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将袁世凱的兩篇作文介紹給《山東省著名詩人》李先編(其中一篇是原著)和袁世凱的《星湖詩集序》。這兩本書和兩篇散文對研究袁世凱的生平、著作和交朋友都大有裨益。基于這次考察,我們确定了《詩與園詩》最早的版本,明确了《園詩》兩個重要版本的時間,糾正了對過去的模糊認識,解開了《園詩》版百年之謎。
一
袁詠儀最敬佩、最親近的詩人之一是李顯秋。李賢秋,字喬,沒有。陝河、山東高米人。生于乾隆十一年(1746年),卒于嘉慶四年(1799年)。乾隆三十年(1765年)拿了公生,四十一年(1776年)要求審判,官員到廣西到順夫志州。李賢秋和兩個哥哥都是好詩,而且都有詩集,被譽為"三李"。關于李賢町的著作,桐鄉單呼《李少河詩集》(《小鶴詩》,光緒十二年西安縣齋報)中寫道:"小鶴死了,俞為學校的遺産。詩歌如(如果)幹卷、贊美詩(如果)幹卷、《龍川雜項》卷、《一集》一卷、寫成一卷。另一本書《詩集》沒有上線。最近,有學者認為《南韓詩》也是李先町的作品。(注:郭偉傑。《韓氏推測》的真正作者是李先編,《首都師範大學學報》,1995年第3期。
在袁詠儀的《小蒼山府詩》(王英志主編《袁全集》(袁全集),江蘇古代出版社1993年版)中,收到了三道題詞:一是姜世玄,一本是趙儀,另一部是李先編。此外,李先祯還有一部《與園詩贊》。袁明和趙毅,蔣世軒又叫乾龍三人,袁毅為第一。袁世凱與李先鎬并肩,展現了李先祐在袁心目中的地位和他當時的影響力。袁明在《小倉山家詩》中,有一首長詩給李先祚,"玉玺讓李俊子喬污穢孟佳在船上卻送來了。詩雲:"李侯給我看了一百首詩,古人已經死了,現在突然死了。震驚的杜玲闖進了座位,微笑的 . . . . . .據高密縣志(台灣文社,1976年6月版)記載,李先編《翟玉玺》在袁子才太史遠的廣東西部旅行時,看到他的詩句,歎息:今天的蘇子珍也是。袁毅在《與園同詩》(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年版)中多次談到李賢祯,在第十卷(第69段)中,他還收錄了李先祐和弟弟李賢璇的詩歌:"李顯闵(李顯璇)字懷民——作者注)和弟弟仙橋("橋"為"喬"錯誤,同一——作者注)選了唐人的主要客座地圖, 以張水、賈長江兩所學校為主,多人做客;懷民送花盆貴雲:"送花如嫁女,看門外,手為手指露水,傷心地搖晃遠枝。"送張明富雲:"在縣裡往往什麼都沒有,但家裡也隻有身體。伴着一個月的船,派滿滿的人。"仙橋鶴雲:"平地上教書,總有一種高高在上的欲望,''不要長時間退水,隻覺得身邊的人很難。"在大廳下"("大廳"為"亭子"錯誤-作者指出)雲:"馬餐入侵肥皂雪,掃風。"送人雲:'回到夢境是,算一下這輩子的話。"兩種水果有賈、張的味道。"
雖然袁說"李侯給我看了一百首詩",但是我們現在隻能看到一首歌,"帶病鶴的花園":"閑置的園林留下病鶴,蜻蜓到坡上去。強勢起伏,平視群。松散的悲傷落雪後,水羨慕又回到了雲端。難怪苦澀,我的胳膊隻像個紳士。"(見《小鶴詩集》第9卷第6頁)這可能是因為李先町在另一個國家去世,詩更是散亂吧。
二
袁世凱的信件,無論是文學的還是思想上的,都非常有特色,在他的作品中占有非常沉重的分量。在至今已出版的《袁一一》一書的各個版本中,與李賢璋有兩個環節:"回答李少河書"和"回答李少河"。近日,我們找到了一張從高密縣到李先莊的通行證,在清人藏書的地方發現了一本手寫的原文。從信的内容來看,對于袁征的研究來說,确實是一份有價值的材料。信函全文如下(标點符号由作者添加):
第一遍
袁義夫
邵赫先生閣下:
每月的某一天,湯姓的接受者送來了一本手寫的書,比如周亞夫的士兵從天而降,非常高興。文泰太太有一封死亡信,七十個腐朽的人不能越過邊界上吊,這顆心不見了。《詩與園詩》,二十卷。賢坤姬的零章條款已經傳遍了各處。大約這個冬天和明年春天可以完成,也就是奔馬的時候。但聽說你正在首都服役,不知道在哪裡彌補,深深地被迷惑了。希望與江蘇和浙江兩省相輔相成,屆時老年人可能會有一段時間的會面;仆人夏季受夏病困擾,至今腹部疾病還不明朗,這種下降的自然原因。死者,如S,沒有照顧。孔子:"放棄。"所謂的赢家,不僅貪婪的富人和富人也意味着,貪婪的生活也很棒,當鈴聲響起時。仆人當了一年的聖人,長菅義偉的三歲還不夠。在心靈的心中,讓交通隻駐紮。标題書和墓志銘都已收集完畢。明高密門風,光遠亮,除了敬拜閱讀,還說什麼。傳回信,最近的安全。
8月2日(《袁子才》《兩封贊》等文章)
三泉先生的筆迹特别少見,謝謝。(信箱外)
注釋:
玄繼坤:指李先祐和他的兄弟李賢軒、李賢軒。
這指的是杜甫的"派鄭十二去虔誠和貶損的台州師,傷害他的老陷阱小偷的死,讓詩中的臉看到。
一年為聖人:楊紅麗先生和方玉石先生編纂了袁詠儀的年度譜,雖然人生不同,但他們被稱為"乾隆54年......他今年七十四歲。"
菅義偉三歲:據說坂牟尼的生與死不同,但佛陀的生平一般都算是79、80歲。袁詠儀的記憶錯了。在袁世凱的著作中,時間是錯誤的,不止一個地方。
8月2日:乾隆54 1789年8月2日,公曆1789年9月29日。
三泉先生:也就是應該像王、元皇崖人那樣,字面上,當叫三泉先生時,作者有《易學本源》、《聖春風》等。
第二遍
袁毅回答李賢祐的書
紫喬執事:10月19日,桂林壽将一本詩集送到手上。"喬的伊林"雲:"好心,嘴上常想笑。果然,老聲音實在是太好了。如彈鋼琴、鼓女郎的谷神星、氣音和高音等都是合适的。這個機構始于昌黎的古樂府。沒有其他人能做到,這太糟糕了, 不能給。誰是享受這種高調的仆人?感謝您的熱情,不要覺得第一名。傅年是天造的人才,如果是有意為之,如果不是有意為之。朋友和朋友相遇,如果你知道,如果你不知道。要高等執事的天賦,不要做金門,修行玉堂,而是要屈服于州和縣,已經很奇怪了;仆人在河的左邊,廣東西的紳士,馬路橫渡萬裡。七十多歲時,破碎的僧侶也遇到了百合花。它突然來到桂林,握手很開心,奇怪一直;不要派船去門遠,也不要再見到你,如果你知道,如果你不知道,就是天堂。真是太多了!聖賢們樹立了好朋友的意識,為什麼不能獨立,但如果有意為之,就會服從,如果不是有意為之;默默思考,并非一言不發。而黃慧敏的政府、袁白的歌聲和文章,雖然楊九号數不能通過,這樣也就沒有傳承了。君被困在風塵中,仆人傷勢較晚,以免自嘲,也能徹底。但一個微笑。在業餘時間的曆史之後,仆人七節,小仆人九歲。一個被鄙視的仆人的墳墓必須被歌唱。出乎意料的是,它走了另一條路。古人稱君君,雖然事件後少了,但鐘君對他們的信仰。看回《蓮堂》、《福熙》兩集,品味,當被帶入詩歌時,要廣為流傳。是以草稿笨拙,因為冰凍的墨水難刷,先是呈現在《四六》兩本書上,《遊山詩》兩本書,要求訓練。還有那張紙條上呈現了"心後詩序列"的一篇文章,是去年在船上寫的,至今還沒有赢得剩下的死亡信。執事們應該閱讀和哀悼。道路長期走下坡路,如德語的語氣,依然經常為我帶來希望。
10月19日:楊紅烈的《袁明評論》(台灣文海出版社)《第二章年鑒》書名《乾隆49年,阿琛》(1784年)。他今年六十九歲。......9月,廣東先生前往桂林。"據了解,這張紙條寫于1919年10月19日,公曆,1784年12月1日。
袁詠儀的詩《玉溪讓李俊子喬差事孟佳給一船但送"就是寫這件事。
其餘的心曆:就是蔣世軒,字的字,清榮的數,還有豫源的數,江西領山人,用元一、趙奕叫元、蔣、趙三。關于他的生死,一直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在齊正出生三年,在乾隆去世五十年,另一種是在瓊去世三年,在乾隆去世四十九年。從這封信中可以看出,"和"外在詩歌序列"中呈現的筆記之一,是去年在船上制作的,還沒有拿到死亡信",可以知道他死于乾隆四十九年。
《蓮塘遺物》為李先玄,有12年的《光緒西安縣禁食書》。《福熙收藏》是一部單元,以43歲的乾隆李外民古白堂刻着。單袁,字少波,李先町桐鄉。工作詩歌,擅長書法。"性特别孤獨,封閉在屋子裡,餓着肚子在院子裡煮木葉。(《單少波先生傳記》,李顯玄著,第三卷,第1233頁)
他們倆都談到了《與伊甸園詩集》。乾隆49歲的信中說,"看回《蓮塘》、《福曦》兩集,品味、詩意、廣為流傳。乾隆54歲的信中說,"玄坤吉的零章已經傳遍了整個篇章。"大約這個冬天和明年春天可以完成,也就是奔馬的時候。"
三
吳彥宏先生發現了袁毅的作文《星湖詩集序》。"袁征在序列中說:"曹興虎明富向河右孝出屠宰,性吟唱。五年前,餘文生把他最好的句子刻在詩歌裡。今天到全文送來,于思威最富饒的也是,明福可以輕松統治,鋼琴曲酒不帶一點疲憊,它的神靈認識不同的人!"下單結束"嘉慶春後十天,與園林老人袁毅一起,時年八十歲就有一位。(注:袁明。星湖詩集。文學, 1994 (2).)
袁義刻在詩《曹興虎明福》中的好句,我們在乾隆子子年(54;1792)刻有《與園詩》第二卷。轉移如下:
曹興虎明富詩,清新迎來,近來送去。記錄它的好句子雲:"竹聲與雨同,鮮花送出清澈。"地上的霜凍很厚,樹秃秃的,風在吹。"花種在關門裡,草不是輕盈的障礙"也可以儲存。後行,最怕車便宜。曹德旺有一句話雲:"終生的視野不瞎,風雪何嘗不是一邊。"這與蔑視是相稱的。(注:"與園林相輔相成的詩",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年版,第二卷。
四
最早版《随園詩》、《小販之書》記載為:《與園詩》16卷《補充》10卷,袁錢塘、袇龍至小倉山家《子子》;《袁氏全集》主編王英智教授也認為,《與園詩》是乾隆55年(1790年)最早的版畫,帶有園林版畫......《詩補》第10卷有丁毅認為嘉慶兩年(1797年)閻小秋,是以《用園詩補最後》最終集不會早于嘉慶兩年。(袁征全集前言)。在看到袁明紮之前,得出這樣的結論是很自然的。現在,從袁世凱寫給李先鎬的信中,我們知道《園詩》第一期是在乾隆之前出版的54年8月,而從《星湖詩》中知道了《園詩》第二期的時間。有了這些線索,我們發現了乾隆55年版畫的版本,這顯然比所謂的"乾隆55年版畫"要早:乾隆54年(1789年)、乾隆56年(1791年)間歇性完成,小倉山房間雕刻毛巾盒書《用園詩》16卷,《帶園詩》四卷。後來,十六卷《園詩》和十卷《園詩》不是刻在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裡,而是被乾隆的五十七年(1792年)雕刻的。而正在編輯和補充的遺産不是分成兩幅雕刻,而是用最後的版畫,一個接一個地在嘉慶兩年(1797年)完成。它分為"正常"和"補充"形式,完全仿照乾隆54年(1789年)小倉山房間的雕花毛巾盒。
來源:古籍整理研究雜志
如果您需要參與古籍交流,請回複"山本古籍"公開留言:群聊
歡迎加入山本古籍學習交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