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刷好评成公开“潜规则”,用心做产品才是王道

作者:日常恶魔

本文为红网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评选大赛参赛作品

近日,一些备受好评的网红店正在吐槽商品质量缺陷或服务不到位,存在制造口碑误导消费者、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嫌疑。为了争取更多的好评,商家购买赞美已经公开了"潜意识规则",大量虚假的赞美,给消费者带来了很多麻烦。(人民日报10月25日)

在网商热潮初期,很多商家会通过短信骚扰等方式"寻求"消费者的好评,但这种做法会适得其反;于是,灰色产业链的"刷赞"应运而生:有一大批从事刷单、刷赞业务的群体,有的在电子商务平台上开办网店,有的甚至建立了独立的网站和任务发布系统,赞、访者数量、收集等数据都可以代表完成。

原因是商家的评论越来越重要,当"好评"与利润直接挂钩时,商家会不惜一切代价增加好评数量。随着网上购物的日益繁荣,网上购物已成为人们每天购物的重要方式。网上购物的一大优势是,产品页面会显示过去买家对产品的评论,包括使用体验、质量评价等。这是人们在互联网上购物时选择产品的一大参考。根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一项调查,97.3%的受访者在网上购物时阅读评论,90.5%的受访者特别关注差评。可以说,商品的"买家展示"在消费者的购物倾向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除了消费者越来越重视好评外,商家对销量的赞誉、游客和收藏的依赖性也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多商家陷入这种"灰色产业链"的原因。以"淘宝"app为例,在搜索界面输入关键词,呈现的结果,往往最为正面,在现在日益激烈的业务竞争中,很多新开的商家为了曝光,只能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流量和利润。

然而,在恶性经营中获得好评的游戏,受害者是消费者。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要"小心",仔细判断好评是刷订单还是买家真正使用产品的感觉。很多消费者被商家的称赞所欺骗,购买劣质产品,消费者的损失由谁来负责?本来应该选择消费者的产品,但在选择"真好"上却煞费苦心,违背了方便消费者上网购物的初衷。

此外,在这个灰色的产业链中,许多违法事件也在悄然发生。一些歹徒以"兼职刷账名单"的名义进行诈骗活动,让受害者可以下订单到委托,但受害者下单后失踪,不少想通过"刷账令"赚钱的年轻人深受其害。

刷子称赞灰色产业链,不仅不正当竞争,更是欺骗消费者,更是造假滋生的摇篮。为此,国家需要尽快完善法律法规,严惩刷单行业违法现象。网购APP还应改进算法推荐,不要把好评作为唯一的参考标准,可以使用好评率等评价标准。购物平台还可以鼓励消费者投诉并惩罚不诚实的企业。网络企业要提高诚信,努力做好服务,用心做好产品,是赢得赞誉的正确途径。

识别"真假赞美"不是消费者应该做的。依法打击"刷子好评"产业链,是负责消费者,也是市场良性竞争的迫切需要。

温/王慧慧(苏州大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