡赤水》、《陳偉走出危險》......随着蔣介石在更多電影中扮演的角色,趙恒铎的表演也越來越得心應手。
不過,真正讓趙恒鬥的表演得到了公衆的認可,還是電影《血戰台莊》。
04、
在此之前,很多人覺得趙恒铎的表演不如另一位蔣介石特别演員孫飛虎。
但《血戰》改變了很多人的看法,趙恒道以冷靜的表演,展現了蔣介石更加多面的個性水準。
例如,在烈士王明章的追悼會上,雖然日本轟炸機繼續飛行,但蔣介石沒有退縮,并向他的将軍們發出了"危險不怕,視死亡為家"的呼籲。
影片對蔣介石的客觀形象呈現,也引起了台灣的關注。
看完電影後,蔣介石的兒子蔣經國忍不住對趙恒铎的表演點了點頭。
也多虧了這部電影,趙恒铎在幾年後的《大結局》三部曲中再次由蔣介石主演,這部史詩主題系列也成為趙恒铎表演的片場。
一方面,我們可以看到,這隻沉浸在政治中的幾十年前的狐狸剛剛站在了自己的一邊。
當老朋友陳柏向蔣介石求洗國民黨時,蔣介石從笑臉走向陰郁,針在米安裡的表現将蔣介石的形狀捏到位。
最後國民黨軍隊逃往台灣,蔣介石一句"這去不埋葬的地方",語氣無法掩飾悲傷和無奈。
趙恒铎在"大決戰"中蔣介石複雜的性格和心理揣摩相當準确,其表現也得到了行業外的好評。
可惜趙恒铎本來可以提名金雞獎,但是因為他沒有參加影片後期的畫外音不符合頒獎标準,後悔錯過了頒獎的好時機。
後來,金雞獎為了彌補遺憾,還是給了趙恒道表演特别提名,足以看到業界對趙恒堂的認可。
不僅在大陸,而且在台灣,趙恒都的表現得到了高度的認可。
1997年,台灣電視台正準備制作一部關于蔣介石的電視劇,打算邀請趙恒铎出演。
為此,趙恒堂專程到台灣參加文化交流活動,許多台灣本地名人,如林清霞等人紛紛前來參觀,我們可以看到趙恒铎對蔣介石人的塑造是多麼深刻。
但這種合作終究沒有實作:趙恒堂因為身體不好到醫院檢查身體,沒想到發現肺癌晚期。
2001年,71歲的趙恒铎因病去世,他的最後一部作品是1999年的《肝膽相片》。
老爺走了,現在我們隻能通過我們的作品來仰望他高超的演技。
雖然從此很多人玩蔣介石,但很難撼動蔣介石"第一人"的地位。
溫/皮皮電影編輯部:阿智
© 原創文章 版權:皮皮影業
未經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複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