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太平洋彼岸,巴菲特年度股東大會将于.m淩晨1:30開始。中原標準時間5月2日。
在中國上海,由星山環球基金主辦的"2021巴菲特股東大會中國投資者峰會"也在進行中。
龍基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兼總裁李振國、考沃斯集團董事長錢東琦、複旦大學管理學院院長盧雄文、法國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兼經濟金融研究所副院長王晗、君和資本創始合夥人兼董事長安宏軍、甯泉資産執行董事楊東等多位大咖喱參與分享。他們帶來了哪些奇妙的想法?券商中國記者向您展示一瞥。
龍基創始人李振國:邁向碳中和的四個階段
隆基創始人兼總裁李振國在峰會上分享了"碳中和與背景中的新能源趨勢"的主題演講。李先生說,從今天到碳中和大約有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通過形成非物質化的政策,最大限度地接受清潔能源,以市場為導向的需求方現有靈活調整能力,應對非物質側的調整;非電力系統占更多的碳排放量,氫氣不會被引入深度脫碳。
科沃斯聯合創始人兼董事長錢東奇表示,智能家居是在住宅場景中,用有線或無線的方式,連接配接裝置進行控制,讓居民吃喝更健康、安全、舒适、友善,而科沃斯品牌目前正從單一的智能點出發,在每一個個性化的應用場景中都做好了。
法國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王晗在峰會上表示,從中央設定和經濟發展方向來看,從高速增長到高品質增長的趨勢是确定的。
星山環球基金副總經理陳金泉表示,重溫巴菲特的智慧和經驗不是衰老,以合理的價格購買優質企業是一項非常好的投資。他認為,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行業變革非常激烈,在過去三年中,五年來,許多企業從300億買入,500億的市值增長到千億,中國經濟和産業格局尚未固定,把握經濟結構和技術變革的方向,深入研究企業未來的發展, 實作動态管理是一個更務實的方向。
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理念
首場圓桌分享主題為"巴菲特價值投資理念探讨",參會嘉賓包括君合資本創始合夥人、董事長安宏軍、立成資産首席執行官吳勝濤、興盛環球基金副總經理、研究總監、基金經理董成飛、興盛環球基金基金經理喬謙等。
"我們仍然需要對市場保持持續的敬畏,這是很難預測的,我們必須在投資上保持保守,我經常聽到同僚們說,一家公司未來五年的高增長沒有問題,"楊說。不要高估自己,在人類曆史上,預測成功率并沒有那麼高,有很多預測是無效的。因為很多時候連企業的一線管理都不能說明年的情況一定要看清楚。引用巴菲特的話,"你必須在你的投資中留下安全邊際"。"
對于未來電動汽車市場的競争格局,楊東表示,目前的新生力量,以及暫時領先特斯拉、比亞迪,我們還看到小米打造汽車,以及華為、蘋果等重量級人物紛紛加入混戰,我們都看到汽車市場如此之大,其蛋糕又開始分裂, 以建立新訂單。未來蛋糕重新劃分後,如何劃分,每個家庭多少,誰能找到什麼位置,什麼份額,很多都是未知的。
"其實,技術路線的競争,包括企業競争,往往和達爾文的進化論一樣,'物競相,優勝劣汰',并不是說技術最先進,不是說誰工作最辛苦,誰投入最多,甚至誰擁有先發優勢就一定是赢家,一切都充滿了變化。"楊東說。
"芒格談到信譽和誠信是人們最重要的資産,我認為即使是投資行業最重要的事情也是性格,"安先生說。雖然地區之間可能有一些不同的文化,玩法不同,但唯一不變的是個人性格、口碑、品牌認知度,這在哪個行業是不變的。"
安鴻軍也談到了優秀企業家的素質,他認為有四點:首先要有家庭國情,巴菲特也表示,沒有人做空自己的國家賺錢;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才可以走得很遠,是以作為一個好的創業者,必須具備認識人的能力,具有團結、組織、能共享的能力;
對于經常反思這件事,董成飛說,一方面是自己的性格,另一方面也覺得這是在行業内能夠生存的必要條件。這個行業是面向未來的,要預測未來,但未來是不确定的,這需要從曆史中吸取的教訓來指導我們,修正對未來的預測,提高未來變化預測的成功率,通過反思可以更适應未來的市場。
喬說,她的投資方法是,基金的投資目标是在長期次元上實作更合理的超額回報。在此基礎上,公司文化深受影響。在長遠的思考中,風險控制非常重要。要"先守,後攻",要保持投資的風險和底線,再去尋找超額回報,這是她的投資方法論中重要的底線思維。具體到日常方法論,我們自下而上,希望選擇優秀的個股,企業成長和回報。
關于什麼是好的商業模式,她說:"我們過去看到很多商業模式都是短暫的,一個好的商業模式必須為長期的價值和意義創造社會價值。我們不必靜态地看一種商業模式叫好壞,比如資産權重看起來沒那麼好,有些企業看起來很輕,是很好的商業模式,區分好壞的背後,其實企業保持了多少第一手優勢。"
新經濟中的機遇與挑戰
第二場圓桌會議以新經濟的機遇與挑戰為主題,瑞賢資産執行董事杜昌勇、京林資産、基金經理蔣宇、常春藤盟資訊創始合夥人、首席投資官黃勇、星賢環球基金助理、投資總監兼基金經理謝志宇參加了座談。
杜昌勇指出,從資本、資産配置的角度來看,過去的房地産是資産配置的主要方向,未來要堅持"房不炒",未來一定是股權時代,也隻有股市才能承擔這個量。
在談到未來5到10年中國的工業機遇時,江澤民表示,未來對制造業、2C網際網路、服務機器人和新能源持樂觀态度。她認為,未來在制造業疊加數字化的基礎上,智能化、自動化,以及研發投入高,接下來的三個要素對制造業都是有幫助的,是以整體競争力會非常強。
黃勇表示,一個企業是否具有長期的漲價能力,是我們看長期競争力時最重要的問題。例如,他引用了典型的白酒行業,這是一個符合我們标準的非常好的行業,是以我們長期以來一直持有很多白酒股票,因為我們重視行業的特點。從長遠來看,我們最看重的是公司就其産品讨價還價的能力。
謝志宇表示,早年,A股市場炒作的概念非常普遍,完全投機的情況與以往相比,核心是大家對真實性的判斷都比以前多了,比如說起新能源汽車或光伏這個未來有強烈需求, 巨大的市場空間行業,現在最常見的做法一定是找到行業内最核心、最具競争力的上市公司,而不是找到一個低于市場價值的概念最小、最大的柔性公司。
針對基金經理的管理邊界,他認為,從兩個層面來看,一是基金經理管理的上限取決于自己能投資的公司規模,這就是為什麼美國基金經理的規模遠遠大于國内市場,隻有企業家才能讓公司做大做強, 我們可以聯系品質足夠大的企業,以容納足夠的投資,基金經理可以拓展投資空間。
其次,從修身的角度來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管理邊界,這個過程是用不停的學習來拓展的,這個過程是循序漸進的。
"我們對中國的整體經濟非常有信心,相信經濟規模越大,我們公司的競争力就越強,相信基金經理的管理規模會繼續擴大。"謝志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