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慷慨化私為公 惠及天下學人,徐行可捐贈古籍文物60周年精品展開展

作者:極目新聞

最搶眼的記者,肖偉

記者賈毅潘玲

"不是為了一個家庭,而是為了三代英國人。六十年前,徐興科的家人秉承自己的遺産,将徐世安一生收藏的古籍和7000多件文物全部捐贈給了湖北省圖書館和湖北省博物館。

6月28日,徐興可捐贈湖北省圖書館60周年紀念展,展覽為期3天,徐興可捐贈的古文物共約52件,多項國家級文物首次參加聯合展覽。在這段時間裡,這些古籍和文物仍然閃耀着學術之光,造福了成千上萬的學生。

慷慨化私為公 惠及天下學人,徐行可捐贈古籍文物60周年精品展開展

"超過一千箱近10萬"全部捐贈

"不要把貨物帶給子孫後代,胡德的古人。書籍不是商品,白手起家的私人進入公共。"一踏進徐星可以捐贈的古文物60周年紀念展廳,映入觀衆眼簾的就是徐老生的遺言。

徐興科(1890-1959)又名《道,無》。在日本的早年,他一生都在學習"愛書,閱讀,探書,收集書籍,保護書籍,提供書籍"。抗日戰争期間,徐興可以勇敢地将武昌的數萬本古籍查到漢口,冒着與古籍共存的火誓言,拒絕搶假帖,展現民族精神和風之骨。

慷慨化私為公 惠及天下學人,徐行可捐贈古籍文物60周年精品展開展
慷慨化私為公 惠及天下學人,徐行可捐贈古籍文物60周年精品展開展

1959年,徐興科因病去世,從1959年到1961年,湖北省圖書館接受許老子女的捐贈,他的博物館轉入徐的收藏,"千多箱,近萬冊",包括許多明清好書、成績單、手稿、經準許的校書。徐氏收藏的元明和清人、金石碑、銅鏡、刀币、瓦當、印泥、印章、圖邦銘文等文物,捐贈給湖北省博物館。

慷慨化私為公 惠及天下學人,徐行可捐贈古籍文物60周年精品展開展

徐老捐贈的精華、數量少得,僅一流的産品就達到54件。這幅畫中蘊含大量著名美術珍品,金石銘文《乾隆》(含)前50件,其中明代托邦多達30件,宋代托本2件。徐的捐贈、清人文收藏和清代學者研究的文字、韻律、學科、金石、目錄,以及數百部曆史作品的考察,更加系統完整,而這正是徐興收藏中最大的特色。

慷慨化私為公 惠及天下學人,徐行可捐贈古籍文物60周年精品展開展

據介紹,徐老捐贈了多本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的古籍,為湖北文學史乃至中國文學史做出了巨大貢獻。而徐某的三代人百年接力的《不給貨兒》,将是孤獨的經典作品《走進千百萬的身體,造福世界學習者》,也是對本書香門地百年話的诠釋。

慷慨化私為公 惠及天下學人,徐行可捐贈古籍文物60周年精品展開展

湖北省博物館館長方琴告訴《極端新聞》,許志永終生收藏的古籍和文物是免費捐贈的,此舉極為可敬。據悉,徐興能捐贈文物7000餘件,是湖北省博物館中個人捐贈最多的,也是博物館收藏的非出土文物最受關注的。方琴透露,省博三新館專門設立了徐興科博物館,"徐興科先生自己的私人收藏變成了國家收藏,這是我們文物的重要性,也是對我們曆史文化的尊重,我們設立這個博物館,就是為了号召更多的人學習他的精神。"

來看看湖北收藏家的朋友圈

慷慨化私為公 惠及天下學人,徐行可捐贈古籍文物60周年精品展開展
慷慨化私為公 惠及天下學人,徐行可捐贈古籍文物60周年精品展開展

本次展覽是湖北省圖書館與湖北省博物館首次聯合展出徐興可以捐贈古代文物,展品約52件,有圖檔、頁、扇臉、手繪等類型,包括紀曉軒注記的《石訓》《禹山寺紀念碑》、康熙圖本《李思訓練紀念碑》, 南宋圖本《澄清寺》等,可以說展廳裡的每一件展品都是古代文物愛好者心中的"白色月光"。

極為引人注目的記者們注意到,展廳裡一幅镌刻鮮豔的《黃鶴樓藏品》吸引了不少人駐足觀看。了解黃鶴樓的人都應該聽說過,在20世紀80年代黃鶴樓重建前夕,修複設計師努力追尋黃河脈絡,隻向許興科的第五子、時任湖北省圖書館副館長的許曉軒求助。很快,徐曉軒發現了徐志永收藏的唯一一本書——黃鶴樓收藏。

慷慨化私為公 惠及天下學人,徐行可捐贈古籍文物60周年精品展開展

這是曆史上第一部專門收藏的黃鶴樓詩集的古籍,這首詩在書中從南朝,一直到明朝,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為黃鶴樓的重建提供了大量寶貴的曆史證據。在展覽期間,參觀者可以近距離接觸這珍貴的黃鶴樓收藏品。

著名曆史學家馮天宇是第一批看到展覽的人之一。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他說,他小時候最喜歡"住"在圖書館裡,這裡是他的精神家園,他當時讀的很多書都是徐興科先生的收藏,"徐先生是中國最傑出的收藏家之一,他的學術精神,對文化遺産的奉獻,以及徐家的這一收藏, 捐贈書籍和對學術精神的奉獻,對我産生了微妙的影響。"

慷慨化私為公 惠及天下學人,徐行可捐贈古籍文物60周年精品展開展

據湖北省圖書館館長劉偉成介紹,博物館正在着手編纂《徐興科藏品》,"希望把他的注釋、書信和寫的文章,系統地整理在一起,這樣我們就能更好地了解徐先生學術研究的背景。劉說,湖北作為景初文化的發源地,藏匿了大量的古籍,是靖楚文化的寶貴遺産,對保護、研究和善用珍貴的文學作品具有重要意義。

記者在展廳裡看到的,除了正常的陳列闆、陳列櫃呈現的古代文物外,博物館的數字化示範手段也讓人看到了一片亮眼。比如觀衆可以點選大螢幕上的"徐星可以交流圈",就可以從這個名單中了解徐老和楊淑達、張元基、馬一夫、熊慧珍、蔡尚思、于家喜等30多位學者的叙書朋友,民國時期湖北收藏圈的朋友。

欲知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下傳"極緻新聞"用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用付費。24小時熱線027-867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