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三氯蔗糖産業概要
三氯蔗糖,俗稱蔗糖,是一種高八倍性甜味劑,是泰雷茲于1976年與倫敦大學共同開發并獲得專利的新型甜味劑。
三氯蔗糖的合成過程主要由單堿基群保護法和全堿基群保護法組成,全堿基群保護法沒有産業價值。三氯蔗糖的工藝主要分為三個階段:(1)酯化階段,采用有機錫法生産蔗糖-6-乙基乙基(A糖),産品收率高,同時丁基氧化錫可回收利用,顯著降低生産成本,(2)在氯化階段,選擇性氯化A糖采用威斯農用氯化铌和DMF反應産生, 産生三氯蔗糖酯(B糖),提高反應效率。(3)在醇溶階段,将B糖和甲醇攪拌至B糖精溶,測定B糖溶解的pH值(一般為PH≥7),即生成三氯蔗糖和乙酸鹽。
蔗糖提取的基本工藝
資料來源:新聞整理。
三氯蔗糖的發展背景
與蔗糖相比,人造甜味劑成本低廉。通常,以甜味劑的成本效益來衡量,将蔗糖的甜度定義為1,通過比較發現,在價格相同的情況下,人造甜味劑是糖的10倍以上,可以加入人工甜味劑,大大降低了飲料産品的生産成本。其中,三氯蔗糖的甜品價格比約為3.3。
合成甜味劑已經存在了六代,其次是糖精,甜味劑,阿斯巴甜,安塞蜂蜜,三氯蔗糖和新甜。糖精是第一代甜味劑,由于其癌症風險,在許多西方國家受到廣泛質疑和禁止。我國已實行糖精定點生産,限量生産限銷,全程控制,第二代甜味劑甜味劑,由于含有緻癌物質環己胺和二己胺,已在40多個國家被禁産,如美國和英國。中國還嚴格限制了食品中添加甜味劑的量。作為第三代甜味劑,阿斯巴甜的安全性得到了提高,但已被FDA拒絕,其熱堿穩定性較差,不适合苯丙酮尿症患者。第五代三氯蔗糖總體上表現更好。第六代新甜還處于進口期,市場占有率相對較小。目前,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合成甜味劑生産國,國内市場仍以甜味劑和糖精等幾代合成甜味劑為主,三氯蔗糖占比相對較小,其中三氯蔗糖占4%。随着全球食品工業的穩步增長,未來市場對甜味劑的需求有了有保障的基礎。作為全球合成甜味劑生産國,中國未來甜味劑市場前景廣闊。
三、三氯蔗糖的現狀
1. 容量
2020年,保守估計三氯蔗糖需求量将增加約500噸,主要以3000噸/年的營運能力增加作為補充。預計金宇實業現有産能将無法滿足2021年市場新需求,三氯蔗糖價格有望反彈。到2022年底,新和将開始生産2000噸/年,并增加産能,這可能會緩解需求緊張。
第2章 競争情形
從全球三氯蔗糖的競争來看,英國泰勒是最早開展蔗糖研發和量産的企業,2020年全球市場供應占20%,國内份額最高的是金宇實業,為17%。但是,也有一些産能由于環保等問題不能順利釋放。目前,三氯蔗糖的價格為1800-2200萬/噸,低于大多數中小型制造商的成本。未來,随着成本線抑制和環保的收緊,金宇實業市場佔有率有望持續提升。從長遠來看,目前市場參與者相對較多,随着成本高于市場價格的産能逐漸退出,三氯蔗糖的競争結構将逐漸集中。
出口狀态
就我國三氯蔗糖進出口而言,我國是三氯蔗糖出口大國,進口規模較小,自2017年出口量下降以來,2018-2020年我國三氯蔗糖出口額基本穩定,2020年出口額達1.97億美元,較2019年減少約200萬美元。
資料來源:海關總署、中國經濟工業研究院
随着科技的發展和消費意識的轉變,人們對合成低熱值、高甜味劑的需求越來越大,更加安全衛生、高品質、天然香精的産品勢必取代老一代産品,三氯蔗糖産品的這些特點,正好滿足了這個時代發展的需要。就中國三氯蔗糖出口主要來源的分布而言,主要是安徽和山東,約占總量的57%,其中安徽最高,2020年為290萬噸,約合6700萬美元,山東排名第二,産量為205萬噸。
三氯蔗糖甜味劑現在廣泛應用于各大飲料和烘焙食品中,在美國、歐洲等發達國家應用最為廣泛,在食品中添加三氯蔗糖不會使消費者肥胖,不會傷害消費者的牙齒。中國是三氯蔗糖的主要出口國,北美、拉丁美洲、亞洲和歐洲占出口總額的95%以上,其中北美占29.3%,份額最高。美國是中國最大的出口國,占中國食糖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
華晶智能網隸屬于中國經濟社會研究院,專注于大中華區産業經濟情報與研究,目前主要提供包括傳統和新興行業研究、商業計劃、可行性研究、市場調研、專題報告、定制報告等産品和服務。涵蓋文體、物流旅遊、健康養老、生物醫藥、能源化工、裝備制造、汽車電子、農林牧漁業等領域,還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費、新金融、人工智能、"網際網路+"等新興領域。
本文發表于 Focus 2021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