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封殺3年,華為手機業務真的要撐不住了嗎?

在中美半導體競賽不斷更新的背景下,從特朗普政府到拜登政府,美國擴大了封鎖華為的計劃。

近日,華為Mate系列"破多",Mate50"停産"傳聞,被封鎖了3年,華為的手機業務真的受不了嗎?

看完謠言背後的四層遊戲,你可能會找到答案。

01

華為 VS 華為

P50延遲釋出,Mate 50還能成功推出嗎?

過去,華為将在春季和秋季(3月和9月)分别推出P系列和Mate系列新機,在晶片危機中,今年3月的P50已經後悔跳票。華為的P50渲染曾短暫出現在6月初鴻蒙釋出會的宣傳視訊中,但并未被正式提及。據知情人士透露,P50将于今年晚些時候釋出,目前尚不清楚使用什麼晶片。

P50延遲釋放,Mate 50延遲也是棺材裡釘釘的問題。但更大的問題是:Mate 50會繼續前進嗎?

封殺3年,華為手機業務真的要撐不住了嗎?

與P50一樣,華為的Mate50最大的肘部仍然是晶片。"打破更多"的傳聞還源于這樣一個事實,即在美國制裁下,華為一直在努力獲得其供應鍊的支援,以開發和生産新一代高端晶片,并在2020年釋出的5nm晶片的基礎上進行建構。

但《中國證券報》報道稱,謠言已被打破。報道稱,華為Mate50系列的設計已經完成,華為也有計劃釋出Mate 50系列。但由于晶片短缺,華為尚未決定何時開始大規模生産。

業内人士猜測,華為不會放棄Mate50的釋出,而是會盡量推遲釋出日期,隻等待晶片供應好轉。

是以,Mate 50能否成功推出,是華為和華為自身之間的一場博弈。

一方面,華為有能力幫助精靈嗎?

近日,一份曝光的華為Hess專利檔案顯示,華為在晶片研發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采用特殊方法覆寫兩顆14nm晶片,達到1>2-性能比7nm晶片高的目的,而且功耗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封殺3年,華為手機業務真的要撐不住了嗎?

如果海耶斯的晶片覆寫技術可行,華為可能已經走出了困境!因為我們國家的14nm技術也幾乎完全是國産的!中國電子資訊産業發展研究院電子資訊研究所所長溫曉軍證明,今年将100%國産28nm晶片量産,明年将量産14nm晶片。

封殺3年,華為手機業務真的要撐不住了嗎?

與此同時,根據最新消息,華為的第一家晶圓廠已位于湖北省武漢市,并計劃于2022年開始生産。據說華為武漢的研發力量接近1萬人,主要項目包括光通信裝置、希思晶片、自動駕駛雷射雷達等。如果華為晶圓廠成功建成并投入營運,它将可以擺脫限制或到來的一天!

另一方面,華為能否熬過轉機的那一天?要達到美國企業的頂峰...目前,高通、MediaTable等晶片公司正試圖獲得供應許可證,以恢複華為晶片的供應。

02

華為VS蘋果三星

華為退出"全球移動三重奏"

三星、華為和蘋果是全球三大手機公司,占全球手機市場的一半以上。

封殺3年,華為手機業務真的要撐不住了嗎?

但在美國的制裁下,華為被踢出了"全球移動三巨頭"。根據分析公司Stregy Analytics釋出的2021年第一季度全球手機出貨量報告,華為的市場佔有率跌出了Top5,小米,OPPO和Vivo以及蘋果的得分超過了他們。

封殺3年,華為手機業務真的要撐不住了嗎?

Mate 50系列将于9月釋出,将采用華為自主研發的新一代5G高階晶片,與将于秋季上市的iPhone 13競争。

但現在5nm和P50仍在路上,Mate 50不太可能在9月份推出。相比之下,華為的競争對手已經進入了"後5nm"階段。高通、MediaTable等廠商的新旗艦手機晶片大機率是4nm工藝,蘋果今年還将優化原有的5nm晶圓更新(A15仿生晶圓)。

毫無疑問,華為Mate 50系列未能如期釋出,給三星和蘋果進一步侵蝕全球高端手機市場提供了絕佳的機會。

前幾年,面對華為手機的崛起,蘋果和三星什麼也說不出來。

在手機的高端市場,蘋果依靠的是優秀的系統和完美的生态,而三星則依靠強大的硬體和出色的螢幕。在美國制裁之前,這兩家手機制造商将中國以外的頂級海外高端市場分開。但華為一直憑借強大的研發能力,在攝像頭AI技術持續引領行業,一點一點地搶占高端市場佔有率。

眼睜睜地看着三星作為全球第一玩家的地位被華為取代,但随着華為的晶片被美國火手斬斷,麒麟核心的華為手機"匆匆忙忙",華為不得不暫時退出高端手機的競争,Mate 50"打破更多"的傳聞就是表現之一。

但筆者認為,全球手機三大格局從現在開始都不會改寫。華為仍在利用其能量,無論是保留希思的7000名員工,繼續開發晶片,還是積極擴充到新業務。相信隻要有機會,華為手機就會不斷更新推出!

03

華為 VS 美國

Mate 50隻是冰山一角

從特朗普政府到拜登政府,美國已經封鎖華為三年了,而華為的Mate 50削減隻是冰山一角。

晶片、零件、軟體設計、技術...華為被限制使用所有這些涉及美國技術的東西。

此外,美國已加入七個國家抵制華為産品,直接對華為市場進行封鎖。

最近,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投票準許了一項新計劃,以進一步制裁華為、中興通訊、海能達、匡威和大華銀行五家中國公司,這不僅将禁止中國公司的裝置進入美國電信網絡,甚至可能撤銷此前授予的移除現有中國電信裝置的許可證。

封殺3年,華為手機業務真的要撐不住了嗎?

美國禁止華為

從本質上講,美國對華為的打擊要早得多。華為收購3COM的追求早在2008年就被美國政府阻止,因為它未能通過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的審查。

在随後的幾年裡,華為與美國公司的多份裝置銷售合同和合并要約都失敗了,這都是因為美國政府的幹預。下表總結了重要的故障。

封殺3年,華為手機業務真的要撐不住了嗎?

華為因重大商業合同被美國政府封鎖十多年

是以,美國對華為的打擊比我們想象的更早、更艱難。

但是,華為很強大。不僅持續了三年,而且從2019年開始,華為改變了此前低調保守主義,積極開展新業務,推出多學科布局,抵制美國制裁,同時推動中國半導體、物聯網、新能源汽車等新興技術的快速發展。

在手機業務方面,華為将維護現有使用者作為核心戰略。具體措施包括更換電池、後蓋甚至螢幕、主面闆、攝像頭等以低價出售的華為手機部件,以及正式推出移動版的鴻蒙系統。

在半導體領域,從2019年開始,華為全資子公司哈勃一直在投資半導體晶片、原材料、裝置等行業,全面進入半導體行業。

在新能源汽車方面,2021年6月7日,華為投資131億美元建立數字能源公司,瞄準新興能源和智能汽車市場。

封殺3年,華為手機業務真的要撐不住了嗎?

華為投資地圖一覽

華為還希望超越其硬體業務。根據華為内部備忘錄,任正非呼籲員工"敢于在軟體領域引領世界"。

任正非強調,軟體領域具有"更大的獨立性和自主性"。由于外部限制,華為在短期内難以生産出先進的硬體,是以專注于建構宏門作業系統、全場景AI計算盒Mindspore、5G AR Engine平台等IT産品等軟體生态圈是明智的選擇。

04

中國 VS 美國

華為是一個弱點,也是盔甲

美國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在2018年大驚小怪,如果美國願意,美國可以随時讓一家中國公司破産。

華為是被美國狙擊手擊中的中國的弱點之一。

華為是目前中國通信領域最好的科技公司,從通信基站到手機,從晶片到5G專利,擁有世界頂級巨頭PK。

正是因為華為如此強大,美國才希望通過打擊華為和整個中國技術和晶片行業來保護美國的技術上司地位,并保持其在世界各地賺錢和收獲的能力。

封殺3年,華為手機業務真的要撐不住了嗎?

但與此同時,華為是中國的盔甲。

一方面,華為已經抵禦了中國科技公司的大部分火力,這些火力被稱為"槍對槍鳥"。沒有華為,中國領先的半導體公司,如中芯國際、長電科技和兆億創新,就不會那麼好。

另一方面,中國在中美半導體競争中無疑處于劣勢。華為一直是中國在制裁前後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華為開發的鴻蒙系統是國内唯一一家能夠實作從硬體到軟體技術的閉環的公司。鴻萌不僅建構了中國主導的應用生态圈,還提前布局了IoE棋盤。随着鴻蒙系統的成熟,将大大加快中國物聯網在世界的推廣和應用,推動人與萬物互聯互通的新時代的到來。

封殺3年,華為手機業務真的要撐不住了嗎?

盡管華為的5G業務在過去兩年中受到美國持續底線的影響,但在全球5G訂單方面已被諾基亞和愛立信超越。但華為一直處于基礎設施市場的頂端。

▶華為一直在通信市場引領愛立信和諾基亞。

▶華為迄今為止在5G領域擁有3,147項專利,全球第一。

▶現在中國已經建成了全球最大的5G獨立網絡網絡,而中國的5G手機出貨量也達到了同期5G手機出貨量的72%以上,其中華為可以說是功勞;

▶除了自身收入外,華為還可以利用這些專利向衆多廠商收取5G終端裝置的5G版稅,甚至三星、蘋果等巨頭也無法避免。

此外,華為全面進軍半導體産業,也将加速晶片本土化的戰略程序,這将有利于中國半導體産業的發展。

結語:

随着華為手機業務遭受重大挫折,美中半導體競賽正在升溫。但是當我們無法擊敗對手時,我們必須盡最大努力加強自己。

這意味着中國晶片的國産化是必然的出路。美國對華為的打擊隻會加快這一程序,華為比其他任何人都更希望實作晶片自給自足。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有短暫的痛苦,但痛苦會讓我們變得更強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