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周信:日本政府及日媒炒作“台灣有事”隐藏三個政治目的

作者:環球網

資料來源:Universal.com

近日,日本共同社資深政治評論員岡田在《商業内幕》網站上撰文,分析日本政府和媒體近日繼續猜測"台灣有事可做"背後的"政治意圖"。主要内容如下:

拜登政府以"台灣戰争即将來臨"為借口上台,在該地區制造緊張局勢,但半年後,在美國從事國際政治研究的學者開始質疑這一"事實理論"的虛構,并呼籲拜登政府與中國保持台灣海峽穩定,進行政治對話。 重申"一個中國"原則。另一方面,在日本,政府和媒體繼續炒作"台灣有問題",背後隐藏着三個"政治目的"。

一是讓日本成為解決台灣問題的"主要參與者"。在第一次日美會談之後的首次聯合聲明中。峰會(2021年3月)和日美峰會(2021年4月),拜登提到"維護台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并訓示日美關系。安全到"中國聯盟"。據美國學者介紹,日美兩國進行了"抽簽",并得出結論認為,"沒有日本的後援,美國将在阻止台灣統一中國大陸戰争中輸給中國",增加了日本在"守衛台灣"問題上承擔"主要責任"的信心。迄今為止在台灣問題上一直"被動"的日本政府,現在通過媒體和輿論的力量尋求"轉向"。

二是加快在日本西南諸島部署自衛隊,為未來美國在該地區部署中程飛彈鋪平道路。"在台灣發生的事情,也發生在日本,"安倍晉三内閣前副首席安全官原石在4月接受采訪時說。台灣距離該島僅100公裡,如果發生戰争,西南島嶼很可能被卷入其中。更重要的是,如果台灣海峽發生什麼事情,它必須涉及尖閣諸島(即我的釣魚島)。近年來,自衛隊與名古島,宮古和石垣建立了基地,旨在保衛日本領土直到死亡。東亞沒有類似北約的軍事存在,美國陷入内亂,難以向該地區派遣大規模軍事力量。中國未來的戰略願景是将美軍排除在第一島鍊之外,作為回應,美國很可能在西南島嶼部署中程飛彈。而且原件非常清晰明了。阚義偉内閣以安倍的姐夫信甫為防衛大臣,政策的實施也是一緻的。據悉,日美兩國将在2加2年會議的"日美安全合作指南"中修改,加入"台灣問題",執政的自民黨已經開始為此做準備。《安全法》也可予修正。這是日本參與台灣問題的"動機"。

三是考驗北京"力"的紅線。大陸的《反國家分離法》對台灣的軍事行動規定了三個條件,島内民進黨和國民黨都同意"中華民國已經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不需要宣布獨立"。是以,台灣自願宣布獨立的可能性已經降到"0",在這種情況下,日本和美國在大陸的"武力"紅線非常令人擔憂,這也是日本和美國繼續挑釁"台灣問題",考驗中國回應的主要動機。

今年以來,日本政府向台灣提供疫苗,并在各種場合提及"台灣問題",目的是利用輿論營造"親台"氣氛,煽動"厭華"情緒,尋找機會實作上述三個政治意圖。

縱觀曆史,所制造的"戰争"不勝枚舉,9·18事件成為日本發動侵華戰争的導火索。面對日本政府另類存在的"中國威脅論",在野黨和輿論幾乎沒有提出任何反對意見,允許他們根據它制定外交政策,是以繼續下去是危險的。(作者周鑫,國際問題學者)

繼續閱讀