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刷好評成公開“潛規則”,用心做産品才是王道

作者:日常惡魔

本文為紅網第七屆全國大學生"評論之星"評選大賽參賽作品

近日,一些備受好評的網紅店正在吐槽商品品質缺陷或服務不到位,存在制造口碑誤導消費者、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嫌疑。為了争取更多的好評,商家購買贊美已經公開了"潛意識規則",大量虛假的贊美,給消費者帶來了很多麻煩。(人民日報10月25日)

在網商熱潮初期,很多商家會通過短信騷擾等方式"尋求"消費者的好評,但這種做法會适得其反;于是,灰色産業鍊的"刷贊"應運而生:有一大批從事刷單、刷贊業務的群體,有的在電子商務平台上開辦網店,有的甚至建立了獨立的網站和任務釋出系統,贊、訪者數量、收集等資料都可以代表完成。

原因是商家的評論越來越重要,當"好評"與利潤直接挂鈎時,商家會不惜一切代價增加好評數量。随着網上購物的日益繁榮,網上購物已成為人們每天購物的重要方式。網上購物的一大優勢是,産品頁面會顯示過去買家對産品的評論,包括使用體驗、品質評價等。這是人們在網際網路上購物時選擇産品的一大參考。根據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進行的一項調查,97.3%的受訪者在網上購物時閱讀評論,90.5%的受訪者特别關注差評。可以說,商品的"買家展示"在消費者的購物傾向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除了消費者越來越重視好評外,商家對銷量的贊譽、遊客和收藏的依賴性也越來越高,也越來越多商家陷入這種"灰色産業鍊"的原因。以"淘寶"app為例,在搜尋界面輸入關鍵詞,呈現的結果,往往最為正面,在現在日益激烈的業務競争中,很多新開的商家為了曝光,隻能通過這種方式獲得流量和利潤。

然而,在惡性經營中獲得好評的遊戲,受害者是消費者。消費者在選購産品時,要"小心",仔細判斷好評是刷訂單還是買家真正使用産品的感覺。很多消費者被商家的稱贊所欺騙,購買劣質産品,消費者的損失由誰來負責?本來應該選擇消費者的産品,但在選擇"真好"上卻煞費苦心,違背了友善消費者上網購物的初衷。

此外,在這個灰色的産業鍊中,許多違法事件也在悄然發生。一些歹徒以"兼職刷賬名單"的名義進行詐騙活動,讓受害者可以下訂單到委托,但受害者下單後失蹤,不少想通過"刷賬令"賺錢的年輕人深受其害。

刷子稱贊灰色産業鍊,不僅不正當競争,更是欺騙消費者,更是造假滋生的搖籃。為此,國家需要盡快完善法律法規,嚴懲刷單行業違法現象。網購APP還應改進算法推薦,不要把好評作為唯一的參考标準,可以使用好評率等評價标準。購物平台還可以鼓勵消費者投訴并懲罰不誠實的企業。網絡企業要提高誠信,努力做好服務,用心做好産品,是赢得贊譽的正确途徑。

識别"真假贊美"不是消費者應該做的。依法打擊"刷子好評"産業鍊,是負責消費者,也是市場良性競争的迫切需要。

溫/王慧慧(蘇州大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