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有話好好說

小時候,每逢過年,大人總是對小孩子千叮萬囑,年五更是不能亂說話的,唯恐不谙世事的孩子言差語錯,說了些不吉利的話,搞得一年晦氣。據說,有的小孩就錯把“發紙馬”說成“發盤纏”,神鬼不分,弄得大人苦笑不得,隻好連聲說着“童言無忌”。

小孩子少不更事,說話難知深淺,童言無忌,情有可原;成年人若是信口開河,毫無分寸感,就難以饒恕了。

近日,華東政法大學包毅楠老師,大放厥詞:“國家既然強調科教興國,就必須重視高校教師的生計,以及生活問題。高校教師應當特殊對待,譬如允許多配偶制、終生補貼制”。說這話者,若是關門堵窗,和自己家人或三五知己,喝酒吹牛侃大山,倒無大礙。若是打開天窗說亮話,在公衆面前,如此信口雌黃,那就大有腦袋被驢踢之嫌了。

有話好好說,到哪山,砍哪柴,務必厘清講話的場合。

公衆場合不同于私密空間。私密空間,是一個講“情”的地方,說話可随意一些,感性一些,以不影響和諧為要;公衆場合則是一個講理、講法的地方,說話就要理智,不能過于任性,不能隻圖一時口舌之快,置情理、法理于不顧。言談舉止要有責任,有擔當,顧忌社會影響,不能犯了衆怒。

有話好好說,要有底線意識。

哪些當講,何時慎言,做到心中有數。言論自由有邊界,法律底線勿觸碰。謹言慎行,不能損害國家、社會和他人的利益,不能侮辱别人的人格尊嚴。回想近幾年,某些“磚家”“教獸”為博人眼球,嘴上沒把門的,諸如“北京重慶交通擁堵是因為房價不夠高”等屁話連篇,污辱公衆智商,碾壓法律底線,實在可惡之極。當然,有底線意識,同時不能糟賤自己的人格,不能對下盛氣淩人,對上點頭哈腰,奴性十足,極盡舔腚谄媚之能事。

有話好好說,要顧忌講話對象的接受度,尤其是給别人提意見時。

有些人脾氣直,也喜歡别人對他直來直去,讨厭拐彎抹角,而有些人臉皮薄,對其提意見時就要講技巧,委婉一點,講究個“迂回戰術”,這樣,他們更易接受。再比如說婆媳相處問題,其實,婆媳之間本無大事,雞毛蒜皮是常态,沖突多源于語言交流的不順暢,同樣一句話,和親娘說,親娘見怪不怪,對婆婆講,婆婆就可能惱火不已,這就是一個接受度的差異問題。

有話好好說,要講究言行的一緻性。

有人說得好,幹得少;有人幹得好,嘴不巧;而有的人既能幹,又善言。我們反對隻說不練的假把式,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空談誤國,實幹興邦;埋頭苦幹而不善言談者,令人欽佩,但雖有千裡之能,卻才美難以外見,人生難免有些缺憾;而第三種情況,是說做相輔相成,言行完美統一,這才是說話辦事的絕佳境界。

上一篇: 有話好好說
下一篇: 有話好好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