歎息早茶是廣東人生活美學的開場白。"粵菜大師歎息早茶"積極響應廣東省"粵菜大師"項目政策号召,傳播"粵菜早茶"文化,繼續打造"粵超文化"标志IP,繼續建構粵菜創意生态,逐漸确立"粵菜大師IP"作為整個産業鍊的核心。
一兩塊,潤喉嚨來填補饑餓感,風味。首期粵菜早茶系列短片《粵菜大師歎早茶》共24期,每期5分鐘,自2021年1月30日起每周五23:15在深圳衛視播出。該節目由深圳衛視與朗琴傳媒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制作,獨家冠名紅米酒,主打"粵菜文化"中流行的"早茶"元素。
通過搜尋廣州、深圳、順德、佛山、中山大灣區五大城市近50家茶館,拍攝24個粵菜早茶或創新或經典茶點,24個細粒普通群眾,24個粵菜早茶故事,結合24個粵國文化詞彙,探索早茶背後的悠久曆史和人性。自推出以來,該節目獲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收視率,在該國35個城市中排名第5位。截至2021年4月19日,"學習電源App"的話題已經浏覽了超過5000萬次,"學習電源App"已經釋出了超過13個短視訊。

(圖檔:學習電源App喜歡釋出"不同的皮膚")
與其他美食節目不同,該節目巧妙地運用短視訊融合營銷理念,通過微網誌、搖音、微信等媒體矩陣,在原節目5分鐘的基礎上一段時期,創造了一些破碎的數百萬短視訊裂變傳播。如"南燒與北燒之差"單短視訊,結合圖文互動區域營銷,24小時全網播出量突破1000萬,目前節目收視率排名位于56個城市第6位,螢幕規模關聯共振力擴散,引發多位網友共鳴互動。
(圖:清新美觀,粵菜幹蒸順暢暢賣)
豆瓣網友評論道:"終于等到早茶相關節目了!"廣東的早茶文化很好,味道一度被人們記住""漂浮在其他國家很多年,最讓我懷念的就是那一兩塊的味道,謝謝這個節目讓我回想過去的時光"等等。
一兩件作品以嶺南風格書寫
廣東人的早茶雖然叫早茶,但實際上,"茶"早已取代"茶"成為"正角"。節目介紹粵式早茶24點茶點:潮嶼人又稱"膠人",一種包裹在潮人舌尖上的"潮粉",對家鄉的記憶;在廣東人眼中,雖然什麼都可以吃,但早茶卻是廣東人對嶺南風的味蕾。
(圖:"潮粉"是嬉皮士喝早茶必不可少的茶點)
(圖:中山小榄人有菊花成花的傳統,"雛菊蛋糕"清新香味)
(圖:采用新八歲陳皮牛肉丸,順滑可口,清新香味)
值得一提的是,節目創新性地運用了"粵語和國語"兩種方式切換畫外音,并在其中融入了"歎息世界"(一種享受當下,享受生活的态度)、"鬼"(驕傲、可愛、有創意的東西)、"免費茶"(免費一起喝茶)、"食物剪輯大"(好吃便宜的體重夠重)等關鍵粵語詞彙, 以輕松活潑的玩粵文化形式。由此可見,在飲食文化和形象語言之間架起橋梁,也讓粵菜在早期的茶葉嶺南文化名片,以一種輕盈活潑的态度呈現在全國觀衆面前。節目雖然簡短扼要,但緻力于巧妙多變的形式深挖嶺南文化内涵,看完後人們稱之為"豐收"。
(圖:節目中新增粵語詞彙提示,幫助觀衆了解嶺南文化)
講述老故事
獻給廣東的煙火唱片
歎息粵式早茶,講述古老的廣诟故事,勾勒時代風情。以茶館為場景來描繪灣區生活,以古往開來廣泛記載的曆史變遷,《粵菜大師歎息早茶》充分展現了老百姓背後的早茶、愛心、味覺,是一款獻給廣東的煙花,人們感受到深圳歎息早茶的人物比比皆是,深圳蔡蘭小吃"研發之神"波高經曆了不少艱辛, 半年開發近百種創意小吃;廣州四大園林之一的北園總經理雷亮堅持用幾十年傳承的古老方法制作真皮蛋片,承載着古老而廣闊的童年記憶;
(圖:蔣尚波專心為姐夫做零食)
(圖檔:廣州四大花園酒莊之一北苑總經理雷亮接受采訪)
(圖檔:梁亞明主廚,5.m後到達店裡開始工作)
(圖檔來源:順仁蛋糕第四代繼承人梁桂環接受采訪)
深圳廣播影視集團電視中心副主任、粵菜大師宋早茶首席制片人張丹表示:"歎息早茶是深圳衛視在弘揚傳統文化、深耕美食領域的又一創新探索。聯合産品方浪琴傳媒科技董事長盧長志表示:"希望通過打造文化IP矩陣,打造全新的IP生态劇,布局粵菜大師系列IP作為整個産業鍊的核心,最終形成廣東地區乃至全國的超級符号,促進粵菜文化的繁榮發展。"
廣州一家茶館的門上有一對接頭,上面寫着:"為名忙、忙、忙、喝茶去;不妨歎一口氣早茶,一兩塊,兩分錢的茶錢,就得喝茶,慢聲歎息生活。
(圖:咖喱陳村粉是黃布吉第三代繼承人何淑芬的創新菜)
(圖檔:粵菜大師歎息早茶,主隊拍攝現場)
溫/廣州日報 新華城 記者:劉暢
照片/廣州日報新華社記者:劉暢
通訊員:舒琦
廣州日報 新華城 編輯:楊洪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