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非戰役
1942 年 10 月至 11 月,英軍在埃及阿拉曼地區對德意軍隊發動東西向進攻後,美英軍隊于 1942 年 11 月 8 日開始進行火炬戰争,即在"法屬北非"登陸,然後從西向東攻擊德國和意大利軍隊。美國和英國當局決定進行北非登陸的依據是,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和法屬西非雖然都隸屬于法屬維希政權,但尚未被德國占領。如果盟軍占領了這些地區,在阿拉曼地區作戰的德軍隆美爾團就會被夾在登陸盟軍和突破阿拉曼防線的盎格魯-第8集團之間。同時,它可以進一步緩解德國和意大利對馬耳他島的壓力,恢複英國在地中海的海上權利,并確定盟國海上交通線的安全。
此外,還可以占領意大利和南歐其他地區的基地,并可能組織一支法國軍隊與德國和意大利作戰。
1942 年 3 月下旬,美英參謀長聯席會議開始制定北非登陸倫敦的具體計劃。美國陸軍中将德懷特·艾森豪威爾(Dwight D. Eisenhower)被任命為盟軍遠征軍最高指揮官,英國地中海艦隊司令坎甯安海軍上将(Admiral Cunningham)擔任盟軍海軍總司令。登陸日期原定于1942年10月30日,後來改為11月8日。在冬季,北非的大西洋沿岸正在滾動,11月8日被認為是一年中最後一天登陸這個障礙。最終着陸區是德國空軍作戰半徑之外的三個海港。它們是:地中海的阿爾及爾和奧蘭以及大西洋的卡薩布蘭卡,包括Mehdia,Fedala和Safi。
登陸部隊的組建和任務的組建,使參加北非登陸戰役的登陸部隊人數不同,共計約1017萬人,分别分為西部、中部和東部三支海軍特種混合艦隊。
美國第34特種混合艦隊将派遣315萬人從美國本土直接派往法屬摩洛哥西海岸的梅赫迪亞-薩菲線,突襲登陸,主要目标是占領卡薩布蘭卡。特種混合艦隊指揮美國海軍少将休伊特,而登陸則由美國陸軍少将巴頓指揮。該艦的實力包括戰列艦馬薩諸塞州,德克薩斯州,航空母艦突襲者,護航航空母艦桑加蒙,切南戈,蘇瓦尼,桑蒂,以及重巡洋艦威奇托塔斯卡盧薩,奧古斯塔,輕巡洋艦薩凡納,布魯克林,克利夫蘭,費城,驅逐艦38,潛艇4,運兵車23,補給艦8,油輪5。登陸部隊是美國裝甲師第2師,美國步兵第8師和美國步兵第9師,共有314萬多人,中型坦克54輛,輕型坦克198輛。
上述艦艇被編入掩護艦隊和南路、中路、北路三大突擊隊。掩護艦上裝有一艘戰列艦,兩艘重型巡洋艦,四艘驅逐艦和一艘油輪。南路突擊隊負責從薩菲方向運輸和確定登陸登陸,隸屬于登陸部隊6423,裝備輕型和中型坦克各54輛,編隊為火力支援旅、突擊隊傳遞旅、掩護、護航旅和航空火力支援旅。
中路突擊艦群負責從費達拉方向運輸和保障登陸部隊進行突擊登陸,在登陸部隊118萬人的管轄下,裝備79輛輕型坦克,編為火力支援旅、突擊投送旅、掩護護航旅、掃雪旅、航空火力支援旅和特派任務隊。
北路突擊隊負責從邁赫底亞方向運輸和確定登陸者登陸,由登陸部隊9099管轄,配備65輛輕型坦克,編隊為火力支援旅,突擊傳遞旅,掩護護航旅,空中火力支援旅和特别特遣部隊。
中央海軍的特種混合艦隊在英國海軍的支援下,将從英國大陸派遣319萬美軍到地中海的奧蘭地區進行登陸行動。特别混合艦隊的指揮官是英國海軍少将特魯布裡奇,登陸由美國陸軍少将費爾戈登多指揮。旗艦為"破布"号,配備護航航母"比特爾号"、"風暴号"号、高射巡洋艦"德裡号"、高射炮艦1艘、驅逐艦13艘、護衛艦4艘、炮艇6艘、排雷艦8艘、拖船8艘、潛艇2艘、登陸艦29艘、補給艦28艘。着陸器是美國步兵和美國裝甲師的第1師。這些部隊分别在"Z"海灘、"Y"海灘和"X"海灘進行了突然登陸。
東部海軍的特種混合艦隊将把213萬英國軍隊和10,000名美軍從英國運送到阿爾及爾進行登陸行動。特種混合艦隊的指揮官是英國海軍少将巴力。登陸由美國陸軍少将萊德指揮。旗艦是"Blolo",擁有3艘防空艦,8艘驅逐艦,3艘炮艇,6艘護衛艦,6艘排雷艦,8艘拖船,3艘潛艇,25艘登陸艦,16艘補給艦。東部海軍的特種艦隊也包括一個O型。編隊由"100眼巨人"号航空母艦,護航航母"複仇者"号,輕巡洋艦"謝菲爾德","西拉","查理布迪斯"和驅逐艦5艘組成。登陸部隊是美國步兵的第34、第9、第1和第78英國步兵師,共有313萬人。上述部隊被編入"A"、"B"和"C"三艘突擊艦,依次在"A"、"B"、"C"三灘進行突擊登陸。
此外,地中海的作戰行動可以得到英國海軍在直布羅陀的H編隊的支援。H編隊包括約克公爵,納爾遜和羅德尼号戰列艦,戰鬥巡洋艦Prestige,航空母艦勝利号,可怕的,憤怒号和輕巡洋艦Yalgi Mariner。
美國和英國軍隊在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的登陸雖然由法國政府軍進行,但戰鬥并不激烈,進展順利。
在卡薩布蘭卡方向,突襲發生在11月8日。西部海軍特種艦隊于10月23日從美國東海岸出發。當海層航行時,它們很廣闊,覆寫了500平方海裡的海洋。
為了欺騙對方,北路突擊大隊和南路突擊隊于10月23日從漢普頓錨地向南起航,次日,中央路突擊隊也離開錨地,駛向東北方向,給人一種前往英格蘭的錯覺。後來,這群部隊在海上會合。27日,來自緬因州凱斯克灣的掩護船隊加入了特種艦隊。另一個航空母艦支援小組被預先派往百慕大,該支援小組于28日加入特别混合艦隊。這支特種艦隊被僞裝派往英國,直到10月28日。28日之後,突然改變航向,向東南方向,向另一邊造成了進攻達喀爾的錯覺。自11月2日以來,特别混合艦隊一直僞裝成直布羅陀,沿着東北航道航行。11月7日,特種混合艦隊前進,突擊隊員正朝着各自的登陸區前進。
南路突擊隊員轉向南方,向南駛向磷酸鹽出口港口薩菲。在那裡,6,500架着陸器和90輛中型和輕型坦克準備降落,以便從南部接近卡薩布蘭卡。午夜前抵達預定的轉機區。登陸者如期降落在"黃色","藍色"和"綠色"海灘。對薩菲港進行正面攻擊的兩艘驅逐艦,每艘載有197艘登陸艦,強行進入港口。登陸上岸進行一次驚喜着陸,成功。這是北非唯一一次成功的登陸戰役,使用船隻進行正面攻擊。
中央突擊隊選擇了卡薩布蘭卡東北約15英裡的費達拉小港口作為登陸點,在那裡它準備派遣1195萬名登陸者和79輛輕型坦克登陸,以便從北部向卡薩布蘭卡推進并重新奪回港口。該艦于11月7日午夜抵達登陸海灘附近,并立即開始了轉移和陸地戰鬥。在登陸過程中,法國人沒有強烈的抵抗,進展順利。
北路突擊隊前往菲達拉東北約35英裡的海濱小鎮梅赫迪亞,并派出9,000名登陸者和輕型坦克上岸,奪取埃利奧特港附近的機場。抵達轉移水域後,根據預定的作戰計劃進行突擊着陸。5:15 頁.m。第一波船通過出發線駛向岸邊海灘。登陸部隊雖然遭到了一些抵抗,但很快擊潰了守軍的抵抗,到11月11日已按計劃完成了預定的作戰任務。
在奧蘭方向,突擊登陸于11月8日淩晨1點.m開始。中央海軍特種混艦隊在7日傍晚掩護登陸傳遞隊穿梭穿過奧蘭,向東,深夜悄悄傳回。午夜過後不久,這艘運兵車進入亞速灣,然後換上登陸艇,在"Z"海灘上開始了陸戰。試圖抵抗。大約半小時後。美軍在奧蘭西側的"Y"海灘登陸,随後是"X"海灘。
令他完全驚訝的是,美軍在沖進地面并迅速占領機場時幾乎沒有遇到什麼抵抗。隻有在黎明後從前線攻擊奧蘭港。登陸部隊中途停了下來。為了防止守軍摧毀停泊在那裡的港口裝備和船隻,英軍于8日派出護衛艦"哈特蘭"号和"沃爾尼号"号進港,受到法國岸上炮兵和港口法艦的猛烈炮擊,2艘被擊沉。到10日,美軍推進到奧蘭郊區,然後占領了這座城市。
10月22日,東方海軍特種混合艦隊向阿爾及爾方向離開英國本土。在航行期間,英國大陸艦隊的一些船隻和兩艘航空母艦,以及來自英國大陸直布羅陀和馬耳他的沿海飛行員,充當了海上和空中掩護。11月5日晚和第二天淩晨,東部海軍特别混合艦隊和中央海軍特别混合艦隊在海上相遇,在通過直布羅陀海峽後,開始向馬耳他方向航行。然後轉身,直接指向預定的着陸區,進而取得了相當大的驚喜效果。
"A"突擊隊的登陸突擊隊于11月8日淩晨1.m登陸。着陸點就在2公裡外。在着陸過程中,隻遇到了一點阻力,進展迅速。"B"突擊隊的登陸突擊隊于11月7日午夜抵達海上。突襲期間沒有遇到任何抵抗。然而,由于缺乏對着陸器的訓練,着陸技術較差,着陸過程中,98艘登陸艇被意外損壞,損失率高達94%。"C"突擊隊的登陸突擊隊員于8日上午1點15分通過出發線進入海灘.m,于.m淩晨1點18分開始搶占海灘。黎明時分,船隻抵達海灘卸貨,在法國海岸炮兵的攻擊下,損失更大。同一天18時,法軍停止了抵抗。對阿爾及爾港口的正面攻擊是由英國驅逐艦USS Brock和USS Malcolm進行的。8日2時,兩艘英國驅逐艦得知海灘突襲成功登陸的消息後,他們攜帶1營美軍步兵前往港口,但受到法軍岸炮的猛烈攻擊,損失慘重。5點鐘,布洛克号再次強行上岸,登陸部隊全部被法軍包圍并被俘虜。這艘船被摧毀,在港口登陸受挫。
然而,由于盟軍情報部門的有效活動,法國維希政府武裝部隊總司令達蘭向法國人發出指令,要求停止阿爾及利亞的抵抗。許多法國軍隊在沒有抵抗的情況下投降,阿爾及爾在盟軍的控制之下。
在整個戰役中,法國将軍表示沒有堅決抵抗,法國海軍人員死亡462人,軍隊死亡326人,受傷1000人,損失15架飛機。德意兩軍做得很少,隻派出幾艘潛艇部隊出海,試圖攔截部隊的運送,但戰争的結果很小,對戰争局勢影響不大。德國和意大利空軍從11月8日至14日,雖然美英登陸部隊進行了多次攻擊,但僅在北非沿海海域擊沉了4艘運輸船,登陸艦1艘,炮艇1艘,并擊傷了英國航空母艦"100眼巨人"。
德意軍隊在這場戰役中的失敗是一種大勢所趨。雖然德國和意大利在1942年10月下旬對英美聯軍在北非的登陸戰役,但德軍在其他戰場上的戰敗,使其無法抵抗英美聯軍在北非西部發動的攻勢。"這是我們的結局,"德國駐北非最高指揮官隆美爾說,......我們正處在非洲城市凱登克的前夕。"
北非先發制人的登陸戰役和美英聯軍的成功對盟軍具有戰略意義,為盟軍控制突尼西亞海峽通道乃至整個地中海,發動西西裡登陸戰役和諾曼底登陸戰役創造了有利條件。 并完全解除了德國和意大利軍隊對馬耳他島的長期圍困。這也為美英聯軍對北非德軍發動東西向鎮壓奠定了基礎,進而聲稱長期遭受苦難的隆美爾軍隊是敵人,最終在突尼西亞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